2009 (283)
2010 (239)
2011 (277)
2015 (64)
2016 (320)
2017 (153)
【10中国行(3)】
游开封 · 龙亭
伍加,2010年8月13日,周五
开封是七朝古都,自建城至今已有 2700 多年的历史。从战国时期的魏国,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北宋和金朝都在开封建都。龙亭是开封的一大旅游景点,它是六朝国君的皇宫所在地。
开封的地势较低,历史上几次被黄河洪水淹没。但是这座城市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每次被黄河水淹没之后,又会在原址上重新建设,以至于形成了不同时代的城池垂直叠加的奇特现象。民间流行的顺口溜说:“开封城,城摞城,脚下埋有几座城。”如果在龙亭这里向下挖掘,4-5 米深处是清朝的开封省城,8-10 米深处是唐朝的汴州城,10-12 米深处是战国时期的大梁城。还有一种说法是:经考古钻探发现,在开封地下 3 米至 12 米处,上下叠压着 6 座城池,其中包括三座国都、两座省城及一座中原重镇。除最底层的魏大梁城未能发现外,其余已发现的五座城池基本处在同一区域,其南北中轴线居然没有变动。这种奇特的城市建筑历史和现象不仅使我们发问:没有GPS,古人是如何定位的?
早在 1700 多年前,北宋时期的东京(开封)城,光市区人口就有 180 万,是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都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当时北宋首都汴京(开封)城的繁华景象,但是,这幅画卷所描绘的只是开封城外的风景,是郊区和码头的写照,是从上善门到虹桥这一片郊区的景象。这不仅令人猜测:汴京城内肯定更加繁华吧?的确,有人认为现存的《清明上河图》只是原画的一部分,另外关于开封城内的画卷可能遗失。还有画家为现存的《清明上河图》做了补充,画出了当时汴京城内的繁华景象。今年的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中就展出了两幅《清明上河图》:一幅是明代仇英版《清明上河图》,另一幅则是基于张择端版本的电子投影,它把原始的静态画面用电子技术转换成动态艺术,尺寸比原来的《清明上河图》放大 25 倍,投影屏幕覆盖了中国馆12层的一面墙。
龙亭,原来叫万寿亭,门票80元,面向龙亭方向,右边是潘家湖,左边是杨家湖。历史上潘杨两家不和,潘美(一说潘仁美)是奸臣,陷害忠良,为人不齿;而杨业是忠臣,杨家将满门忠烈,为人敬重,以至于人们相信虽然潘杨二湖一桥之隔,但是杨家湖水清,潘家湖水混。人们宁可在杨家湖洗澡,也不在潘家湖洗脚。这是人们的心理意识,并没有科学根据,这也是人们扬善忌恶、爱憎分明的表现。如今开封市大力治理水源,两个湖的水质同样清澈。不过在我们游玩的当天,的确有不少人在杨家湖中游泳、划船,而在潘家湖中没有看到游人。
原来以为龙亭是个亭子,或是象西安大雁塔那样的建筑,来到龙亭景区内才知道,它是一座象天安门那样的城楼,是一座皇宫殿堂,建在高达 13米 的巨大青砖台基之上。上图是在登上龙亭之前拍摄的照片,巍峨龙亭,高高在上。殿正面的石阶分为三层,共有 72 级。石阶中间嵌有雕龙青石,号称是龙道,只有皇帝才能走中间的龙道;两边的台阶供文武百官使用,左文右武。儿子一会儿走文官道,一会儿走武官道,说是要文武双全。上到最高层时,全家人都累得气喘吁吁,想想当年当官的也不容易,每次来龙亭朝拜,都是一次高强度的减肥运动。站在龙亭上俯瞰整个景区,左边是潘家湖,右边是杨家湖,中间有一条长堤和玉带桥(下图)。远处是开封市的城区,没有高楼大厦,据说是为了保护地表之下的古代城池。
谢谢伍加将这经历用文字记录下来,和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