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秃笔: 难熬的夏天
(2010-07-28 20:52:10)
下一个
这几天北京热浪滚滚,高温潮湿的天气让北京人宛如洗桑拿浴。无独有偶,地处南方深处的秃城也连续高温闷热。一出屋门,一股热浪扑面而来,让你无处藏躲。抓把空气都觉得烫手。这样的狗天(dog days,我们南方红脖子把热天叫狗天)今年比往常多了二个星期。热浪无处不在,热得人昏头昏脑的。让我这个老北京人快顶不住了。打电话给人在北京的老姐慰问她照顾年老父母的功劳和苦劳,顺便提起全球气候变暖的话题。她也觉得北京这么多年天气变化很大,现在基本上冬天不冷,夏天闷热,不象北方城市的气候,倒象中国南方了。
我在北京长大,从小习惯了老北京四季分明的天气。换句话说,就是该冷的时候冷,该热的时候热。春暖花开是四月份,秋高气爽肯定是十月份。
北京这地方,属于大陆型气候。气候变化大。热起来让人昏头胀脑的。小时候,北京夏天其实也挺热的。白天艳阳高照,连树叶也能晒蔫了。太阳落山之后,北京大街小巷就坐满了乘凉的人群。坐在胡同口,大街上,会有习习凉风吹过,让人感到很舒服。那个时候,晚上乘凉给大人们提供了休闲放松的机会。街坊邻居拿个小板凳一坐,就山南海北地开聊了。我估计,老北京人喜欢侃山就和这住胡同, 夏天乘凉的习惯有关系。当然,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国内电视不普及,更没有冷气这种享受,谁也不愿意憋在屋里,出来乘凉也是不得以而为之的。现在北京高楼大厦林立,家里有冷气,谁也不愿意下楼乘凉了。为什么?街上再凉爽,也不如冷气嘛。而且,住楼房,人们老死不相往来。这跟住胡同作邻居那种生活感觉不一样了. 我上小学和中学那个时代,北京夏天晚上绝对是放松的好时候。胡同口,大街上,路灯下面挤满了打扑克,下象棋的老少爷们,还有一群群穿着花裙子的少女。好像北京的姑娘们只能在夏天穿的花哨点。过了夏天就又回到灰蓝大口袋的日常样子了。
北京冬天冷的时候也是寒风凛冽, 滴水成冰的。穿上棉衣,西北风还直往脖子里钻。冷虽然冷点,最多穿多点就可以了。北京冬天让人难过还不在于寒冷,而在于刮的西北风,那风, 白天扬起满天黄沙,无处不钻。屋里屋外,到处一层黄土。晚上,刮的呼呼响,尖利暴躁,一人走在没有路灯的胡同里,让你觉得后面总有个人跟着。
你如果是外地人,春天和冬天去北京,首先看到的就是骑车的北京姑娘们用纱巾把脑袋包上,跟现在的穆斯林女子敢死队进城似的。那姑娘们可以用纱巾,可是大老爷们就不好意思也在脑袋中包块纱巾呵。哪怕不用红色的,换成黑色的,就是现在穆斯林女人用的那种颜色,也没有北京老爷们敢戴出去的。所以,北京老爷们习惯冬天带口罩,个个象刚从手术室出来回家吃饭的外科大夫。
冬天下雪时候,满天皆白,枯树干枝的别有风景。走在路上,冷空气让人精神一振。我最喜欢的就是冬天。不管天气多冷,棉衣一穿,身体暖哄哄的。家里的暖气供应足,屋外寒风刺骨,室内温暖如春。如果天冷下雪,那种满天雪花飞舞,天地白茫茫一色的景象让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感觉干净安静多了。
出来后,在大湖区求学,那里冬天足有四,五个月。下雪几乎是每天的家常便饭。厚厚的积雪把地上的一切全都装饰的单调而又纯洁。很多次,我穿上厚衣服,独自走出去欣赏雪景,听着雪在脚下发出的吱吱声, 回想起小时候跟孩子们打雪仗的趣事.
后来, 来到南方的秃城。一待就是近二十年。从此再也没有机会在冬天回去大湖区。也就和满天大雪无缘了。
秃城这地方,地处阿帕拉契亚山脉南部,离海远。冬天也有几天需要暖气。偶尔隔个三五年的,会有一场雪。让我这喜冬爱雪之人重温老北京的冬天和大湖区的大雪。基本上,只要有雪,整个南方就不用上班上学了。政府一般没有扫雪车,老百姓也没有雪地开车的经验。所以,下雪后,大人不上班,孩子不上学,皆大欢喜。
秃城夏天稍微长了些。大约有二个月是比较热的。七月份基本上是最热的。白晃晃的太阳整天照着,空气中的水分多,湿度高,让人非常不舒服。多少次,我在屋外抽烟。没一会儿就汗流浃背的。那个时候,心里总在咒骂夏天, 无所不在的湿热,怀念冬天在雪地里抽烟的好处。
秃城的热比起临海城市来,那就不算热了。有年独立节,我们开车去了美国最南端的岛屿群。刚下车,眼镜就被雾气蒙住。火热的太阳照在皮肤上时间长点就有痛的感觉。看着蔚蓝的大海,芭蕉树,无数的奇花异草,心里在赞美天堂般的风景。可是心里也决心不会在这里多待一天。这么多年了,我每年总盼着冬天和春秋二个季节。最起码我不用整天冒汗,整天洗澡嘛。每次想到夏天,我就想起抽烟还浑身是汗的惨样。心里真的是百般不乐意夏天来啊。多少年了,总想着要是发财了,不用工作了,就南北各买一栋小屋,哪里凉快去哪里。冬天去佛州躲过北方的严寒,夏天去密植安湖避暑。不用总待在南方。我这北方人无论如何习惯不了酷热的南方. 中国南方的姑娘水灵娟秀,那是我所喜欢的。
不过,秃城夏天虽然热点,比北京又凉快多了。这几年,北京年年夏天热浪袭人,温度远超过秃城了。在纬度上,北京可是跟牛腰一个纬度上,应该比秃城凉快。可是,现实上,秃城平均温度比北京低将近十度讷。在夏天,这可是巨大的差别啊。我记得2005年在北京乱跑,满身大汗。最后热的实在不想跑了。那感觉就是周围站着一群妞儿,我也热的没兴趣了。也就是热的让人有绝望的感觉了。
回到亚特兰大刚下车,就觉得这地方怎么这么凉快啊。登时就找到回家的感觉了。真的说一句言不由衷的话,就是美国的南方也比北京的夏天好过多了。北京近来除去大气候变化引起的热天气外,更由于汽车太多,楼房高大,引起的城市热岛现象造成酷热难当。
北方人怕热,关键是热让你没法儿躲。整个人被闷在火炉里的感觉。天气热,让人没有胃口吃饭,也没有兴趣干任何事情。连男女之间的”热情”也不好进行了。一个人就够汗多了,二个人摞在一起,就全是汗了。那不叫找乐,叫找不自在。我反正是一到夏天就畏缩不前萎溺不振了。没别的毛病,就是热的。
所以,忽然理解了为什么热带地区的人民比较懒。你想想,多少代生活在那种腻崴崴的热浪中,谁还有心思作事啊?也幸亏热带地区物产丰富,天上能掉水果养育地面的动物。这样,人们也不用四处奔跑,广种薄收的,就能糊口了。多少年下来,因为热而造成的懒惰就成为人民习惯的一部分了。当然,我这是歪理,不是科学道理,您看完一笑了之就可以了。而且,我发现,热带地区人民普遍懒惰,不论是黑非洲还是阿拉伯,印度,北非地区,沿着地球纬度中间那一圈,基本如此。只有一个地区例外。只有中国广东香港一带的人民比较勤奋。那边的人群头脑灵活,追逐金钱能量极大。要钱不要命,怕穷不怕热. 似乎不符合我那热带人群懒散的秃因斯坦定理。
好在秃城在最热的七月份里雨水多。常常是白天热得不行,傍晚来一场大雨把暑气一扫而光,让我们怕热的北方佬还能喘口气。
想想世代习惯寒冷的北京人民在当代夏天酷热桑拿天中挣扎,那我在秃城就算在天堂了。不过,我也明白,现在的北京人民也早就人种混杂,基本是南方流窜过去的精英族。人家新北京人自然不怕热。相比他们南方老家,比如上海,杭州来说,那北京的热又不算什么了。
现在北京城里的老北京人不多了。老北京人基本全在周口店那边猫着去了。连我这种要老不老,当保安嫌年龄太大,退休嫌年龄不够的尴尬北京人也等着退休去那里了。
北京满城都是新北京人-----新来北京的人, 新来的北京人. 他们自然不怕热,只怕不热讷。说不定这些新北京人阴谋把北京搞热,赶走了怕热的老北京人呢。这年头,什么可能都可能啊。嘿嘿
“洋钢子”??
是花姑娘的意思吗?
天气这么热,恐怕都性爱好颠倒了啊。嘿嘿
由衷地赞叹,还是热天好哇!
可惜秃城不够热,严重影响了秃老的发挥;若是每年夏天把老秃送到吐鲁番住上三月,眼前再弄些花花绿绿的“洋钢子”晃悠,那意义就大了,不仅佳作连连,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就也不可小视。
我今天有点发烧,看了你的文章,感到更热了。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