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283)
2010 (239)
2011 (277)
2015 (64)
2016 (320)
2017 (153)
对于樱花,我来美国前只在图片和电影上见过,还从未亲眼一睹其芳容。也知道日本人对它是如痴如狂,但我想大概是那些东洋人的故作矫情罢了。
来美后,有机会见到真正的樱花了,还听说这股东洋风早已刮到了美国。连华盛顿都有个樱花节,成为老美首都一年一度的盛事。我们乔州也不遑多让,在梅肯也同样有一个樱花节,据说号称有几十万棵之众,而且由于地处南方,其樱花至少比华府的要早开一个礼拜,所以每年也吸引不少樱花粉丝前去观赏。我也一直想去凑个热闹,但总是时间不碰巧,又奈何这樱花花期特短,错过一个周末再去,看到的可能只是残花败瓣了,所以一直没去成。
说也巧,去年底搬进新居,后院有棵二十多尺高的树,由于时值冬天,叶子早掉光了,也不知道是什么树。后来某天和邻居Jason攀谈时,他告诉我这是樱树,我喜出望外!这么说,明年春天我就可以足不出户,呆在家里看樱花了。之后,我就开始留意那些光秃秃的枝头的动静了。
时光飞逝,转眼就是新的一年,过完农历新年不久,天气渐渐回暖,春姑娘开始含羞答答地向大地慢慢展露她的容颜。樱树枝头的小蓓蕾也开始逐渐变大,带着淡淡的粉红色,每粒都胀鼓鼓的,仿佛里面包着的就是那明媚的春光。
三月初,白色的梨花和粉红色的狗木花率先开放,宣告了春天的来临。而高贵的樱花却依然脚步姗姗,令我有点不耐烦了。终于,三月末的一天清晨,我走出后院,赫然发现枝头上挂着几朵白色的小花,在随风摇曳,仿佛在宣示:我来了…
随后几天里,樱花大部队蜂拥而至,只几天工夫,白色的花朵就挂满了枝头,她们一团团地簇拥着;盛放着…远远看去,就像一团白色的火。
单朵樱花看起来,其实并不起眼,甚至很普通。但是,当千万颗樱树上的千万朵樱花同时盛放时,那万马奔涌的气势,那销魂夺魄的魅力,确实是相当震撼的。
让我有点奇怪的是,樱花的花蕾是粉红色的,可是开出的花朵却是纯白的。但渐渐地,花蕊四周又变回粉红色。这时候,是樱花在展示自己最后的美丽,因为,她回归尘土的时刻很快就要来临…
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厮守…
有人说,樱花最美的瞬间不是在她绽放的时候,而是在她飘落的时候。在短暂的灿烂以后很快,花瓣就开始飘落了。每当一阵清风吹过,花瓣就纷纷扬扬落下。清晨出去,只见满地落花,撒满庭院,这一幕,怎不教人愁绪顿生,伤感满怀?正所谓 - 庭前叹落花,人生悲苦短。
零落成泥碾作尘,清风冷月葬花魂…
人们常常把花落比拟为死亡,人们害怕死亡,但又无法回避死亡。干脆,来个悲情演绎,把死亡过程升华成为艺术。黛玉葬花,就是一个例子,她发出的死亡咏叹 - 侬今葬花人笑痴,它年葬侬知是谁?- 感动了不知道多少痴男怨女。还有我们东邻的那个樱花之国,更是一个喜欢赞美死亡的民族, 他们的樱花情结,就是这种气质的体现,因为,正是樱花,把这种只求璨烂,不求永恒的过程做出了完美演绎。
2010年4月
小白同学,赶紧出来让我们仰慕一下吧。
呀,差点漏掉这篇美文,写得笔触细腻,感情丰富,
谢谢鲍鸣,有惊艳之感呢。:))
谢谢玫瑰驻足评论,惭愧的是,刚好你喜欢的那幅图片,不是原创。
花亭,日本人确实有赞美死亡的文化,以前那些武士切腹自杀的过程,简直就是一场行为艺术,就像他们的茶道,花道一样。
今年有幸去梅肯看到了樱花,据当地人讲我们去的那周正是看樱花最好的一个周末,早了还没有开,晚了就凋谢了。这是我不只一次去梅肯中最兴奋的一次。
“伍加细雨颂紫槿,老鲍春风咏红樱”(戈壁)。真是“男儿铁汉也柔情”。
从冬到春,从含苞待放,到“万马奔腾”的白色如火,对樱花的形状、颜色、内涵、外观都有详细的描写。始于写景,终于抒情,赞!
日本人喜欢赞美死亡吗?就是因为他们喜爱樱花吗?
老鲍春风咏红樱
无情未必真丈夫
芳菲原来为知音
再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