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特兰大笔会

亚特兰大笔会是由一群居住在亚特兰大的中文写作爱好者组成。笔会提倡中英文写作,互相交流提高。欢迎有兴趣的人士加入。
个人资料
亚特兰大笔会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长弓: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罗老师

(2008-10-23 13:32:57) 下一个

罗老师是我们小学的体育、美术老师,兼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罗老师来自农村,他毕业于南京晓庄师范,是晓庄师范品学兼优的高才生。由于学习过于刻苦,他落下了神经衰弱的毛病,学校为了照顾他,没安排他教主课。

罗老师体格健壮,黑红黑红的脸上总是带着笑,给人一种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印象,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个阳光青年。罗老师田径球类方面的运动样样精通,特别是乒乓球打得特棒。他是当时我们一群男生心目中的榜样。我们上小学的那个年代正是中国乒乓球崛起称雄世界的年代,乒乓球运动在小学里很风行。操场的尽头砌了四张水泥球台,课间时总是排满了学生。全校只有一张木乒乓球台,一般在校级乒乓球比赛时才用,在木台上打上一场球是一件奢侈的事。周日休息时罗老师往往会约上我们几个球打得好一些的同学,找一间大一点的教室,把课桌椅堆在旁边,架起木乒乓台,乒乒乓乓地打上半天。罗老师的乒乓球打得很好,特别是正手攻球十分凌厉,锐不可当。罗老师是一个十足的乒乓球迷,他对当时的乒乓球运动员们以及各人的球技和战术特点都十分熟悉。庄则栋,李富荣不用说了,就连女队的李赫男,梁丽珍等队员他也能一套一套说上半天,一点不亚于当今年轻人对NBA的痴迷程度。罗老师还向我们特别推荐乒乓名将徐寅生写的一篇文章《关于如何打乒乓球徐寅生1964年对中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的讲话》。在这篇文章中徐寅生谈了如何用辩证唯物主义指导打乒乓球,人民日报六五年一月十七日全文登载了这篇文章。

罗老师的粉笔黑板画堪称一绝。一只粉笔拿在他手上,寥寥数笔,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或动物形象就出现在黑板上。他给我们上图画课,我们都想把他的绝活尽快学到手。可罗老师给我们上的第一堂课愣是什么也不让画,尽让我们画各种各样的线条。他给我们解释说,再复杂的画都是由一些基本线条构成,把各种各样的线条画好,把基本功打好,画图就不难了。按照罗老师的方法,我们果然有收获有进步。

罗老师来自农村,家境贫寒。他住在学校堆放体育用品的仓库的外间里,小屋仅有五、六平米只够放一张床和一张写字台。就这样还算是学校照顾他的,因为全校只有罗老师住着由学校“分配”的“宿舍”。

我当时是少先队大队委员,俗称“三条杠”,所以和担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的罗老师比较接近。有一年暑假里的一天,罗老师说要请我去看电影,我很高兴跟着他去了曙光电影院。曙光电影院是南京市的第一家宽银幕电影院,设备条件很好,但暑期中老电影对老师和学生也就五分钱一张票。那天人比较多,售票处前挤满了人。罗老师挤进人群不一会又匆匆挤出来,他满脸是汗,有点不好意思地对我说:“算了,我们还是别看了,回去吧。”我不明白怎么回事,奇怪地看着他。罗老师嘴里嘟囔着:“太贵了,算了。”我看了看票价牌,两角五一张票,那天不卖学生票。我当时并不明白这两角钱的差价对罗老师意味着什么,既然他说不看了,那我们就回去吧。他看我白跑一趟有点不过意,在路边买了一根三分钱的冰棒一定要我吃。后来我知道那时一般一天的菜金也就是两、三角钱,看一场电影要花掉一、两天的菜钱,是贵了一些。

文革开始后我们荒废在家,很少去学校。听说罗老师起来造反,后来又进了领导班子当上了革委会副主任,相当于学校的副校长。七零年的一天,我在放学的路上看见了罗老师带了一队小学生,我当时已进了中学。罗老师没什么变化,仍然是一副朝气蓬勃的样子,黑红黑红的脸上带着笑。我向走近了的罗老师打了个招呼,他稍稍迟疑了一下很快认出了我。他拍拍我的肩膀说:“哟,长高了,认不出来了。”说完随着队伍匆匆而去。没想到这竟是我最后一次见到罗老师。几年后我从一个小学同学那里听说罗老师自杀了。

我的这个小学同学分配在我们小学的一个邻校工作,因为同属一个系统,所以他对罗老师的情况比较了解。七零、七一年时,罗老师在“深挖五一六”运动中被打成了“五一六”,关在他住的那间小屋里,失去了自由。南京的“深挖五一六”运动是当时主政江苏的许司令的“两挖”杰作之一,另一挖为“挖煤”。许司令在文革初期就有“好人不造反,造反无好人”的名言。在“深挖五一六”运动中,文革初期的“造反派”几乎都被打成了“五一六份子”,运动还莫名其妙地扩大到许多无辜百姓的头上,南京当时有顺口溜五一六,家家有,不是亲,就是友。”罗老师被关押审查了半年多,工宣队军宣队实在查不出他的什么罪行,决定“解放”罗老师。七一年的某天中午,工宣队军宣队的代表找罗老师谈话说是下午开大会要他参加,他们没有对罗老师说开会的内容。罗老师不知底细,以为大祸临头,用一根跳绳把自己勒死在床前。

罗老师的死令人唏嘘不已。是什么样的压力使他选择了这条绝路?或许他当时已精神崩溃?如果他能再坚持一下,如果有谁事先给他报个信,如果...,可这些都是“如果”,悲剧还是发生了。罗老师去世时不到三十岁。我在网上查了一下,没查到南京在“深挖五一六”运动中被整死的人数,我估计在数百人以致上千人,罗老师是其中的一个。

在我的这个系列故事里我一般不写人的真名,可对罗老师我决定要写出他的真名。

罗老师的名字是罗伟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6)
评论
游子.. 回复 悄悄话 在畸形政治年代中,成千上望无辜者因荒唐政治的迫害死于非命,教训惨痛!感谢作者披露那段史实。
二道桥三巴扎 回复 悄悄话 9494,以后要设乒乓擂台赛,让不会唱歌的人也尽兴.
二宇 回复 悄悄话 "乒乓球运动在小学里很风行。操场的尽头砌了四张水泥球台,课间时总是排满了学生打乒乓球"弓长兄说的就是俺们青松岭小学啊!
强烈要求以后笔会开Party时, 除了吃,喝及卡拉OK以外,增设打乒乓球一项, 让俺们不会唱的也有用武之地嘛。
土豆沙拉 回复 悄悄话 罗老师有一个好名字,却没有一个好结局。唏嘘。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