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613)
2007 (556)
2008 (369)
2009 (298)
2011 (232)
2012 (174)
2013 (145)
2014 (89)
2015 (101)
2016 (83)
2017 (53)
2019 (76)
2021 (62)
2022 (116)
2023 (95)
古人认为,一个人的饮食态度,能反映出他的品德和修养。在古代,人们往往透过饮食细节来考察一个人,甚至还有皇帝会以此为标准,考察皇位的继承人是否合格。
唐玄宗有一次和太子(后来的唐肃宗)吃饭,玄宗叫太子把羊腿给切开,太子把羊腿切开后,就用饼把刀刃上的羊油给擦掉,玄宗在旁观看心想“你居然拿饼擦刀刃啊!”当他要发怒时,却发现太子把饼给吃下去了,他立刻转怒为喜,心想“好孩子,懂得节约”,认定他是皇位继承人。
故事二:
有位朋友小松去应聘某500强企业,表现突出,顺利受邀参加公司高管在座的面试饭局。席间,他自觉言行举止相当得体,可是,应聘成功的却不是他。
小松愤怒异常,觉得一定有黑幕。最终,招聘部门告诉小松,他确实能力超群,被高管筛掉的原因是,在那个算是面试最终环节的饭局上,“他从来没有对任何一名服务员表示过感谢。”
故事三:
春节前夕,小美的父母去北京陪她过年,小美的男友火速预定了熟悉的餐厅,并在饭局上努力表现。可是回到家,小美的父母说话了:你这个男朋友在我们眼里不过关!
第一,他订餐厅时并没有征求过小美的意见,没有问过二老的饮食口味。
第二,赶上节前宴请高峰上菜慢时,他反复催促服务员,态度很不友善,动辄要投诉、叫经理。
第三,席间他手机响了,他可以向对方表明自己有事,稍后联系,如果是急事也可以说声抱歉离席处理,但他却边吃边接了十几分钟的电话,梅梅的父母只能坐在他对面尴尬的吃着。
听完父母的判断,小美也跟着犹豫了...
考虑别人的感受
让大家都方便的餐厅,考虑点的菜是否适合大家的口味,安排舒服的座次…
记得母亲曾经教导我,当她请人赴宴时要细心配合宾客的吃饭速度,在宾客尽兴吃完之前不可以放下筷子,因为一旦主人停筷,客人也不好意思继续吃下去。体贴和周到,藏在每个细节里。
培养好的饮食习惯及态度
中国人过去非常注重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现在培养孩子的饮食习惯,则是希望孩子的营养完备,比如有些孩子老吃速食,我们觉得不行,你得吃点蔬菜,这是培养他的饮食习惯。比如孩子挑食,有些东西吃,有些东西不吃,我们说你的饮食要均衡。
现在食物浪费非常严重,在学生餐厅里,经常可以看到大半个馒头被扔掉,大半盘菜被倒掉。有的孩子买了一盘菜,尝了两口,可能觉得不合口,倒掉了马上再买。我们一定要重视这种情况,不能把它当小事,如果从小不养成良好的习惯,将来会影响孩子的整体形象。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能让孩子受益终生,可是当今社会拥有好习惯的孩子却愈来愈少了,那就更得从小做起,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