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613)
2007 (556)
2008 (369)
2009 (298)
2011 (232)
2012 (174)
2013 (145)
2014 (89)
2015 (101)
2016 (83)
2017 (53)
2019 (76)
2021 (62)
2022 (116)
2023 (95)
八百位亲朋好友见证,百名厨师全心烹饪,上百万婚礼花销,成千上万的鲜花环绕 我有幸在印度赶上了这样一场无与伦比的婚礼。除了奢华的婚礼,嫁妆也是绕不开的话题,在印度嫁妆的多少直接决定新娘在婆家的地位,百万甚至千万的嫁妆成为女方父母最大的负担,比较贫困的家庭嫁女儿基本要倾家荡产。
新郎新娘
邂逅印度教婚礼
身兼作家与心理分析学家的柯卡尔说:“要是世上有足够的火箭和宇宙飞船,我敢说第一场大型太空婚礼肯定会是印度人举办。在印度举办婚礼,不仅是向左邻右舍、亲戚朋友看齐,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办到最好,让邻居和亲朋看了之后,捶胸顿足。”
印度婚礼的视觉效果和奢华程度早已闻名遐迩,尽管西方文化不断融入,但印度却始终坚守着自己独特的传统婚礼仪式与习俗。虽然印度婚礼饱受争议,也有很多不合理之处,并且未能摆脱奢侈俗套,但在日益剧变的今天,它依旧继承着最传统的仪式,这足以引人前往,探个究竟。2010年初,我踏遍北印寻觅神秘而壮观的盛大婚礼,可惜运气不佳,长达30多天的旅行竟未能如愿,这次的遗憾更激发我对印度婚礼的好奇心。2011年初,再次前往印度,这次好运降临,刚抵达南印科钦的第一天,便得知翌日将有一场盛大的印度教徒婚礼,择日不如撞日,婚礼前夜我便迫不及待地加入到这场与众不同的婚礼中。
印度教是印度第一大教,其教徒人数众多。印度教徒的婚礼过程非常繁琐,礼仪和典礼通常要延续两三天才算完成。说到这儿,也许你会认为这与我们以前的婚嫁习俗并没什么不同,不急,且听我慢慢道来。
印度婚礼现场
婚礼前的完美夜曲
按照习俗,在婚礼前夜,新娘的父母要在家里举行一个小型典礼,以此表示对新郎家人和亲属的欢迎。从婚礼前夜典礼上的人数、排场和装饰判断,举办婚礼的双方应该是当地的大户人家。出于礼貌,我试着询问主人能否可以参加婚礼并拍照,对方特别热情地邀请我加入其中。同行的印度朋友告诉我,在印度一个微笑、几句祝福,便是参加婚礼最有效的“通行证”。
对于大多数印度人来说,出席婚礼的人数越多,主人的脸上越发光彩,庞大的礼宾队伍对婚礼主人而言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乐事。我参加的这场婚礼,人数大概800多人。新郎的父亲骄傲地告诉我:“我家的这场婚礼早在半年前就开始准备了,两个月前向亲朋好友发出邀请。在婚礼举行前几天,亲朋好友就陆续从全国,甚至世界各地赶来分享新人的喜悦。”
婚前典礼开始前,新郎的哥哥热情地领着我来到厨房,只见一百多名帮厨在择菜、洗菜、烧茶和准备甜点。两名正在切割芭蕉叶的厨师吸引了我的目光,见我一副不解的样子,新郎的哥哥介绍说:“这是宾客们晚宴时用的碗和碟,米饭和菜都要放在芭蕉叶上,一方面芭蕉叶能让饭菜吃起来有种特殊的清香,另一个原因就是参加婚礼的人数太多了,用芭蕉叶当盘子不仅可以免去清洗餐具的工序,还十分环保。”
新郎为新娘带上首饰
在婚礼前夜,新娘还要举行纹图仪式。新娘的未来婆婆会点下第一笔手绘图案,之后新娘的亲戚们就开始在新娘手上纹图。在新娘纹图期间,参加仪式的妇女们会唱着传统歌曲,跳着传统舞蹈,如同过节一般庆贺。新娘手绘的图案很有讲究,许多花朵都代表了对新娘“多子多福”的祝福,孔雀和荷花是印度的国鸟和国花,象徵着美丽、富贵,扬起鼻子的大象则代表家庭繁荣和好运。7个小时之后,纹图的最后一笔顺利完成。我从参加手绘的一位新娘女伴口中得知,她们刚刚把新郎的名字隐藏在新娘的手绘图案中,明天只有在这些图案中找到自己的名字,新郎才可以开始甜蜜的新婚之夜。
婚前典礼上奢华的布景、考究的器具、精致的配饰以及主人似火的热情刚好与婚礼主题完美呼应。婚礼前夜奏响的这首喜庆祥和的夜曲,让我怀着难以抑制的兴奋,期盼明天盛大婚礼的到来
用最闪烁的珠宝,装扮最耀眼的新娘
新娘梳妆新郎迎亲
婚礼当天,为了抢先拍到最真实、最新鲜的婚礼场景,我早早便来到婚宴大厅,与人头攒动的队伍一同翘首企盼,迎接这场非比寻常的仪式。
天还未亮新娘已开始梳妆,首先是搭配服装。虽然印度各地对婚礼服装样式和颜色有不同要求,但大多数新娘都是穿金边的红色和白色婚纱,因为白色象征纯洁,而红色象征生活富裕和人丁兴旺。新郎一般穿白色上衣,下身穿着宽松的裤子,头上戴着精致的头巾和鲜花。新娘穿好婚纱,姐妹们就开始为她化上美丽的妆容、佩戴金光闪烁的头饰和珠宝,整个流程下来需要一个上午的时间。
正午时分,新郎引领一批壮观的迎亲队和西式鼓号队,一路上唱唱跳跳,吹吹打打来迎娶新娘。当新郎和迎亲队抵达后,新郎要把朱砂涂在新娘的头发分缝处,朱砂最好是水状的,让它流到额头上一些,这样象徵着夫妻可以相爱到老。新娘的亲友则要急步上前,向新郎献上珠宝、两套丝绸衣服、美酒和用酥油、酸奶、蜂蜜及糖做成的甜食。
迎亲队伍回来后,此时祭司已把大米、树叶、燕麦、玫瑰花瓣等象征财富、健康、幸福、繁荣的各种祭品摆在祭坛上。新郎和新娘在各自的亲属陪同下,走上婚礼台,婚礼正式开始。
按传统习俗,印度新娘会在结婚当日收到“脚趾环”,代表忠贞不二
传统仪式见证幸福
婚礼一般从点燃圣火开始,婚礼仪式有繁有简,但是牵手仪式、戴圣线仪式和绕走圣火仪式是必不可少的。牵手仪式上,新娘的父亲把女儿的手放在新郎的手上,表示他已把女儿交给了新郎,这点与我们相同,都借鉴了西方文化。然后开始祭司诵经并把男方的衣服和女方的纱丽绑在一起,象征他们的结合。
接下来是戴圣线仪式,祭司把他带来的一条金黄色的绳子递给新郎,新郎将其环绕在新娘的手腕之上,这就标志着新娘已经出嫁,而圣线将终身陪伴出嫁的妇女。而后新人互献花环,并为对方戴上戒指。按传统习俗,印度新娘会在结婚当日收到“脚趾环”,而非戴手上的戒指, 在印度脚趾环代表忠贞不二。我参与的这场婚礼,由于双方家庭条件非常富裕,新娘自然也很幸运,不仅收到了脚趾环,同时还与新郎互换了戴在手上的戒指。
婚礼上的美食
根据印度教传统,整个婚礼从头到尾都要由Agni(火神)见证,没有请火神到场的婚礼就不算是印度教婚礼,所以绕走圣火仪式非常重要。新人首先要面对面坐在燃烧的火盆旁边向火神祈祷,赐予自己未来婚姻生活灿烂光明和无限能量。其次,还要在祭司的祈祷声中往火盆中投掷香木段、糖、大米、燕麦、豆子、酥油和树叶等物品供奉,以示崇敬,同时祈愿婚后的幸福和健康。祈祷结束后,新娘跟随新郎围着火盆顺时针绕七圈,每绕一圈,祭司都向火神祈祷赐予这对新人丰衣足食、早生贵子、同甘共苦、保护夫妻俩的孩子、保佑夫妻白头偕老、一生为彼此的朋友。
满面笑容的新郎
几项重要的仪式后,婚礼接近尾声,新娘要喂新郎满满五口印度糖果吃,代表照顾丈夫并给全家做饭是她应尽的义务。然后新郎再同样喂新娘糖果,说明供养妻子和全家是丈夫的责任。此时,双方的亲戚给新人额头点上红点,并向他们抛撒大米,祝愿他们能长久、幸福地生活,此刻婚礼仪式正式结束。
有幸全程参与了这场带有宗教特色的盛大印度婚礼,它给我带来了许多的感动与惊喜,也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如果有机会请一定要带着笑容,去亲身感受一下传说中的印度婚礼。
祭司精心主持婚礼,主家自然要以重金犒劳
印度嫁女儿很苦恼
在印度女儿出嫁,父母必须准备好丰厚的嫁妆,否则就很难嫁出去,这就是印度至今尚在流行的嫁妆制度。对于上流社会来说,嫁妆不仅包括绫罗绸缎、金银首饰,还包括小汽车等。结婚时嫁妆不足的新娘,不仅会遭到别人耻笑,婚后还会受公婆及丈夫的折磨,因此嫁妆成为印度女孩父母的沉重负担。嫁妆的多少不仅取决于女方的家庭状况,也取决于男方的家庭和社会地位,未婚夫的社会地位越高,身价也越高。
因此,女方的父亲只能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去挑选女婿。选定女婿后最重要的事情是与男方家长磋商,就嫁妆的多少讨价还价。此外,按照印度的传统风俗,举行结婚仪式的费用也是由女方承担,为此许多家庭不得不举借外债,即使有钱人家,若有三四个女儿,也会被嫁妆弄得倾家荡产。
祭司把大米、树叶、燕麦、玫瑰花瓣等象征财富、健康、幸福、繁荣的各种祭品摆上祭坛
卜卦决定婚姻:
印度的法定可婚年龄男女均为18岁,虽然近年来在印度尤其是城市自由恋爱的婚姻增多,但在印度教中父母安排的包办婚姻还是占大多数。印度人常在生活的圈中先自己物色人选,如果没有找到合适的对象,将会请专业的媒人帮忙,或者甚至在报纸和网络上做广告。两家见面前一般会先为男女卜卦,如果算出的结果吉利才会见面。
出租婚礼来宾:
宾客的规模是婚礼非常重视的环节,在印度有许多专门提供“临时来宾”的机构。这些“来宾”都经过训练,甚至有良好的职业背景。赴宴前,他们会详细了解新人双方家族的背景,熟记和新郎新娘关系最近的亲戚的姓名和身份。出场费则因人而异,身材高大、肤色较浅、能说一口流利英语的“高级来宾”单场酬劳最高,可达10美元。
烦琐漫长仪式:
婚礼前几天,牧师要到新娘家中诵经祈祷,祝福婚礼能顺利举行。婚礼当天,新人先去当地寺庙祈求幸福。仪式正式开始后,新人给各自父母洗脚,然后向亲戚行磕头的礼节。祭司会在两人手上系上黄色的绳子,重要亲属则将另一根黄色绳子系在新娘脖子上。新人要坐在一起,手持一幅镶嵌好的画合影,画中有两座建筑,代表“神”和“女神”的结合。婚宴过后,新娘要大哭一场,从此与丈夫开始新生活。
独特誓言:
在印度教徒看来,结婚的首要目的是完成种种宗教职责,其中祭祀最为重要。在印度男子必须结婚生了儿子才有资格向祖宗供奉祭品,所以在由祭司主持的婚礼仪式上,夫妻双方为此念咒、祈祷、发誓,并且丈夫对妻子明确说道:我为了得到儿子才同你结婚。祭司等人也为此而祝愿他们,婚礼就此生效。
婚礼美食:
印度婚礼非常重视食物,以冷餐自助为主,菜品的丰富程度根据来宾数量以及主人家财力而定。一般婚礼上提供的食物和饮料有四五百种之多,不仅有印度从南到北的各种食品,还有日本、韩国和中国的多种小吃。由于印度人以食素为荣,因此婚宴提供的食品几乎全为素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