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613)
2007 (556)
2008 (369)
2009 (298)
2011 (232)
2012 (174)
2013 (145)
2014 (89)
2015 (101)
2016 (83)
2017 (53)
2019 (76)
2021 (62)
2022 (116)
2023 (95)
如果现在你在中国A股面前还能保持冷静的话,很有可能你就是踏空了这波牛市。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群体性癫狂似乎正在中国拉开帷幕:如果说上周五的狂涨是对先一天的报复性反弹,那么周一上证综指再度收涨126.69点,100多个个股涨停,肯定很难称为理性所为。
这就是市场。只要一个利润中心形成,无数的资金将嗜腥而来,直至将其推至疯狂,然后迸然而裂。这就类似于著名金融史专家金德尔伯格所描述的“争夺鞭子”游戏:一群孩子牵着手站成一条直线,向一个方向越跑越快,领头的孩子突然停住,并改变奔跑的方向,从而使得排在最后的孩子被甩了出去。
虽然目前相关紧缩政策将出台已被炒得沸沸扬扬。但事实上,在中国投资者的狂热情绪面前,任何利空的出台,都象另一只靴子落地,引来的都是市场报复性上涨。
搭载9000万中国股民的“泰坦尼克号”目前似乎是如此安全:17万亿左右的市值,每天几万人的涌入,而且近两日每日以100个点的速度前进,这正是电影《泰坦尼克号》海难前的狂欢,但是,在巨礁林立的风险海洋中,这艘巨轮还能行多远,每个人都在观望。
虽然目前中国经济继续向上、公司的高速增长的利益也在消化着高企的收益率,证券监管制度也非以往同日而语,但是,市场的恐慌心理、每日天量的换手,随时都有可能出现“休克”。
对于中国的中小投资者来说,目前涌入A股是疯狂还是理性,似乎很难界清:中国一季度的通胀率,如果按照居民消费价指数CPI来衡量,三月份已经达到3.3%,一季度达2.7%,但目前中国一年期存款利率仅为2.79%,如果扣除利息税的话,可能仅为2.5%左右,这意味着,如果中国居民将存款放在银行,其购买力将不断地贬值。
但是,如果将这些钱放在股市或购买基金,不仅能远远跑赢通胀,而且还有意想不到的巨额利润。即使是按照去年中国基金的收益率,中国居民的收益也是盆满钵满。两者相权,资金将放在何处不言而明。尤其是目前,财富效应就象一个巨大的黑洞,将中国居民的储蓄卷进股市,并将其推至近乎疯狂。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会好运,股市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宠氏骗局”,前者的利润最后都由后者买单,一旦后者止足于风险时,这艘“泰坦尼克号”将沉入海底。
与电影不同的是,在这艘随时都有可能沉沦的巨轮上,你将看不到少年画家杰克舍命救富家少女罗斯的情节,也将看不到妇女和儿童在海难前的优先逃命,更多的是,投资者在利益面前争相逃命的恐慌。当然,也许一些人可以全身而退。 很显然,目前的中国股市显然不是估值、晴雨表而能描述,现在更多的是人性的舞台:无知、希望、贪婪、恐慌将是后面演出的主角,并轮番推动着市场的演绎,就等待着最后一个傻瓜凑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