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613)
2007 (556)
2008 (369)
2009 (298)
2011 (232)
2012 (174)
2013 (145)
2014 (89)
2015 (101)
2016 (83)
2017 (53)
2019 (76)
2021 (62)
2022 (116)
2023 (95)
何谓“禁空令”或“净空令”
1971年9月13日零时32分,林彪座机从山海关机场强行起飞,一个多小时以后,于1点55分左右,从414号界桩进入蒙古国境的时候,中央下令:“从现在起,凡没有伟大领袖毛主席、林副主席、周总理、黄总长(黄永胜)、吴司令员(吴法宪)联名签署的命令,一架飞机都不准起飞。”这就是九一三事件中的“禁空令”,有人叫它“净空令”,还有的叫“禁航令”。
从命令下达之时开始,禁止任何飞机起飞。也就是说,从那一刻起,除了已经飞越出境的林彪座机之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空上不应该出现任何飞机,如果有,就视为非法,视为违背中央的命令,所以叫“禁空令”。既然,禁止地面任何飞机起飞,空中就不会有任何飞机飞行;既然,空中没有任何飞机飞行,作为空间,应该是清净的,或者是安静的。从这个角度理解,把它叫做“净空令”也未尝不可。
此外,在每个国家地图上,都规定有不准任何飞机在其上空飞行的地方,这些地方叫做“空中禁区”。一般都是国家的大城市或特殊的军事要地,虽然叫做“空中”禁区,但都是以地面范围的大小为依据划分的。空中禁区的存在,是为了大城市居民生活安全与安静的需要,或者是某种重要地面设施保密的需要。这种规定通常是长期的。例如,北京市区机关与居民居住密集的地面上空,就是“空中禁区”中的一个。凡是从空中进出北京市各机场的飞行员都知道我国首都的飞行管制办法。属于全国性的“禁空令”对一个国家来说是很少的,类似九一三事件时的“禁空令”恐怕也是绝无仅有的一次。所以,了解一下“空中禁区”的知识对于进一步理解“禁空令”或“净空令” 有一定的帮助。
“禁空令”与禁止林彪座机起飞的命令
在九二三事件中,中央高层关于飞行的命令有两条:一是禁止林彪座机起飞的命令;一是“禁空令”。
先是禁止林彪座机起飞的命令,经过是这样的:
1971年9月12日晚,当林立果、刘沛丰、程洪珍等5人乘坐林彪座机从北京飞达山海关机场后,林彪女儿林立衡在北戴河看到林立果已调来了专机,意识到问题的严重,立即通过林彪警卫团向北京的周总理报告。此时,周恩来总理一方面命令空军司令员吴法宪调查飞机的事情,一方面直接与北戴河的叶群通电话,进一步了解情况。
平时,林彪专机的行动都是逐级上报,层层把关,各有关保证部门为专机飞行忙而不乱,紧张有序,为什么这次飞行却不声不响悄悄进行、连空军司令员也被瞒丁过去呢?
当时,正是星期日的晚上,吴法宪首先将电话打进西郊机场专机师师长的家里,追问三叉戟飞机是怎么到山海关的。因为山海关机场隶属海军管辖,周总理让吴法宪追查飞机的同时,也命令海军政委李作鹏追查三叉戟256号飞机。
深夜,离北京只有300公里之遥的山海关海军机场上,三叉戟256号飞机静静地停放着,负责飞机警卫的指战员们在飞机周围巡逻。对于林彪专机悄然到达山海关的反常行动,周总理直接向山海关机场发出指令:
没有周总理、黄永胜(总参谋长)、吴法宪、李作鹏(海军政委)四个人共同签署的命令,飞机不准起飞。
当周恩来以及空、海军司令部等领导机关,为了追查林彪专机一事正在紧张忙碌的时候,在山海关林彪专机组除了机长潘景寅之外,笔者与机组其他8名人员已处在睡梦之中,对外面发生的情况一无所知。
9月13日零时许,山海关机场的佟参谋长从调度室直奔停机坪,就要向机长传达周总理不准起飞的命令时,看到飞机已经启动强行滑出。佟参谋长调动油车堵截飞机,遗憾的是没有将飞机拦截住。
周恩来4人联合命令未及生效,林彪座机在黑暗中吼叫着强行起飞了,很快消失在西南方的夜空中。停机坪上那么多双惊恐的眼睛,都在死死地盯着256号飞机,直到飞机的声音已经听不到了,人们还没有从那触目惊心的场面中清醒过来。
1点55分左右,当雷达屏幕上显示256号飞机飞越国境已成定局的时候,中央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因为当时对林彪乘机叛逃的意图还不清楚,对林彪的全部阴谋还不了解,于是,中央从大局出发,除了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外,还向全国下达了“禁空令”。
禁止256号飞机起飞的命令与“禁空令”是不同的两回事情。前者是针对256号飞机异常行动,在9月12日午夜发出的,没有周总理等4个人的联合签署意见,256号飞机不能起飞的命令;而“禁空令”是面对全国的飞机、在林彪座机逃出国境之后发布的,命令中的领导人除周恩来、吴法宪、黄永胜以外,还增加了毛泽东、林彪,去掉了李作鹏。
空军司令员吴法宪在西郊机场传达“禁空令”的时候,没有提到林彪,这可能是他已经知道林彪就在飞机上。当时为何还要写上林彪的名字?中央从国家及党的全局考虑,林彪出逃是国家的绝密,命令下达后要涉及到很多方面、很多人,平时的中央文件上都是毛、林不分,如果突然不提林彪,会引起许多猜疑和麻烦。
林彪座机是要重返山海关吗
九一三事件后,在国内甚至在国外曾有这样的说法,林彪座机之所以北逃,是被中央下达的 “禁空令”逼走的。其理由是,林彪座机在山海关起飞后不久又折返飞回山海关机场,就是因为“禁空 令”,山海关机场处于封闭状态,跑道灯没有打开,256号飞机在没有办法降落的情况下,被迫向西北境外飞走的。
以上说法,对那些不了解具体情况的人,尤其是不具备飞行常识的人,听起来似乎有几分道理。 其实,持这种说法的人,犯了两个最基本的错误。其一,飞机起飞后,并没有返回山海关机场;其二, “禁空令”是在林彪座机飞出国境后才发布的。
从起飞之前林立果们的行为表现看,飞机一旦起飞,就不会在国内降落,林彪等人是在南飞广州的计划败露后,破釜沉舟北逃叛国的。他们的仓皇举动,把以往副统帅专机行动的气氛弄得荡然无存,平时轰轰烈烈的专机迎送场面,被枪声及载满荷枪实弹军人的军车所代替。在林彪的阴谋行动已经开始暴露时,机组以及警卫战士这些善良人们的心目中,还把林彪当做领袖,还不能从这些反常的现象中反应过来。实际上若不是林立果拉大旗做虎皮、处处把老子摆在面前,仅凭他自己是寸步难行的,机组的潘景寅机长等4人也决不会冒那么大的危险将飞机快速升空。
可想而知,林立果为了达到将飞机升空的目的,在地面上绞尽了脑汁,费尽了心机,一旦起飞升空之后,他比谁都清楚,只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上的任何一个机场落地,都会落个被扣留审查的下场。别说是一架专机,就是一架普通训练的飞机,如果没有得到允许私自起飞也要受到严厉的惩罚。所以不难得出结论,如果没有出人意料的特殊因素,256号飞机是不会在强行起飞之后又重新回到山海关机场落地的。
飞机起飞后曾有一段极不正常的转弯,从分析其轨迹表明他们也不是要返回山海关机场的。有一些人认为那就是返回山海关机场的意思,那是误解。
林彪座机强行起飞之后,笔者与机组其他4人不约而同登上了山海关机场调度室的塔楼,5双眼睛紧盯着雷达标图员手中的画笔,以焦急的心情观察着飞机飞行动向。通过对不正常的转弯进行的详细分析,说明这一切是潘景寅与林立果们在空中斗争的结果。由于飞机上没有打开电台,无法从通话中得知空中的具体情况,单从雷达屏幕上飞机航迹的反常变化中就可见一斑。
林彪座机起飞后在空中划问号吗
这种想像出来的东西存在着一定的原因,这就是256号飞机在山海关机场起飞之后,北戴河林彪住处中的人们听到了飞机的声音,认为飞机又返回山海关机场。由于机场被关闭无法降落而向北戴河飞来,在空中久久盘旋之后,划了一个问号向北飞走了。在一本畅销书中如是说。
由于256号飞机向西南方向强行起飞后,没有在正常的时间与高度上进行一转弯,而是向西南方向持续飞行了4分钟之后才勉强小角度向右转的。飞机爬高的速度为每小时约500多公里,每分钟前进近10公里,北戴河位于山海关机场的西南方向40公里处,飞机在上升的过程中经过北戴河附近上空的可能性很大。
但是,如果说听到飞机声音的说法还有可能,那么看到飞机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因为9月13日午夜基本上是暗夜,没有月光,如果飞机不是从头顶上空经过、高度又是比较低的话,是很难看到一掠而过的飞机。再说,256号飞机由于仓皇出逃,起飞前没有按规定打开灯光。256号飞机同样也没有打开闪光灯。256号飞机经过北戴河上空时的高度大约1500米,林办的人清楚地观察到256飞机飞行情况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
更离奇的是还发现飞机在空中划了一个近似问号的轨迹后飞走了。
从飞机飞行的角度出发,一个站在地面某一点不动的人,即使站在问号的中心,在他的视野范 围内也没有办法看到1500米的夜空10多公里范围内飞机的全部轨迹,更不要说有楼房及树木的遮挡了。退一步设想,如果大白天一个人站在晴空万里的开阔地带,倒是可以看到高空飞机在一定范围内的飞行情况,如果把飞机盘旋的一部分想像成问号,也未尝不可。问题是从三叉戟256号飞机当晚不正常转弯轨迹中任何一段拿出来,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不能构成一个差不多的问号。
山海关机场当晚的确没有打开跑道灯光等一切夜间飞行设施,因为在正常情况下,机场调度部门只有在接到上级有关指令,才能打开起飞降落设备并实施指挥,反之任何部门都不能随意将这些设备打开。三叉戟256号飞机虽属于重要专机,但是没有上级的命令仍然是不能放飞的,跑道灯光设施当然也不能打开。当晚256号飞机是依靠飞机上的灯光照明进入跑道起飞的,因为起飞??起飞方向加大油门就可以了。
相反,如果跑道灯光在没有打开的情况下,夜间安全降落是不可能的。由于256号飞机根本不存在起飞后重新返回山海关机场的事实,当然也就不存在机场封闭、将256号飞机逼走的事情。
“逼走”一说是荒谬的
飞机在河北迁安上空完成艰难的一转弯,最后将航向调整到325度之后就再也没有较大的变化,出境时间是1点55分。在256号飞机向边界飞行的过程中,在空军指挥所进行监控但还不明真相的人,曾多次建议将其用武力击落,毛泽东主席说:“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吧!”根据这一精神,在没有真正确定林彪叛逃出境之前,如果提前向全国下达了“禁空令”,最后飞机没有出境怎么办?因为当时谁也没有真正掌握林彪等人的叛逃企图。
林彪座机从山海关起飞在前,中央下达“禁空令”在后,前后相差1小时20分钟,把“禁空令”传达到基层部队的时间还要更长。由此看来,把林彪叛逃的理由归结到“禁空令”上是很荒谬的。
实际证明,中央下达的“禁空令”是非常英明的。就在“禁空令”落实的过程中,林彪死党周宇驰等3人持林彪手令,于13日凌晨3点15分,从专机师的沙河机场骗走一架直五型3685号直升飞机。
256号飞机自始至终都没有打开飞机上的通话设备,拒绝与地面对话,说明其叛逃决心顽固不化。如果256号飞机提出到祖国的任何机场着陆,中央都会开绿灯的。
事后获悉,林彪乘机起飞后,周总理还通过空军司令员吴法宪在西郊机场准备一架伊尔—18飞机,随时处于起飞待命状态。这架飞机一直等到天亮都没有派上用场。可以看出,如果256号飞机将电台打开,只要提出愿意落地,就近机场就马上会提供所有便利于着陆的条件。
还有一种更离奇的说法来自非法出版物,说林彪在空中用电话与广州联系,得知广州已去不成时才决定改航北逃的。
稍有一些飞行常识的人都知道,当时飞机上的通讯设备除了短波、超短波电台通过机组通讯员与地面飞机指挥调度人员进行联络外,不存在乘客与地面直接通话的事情,就是专机也没有这种设备。使用移动电话是近几年才有的事,而且,为保证飞行安全,规定空中不准使用移动通讯工具。可见林彪与广州直接进行空地联系的说法有多么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