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对目前的大学生来说,是一件极其不容易的事儿,尤其是我家这两个学计算机专业的普通娃。这次先说说儿子找实习工作时我的焦虑状态,下一篇分享关于女儿的。
叙事截止时间 1/2025
儿子小的时候特别喜欢小汽车,几个月大的时候就车不离手,连睡觉时手里也要攥着个玩具小汽车。随着年龄的增长,儿子很快就有了第一个职业目标——成为一名Car-Fixer(汽车修理师)。
说实话,我还是蛮喜欢这个职业的。目前汽车使用这么广泛,有了这个手艺,将来肯定不愁吃、不愁穿。不过我也时常在心里默默嘀咕:将来他的爱人和孩子会不会嫌弃他满身的油污味儿。
9岁、10岁左右,记不清了,一次儿子嫌我做的饭菜不好吃,我便借机会鼓励他自己做饭。儿子喜欢吃土豆,第一次做的是土豆泥。虽说是笨手笨脚,但削土豆、煮土豆、压土豆泥,各项工艺流程都亲自动手,一点不含糊。别说,味道还很不错的呢!
后来他开始找YouTube视频,尝试烹饪不同味道的土豆泥,偶尔也试试其他菜肴,当然,主要食材还是土豆。没想到几年下来,儿子的职业方向发生了改变,决定以后去当厨师,而且是专门烹饪土豆菜肴的厨师!
当厨师我也挺开心的,不论什么时代,都饿不着厨房的大师傅呀!可转念一想,心里又嘀咕起来了:不对呀,厨师虽说会做好吃的饭菜,可没什么时间照顾家人。家人该吃饭的时候,也是厨师最忙的时候呀!
大约是九年级的某一天,儿子放学回家,突然说他以后想当老师。我好奇地问:“咦?怎么突然想当老师了?”
儿子说:“我们的数学老师请假了,这几天是个代课老师,可他根本就不知道怎么教!我觉得如果这样的人都可以当老师,那我也可以!”哇!那份自信,着实让我为他感到骄傲!
我提醒他说:“可是你喜欢当厨师呀?”
儿子说:“我可以把做饭当成余爱好。”我听了自然是满心欢喜,一个热爱烹饪的好老师,将来找女朋友不用愁啦!
对于儿子当老师,我还是蛮有信心的。
首先,我爸爸妈妈都是老师,我姐和我嫂子也是老师。而且据我爸爸说,他的爷爷也是开私塾的,如此说来,我家可以算得上是教育世家了吧。
其次,我家儿子应该也有点教学天赋。儿子四年级时加入了学校机器人俱乐部,三个多月后在学校的圣诞节活动上,俱乐部老师带去两套设备,向学生们展示这个活动,希望能够吸引更多的成员。本以为我家女儿可以帮个忙,毕竟她有两年多的经验了,可没想到反而是儿子有模有样地给那些比他高一头、乍一背的学生们讲解如何编程来控制小车。
十年级的化学课,儿子很不幸地遇到一个不会教课的老师。不过他还是比较快地就开窍了。于是我经常见他左手托着手机,胸前挂耳机线(那时候还没舍得给他买无线耳机),喝水、找零食,甚至在做饭的同时,在电话里解答同学们的作业问题,俨然一个小助教。十一年级的物理课,又赶上一个不擅长授课的老师,十分钟就可以讲清楚的一个概念,老师用了两节课也没有讲明白,于是儿子继续给朋友们当小助教。据他自己说,有四、五个同学会时常来找他讨论作业。
那两年我别提有多自豪啦,觉得儿子简直就是个天才!恰好女儿当时在一个电脑启蒙学校当小老师,我便建议儿子也去试试。可万万没想到,轻松愉快的面试过后,竟然杳无音信,让我很是不解——儿子的教学能力明明比姐姐好多了,老板怎么就看不出来呢?
既然找不到与职业理想对口的工作,那就找找其他的兼职吧,多少可以积累点工作经历呀!于是我劝他去附近的超市试试。但儿子振振有词地说——朋友告诉他,店家主要是给当年的高中毕业学生提供兼职机会,低年级的孩子们去了也没用。唉,没办法,他脾气倔,不肯去,我推不动。更准确的说,其实我也不敢推。
终于熬到十一年级结束,一放暑假我就提醒他,这回可以到超市打工了吧?结果他一直耗到暑假过半才递交申请,幸运的是很快就收到了录用通知书。看来儿子从朋友那里听来的信息,确实有一定的准确性。
这是儿子人生中第一次挣钱,他还是蛮认真的。虽然他自己的衣服到处乱扔,但工作服一直叠得整整齐齐,放在固定的地方,从来没有问过“我的衣服在哪里”。每次上班儿子都要设置两个闹铃。一个是上班前半个小时响,提醒自己换好工作服,并准备好车钥匙和钱包。十五分钟后第二个闹铃响,这是出发时间。其实我家离超市只有3分钟的车程,他要保证提前十分钟到。
儿子在店里的工作表现应该蛮不错的,经理给他安排了不少工时,还经常临时通知他去带班。开学后也仍旧保持每周两、三次,一直做到高中毕业。
看到银行账号里的数字从零到有渐渐变大,儿子肯定是挺自豪的。据姐姐说,他购买了新游戏,甚至为游戏充钱,再也不用过我这道“财政审批”的关卡了。大学开学前,儿子买了些学习用品、几件衣裤,还有一台电脑,花的都是他自己的钱。我自然是非常开心——好小子,有志气!请一定继续保持!
我想当然地以为他尝到了挣钱的甜头,大学期间会跟姐姐一样,继续在校园里打工,结果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儿子说功课忙,没时间打工。
第一个学期结束的寒假,我去学校接儿子回家。回程闲聊时,儿子说认识了一个罗马尼亚女孩儿,很漂亮,他有点喜欢。啊哈!什么学业忙,原来都是借口,根本就是找女孩子去了。
寒假后返校不久,儿子打电话说春假不回来了,要去这个罗马尼亚朋友家玩,朋友的父母包接、包送,包吃、包住、包玩儿。唉,这种状态下,他怎么可能有心思去打工?还是等暑假再说吧。
没想到暑假刚刚开始,儿子就正式交了个女朋友,甜甜蜜蜜地谈起了恋爱。(不是那个罗马尼亚女孩儿,具体细节详见《与儿子斗法:儿子的女朋友》)
我当即提醒儿子:“你得赶紧去打工啦!谈恋爱很费钱的!”
他镇定自若地说:“我有钱。”
我心里纳闷,这点钱都花了整整一年了,怎么会还有?于是便问他:“你还有多少?”
他说:“六百多。”
我“哦”了一声,没再多说什么。相信咱们这些辛勤工作、努力养家糊口的打工人都知道,这点儿钱用来谈恋爱,根本坚持不了几天。小屁孩儿哪里懂得生活的艰辛!
果不其然,不到两周,儿子曾经的志气便荡然无存,不好意思地跟我说,他的银行账户见底了。我不想太为难他,毕竟热恋中,哪有心思打工?于是让先刷我的卡。
儿子说,他会记账的,以后还给我。我淡淡一笑,尽量摆出轻松的样子说:“算了吧,不用记了,只要别太大手大脚的,悠着点儿花就行了。”
开学后,儿子还是没有任何打工挣钱的动静,继续刷我的卡,一个月1000多刀,真有点后悔告诉他不用记账了。不过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我也不好意思刚刚装完大方,就这么快反悔呀!
寒假回来,儿子有过表示,说这次开学,一定要在校园里找份兼职。听到这话,我那已经熄灭的希望又燃起了光亮,只可惜最终还是彻底熄灭。一方面是儿子搬到了校外住,经常自己做饭,花费不少的时间。另一方面,他的女朋友也转学来到同一个学校。这、这、这还哪有心思去打工?好吧,理解,理解......
大二结束的暑假,儿子终于开始找工作了。当然这可不是我督促的功劳,而是学校对计算机科学系学生要求完成一年Co-op(带薪实习)的规定。不过,我猜可能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儿子的女朋友已经找好了暑假实习工作,这无形中也许给他带来了一些压力。
儿子主动跟我讲述了他的计划:先用一个月的时间写简历,然后每天递发五个申请,到开学时大约可以发一百份简历,希望能有所收获。
计划是不错,但我其实并不知道他是否在认真执行,每天窝在书房里,怎么总觉得更多的时间还是在打游戏。我想问问进展,但又不好意思直说,只好委婉地试探:“姐姐找工作时,我曾帮她修改过简历。你写好了,要不要也让我看看?”
儿子应了一声:“好。”然后便没有了下文。我也不好穷追不舍,毕竟人家申请大学时写文书也没让我插手。
大约几周后,我装着很轻松的样子询问:“已经发了多少简历了?”
儿子说:“五、六十个了。”
我问:“有面试吗?”
儿子低下头说:“还没有。”
我有点着急,女儿当年找实习的时候没有这么难呀!难道现在就业形势都这么卷了吗?我忍不住好奇地问:“Grace 已经拿到了offer,那她发了几份简历?” (Grace 是儿子的女朋友。)
儿子浅笑着说:“她那个容易,发了二十几份,拿了十五个offer。”
什么?这到底是什么状况?真真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我心里又开始嘀咕,是不是因为他兼职经历少,也没有任何与学业相关的实习经验,招聘单位看不上他?尽管我有些担忧,但也只是自己默默地承受着,完全不敢跟儿子表述什么。找不到工作,他自己心里肯定也不好受。如果我再东问西问的,不仅帮不了他,反而会把我的焦虑转嫁给他。唉,还是给他多做点好吃的吧!
就这样,直到暑假结束返校,也没看见儿子收到任何面试消息,我也一直保持着不闻不问。看着他开车离家,我的心里像是压着一块石头。
上学期间,我没有询问过儿子是否还有时间继续发简历。寒假儿子回家,我也默默地避开了这个话题。半年找不到工作,他肯定也挺着急的,我就不要再添乱了。
寒假结束的前两天,儿子告诉我说第二天在家里有个线上面试,我听了很是开心!他面试时,我轻轻地走到关着的书房门前,想听听他们在聊些什么,或是聊得怎么样,可惜完全听不清。面试结束后我也没敢询问儿子的感受。
开学返校一周后,儿子突然打电话给我:“妈妈,我拿到了实习offer,就是上次在家里面试的公司。我已经跟学校处理好了,这学期我们交的学费,过几天应该会返回到账户上。”
我不知道儿子是如何做到保持如此稳定、平和的语气,我当时差就要跳起来了,积压在心里半年多的郁闷情绪,瞬间烟消云散,脸上情不自禁地迸发出释然的笑容:“哇!太好了!太棒了!太高兴啦!”
趁着这股子愉快劲儿,我赶紧问他:“你一共投发了多少份简历?”
儿子说:“应该超过一百五十个啦,有过三次面试,只收到这一个offer。”
哇!看来儿子也蛮努力的,上学期间也一直在发简历,现在找工作可真的不容易。女儿曾跟我说过,她的一个朋友发了两百五十个简历也没有找到一份工作。看来我得为儿子感到幸运才对。
儿子目前大学就读的专业是计算机科学(CS),因为当年听了姐姐的劝说:“即使你将来当老师,也需要先学一个技术专业。”这次儿子的实习工作是程序员,不知道今后的职业方向是否会因发生改变,不过这已经不在我的考虑范围内了。孩子们大了,让他们自己折腾吧。实在不行,还可以回来当厨师,做汽车修理工。
我一直自诩自己的灵命成长层次很高了,但上次针对儿子的女朋友,我纠结了三个月。这次为了找实习工作,我又难受了半年多。而且非常遗憾的是,我明确地知道,目前自己对于“找工作”的这个执念并没有什么改变,在女儿毕业后找工作的过程中,它果然又跳出来折磨我。
耐心等我下一篇来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