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77、长篇古装传奇小说《彼岸花开》之 瞒天过海

(2025-10-24 04:34:41) 下一个

拓跋康弘暴亡,慧后秘不发丧,却一心忙着矫诏篡位,可百密一疏,待她殚思竭虑,紧锣密鼓忙完了正事,刚想小憩一会儿,却猛然发觉,事主同裳不见了踪影。

慧后在得知同裳是为了找寻废太子妃已于昨日离宫后,不禁又急又气,她恨铁不成钢,狂怒之下施暴泄愤,她以知情不报、懈怠渎职的罪名,赐死了侍奉同裳的主事太监以及几个宫女,又派出数十禁卫军,分兵几路去各地寻找同裳。

三日后,寻找同裳的禁卫军依然没有消息传回,慧后见不能再瞒下去了,便亲自主持朝政,宣告拓跋康弘死讯。

群臣聚集朝堂,荀公公宣读遗诏: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以凉德,嗣守基业,临御天下,夙夜兢兢,未敢有丝毫懈怠,今气力衰微,恐大限降至,特颁遗命,以定社稷根本。

太子同泽,仁孝聪慧,然其病体虚弱,沉疴难愈,恐难负万机之重。朕以宗社绵延、国本稳固为念,思虑再三,不得不忍痛割爱,废黜拓跋同泽太子之位,沿承洛王之位。

翼王拓跋同裳,器宇轩昂,文韬武略,德才兼备,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承继王位,诸王子及文武百官当同心辅佐,共襄新政。

告布天下,咸使闻之

钦此”

国主驾崩,太子被废,改由翼王继位……一夜之间天翻地覆。群臣惊闻变故,议论纷纷,有悲天悯人者,有难以置信者,更有怀疑遗诏真伪者,怎奈一众禁卫军把持朝堂,气氛庄严肃杀,无胆大者敢当朝质疑。

慧后命荀公公拿着诏书给群臣一一过目,她道:“望文武百官,谨遵先王遗命,克尽职守,同心协力,辅佐新君,共襄新政。翼王因国事要务,外出尚未回宫,暂由哀家替新君掌理朝政。哀家命令,众臣择吉日为先王发丧,拥戴新王登基。陛下猝薨,哀家心情沉痛,无心理政,诸位大臣,如无异议,哀家宣布退朝。”

“本王有异议”,同泽高喊一声,站出来,面对群臣,他道:“各位大臣,此遗诏乃矫诏,非先王御笔亲书,其内容更非先王所愿。”

众臣小声嘀咕,各怀心事。慧后一怔,面露不悦,责道:“先王甫逝,人心不稳,洛王,你如无凭据,休要危言耸听,蛊惑人心。”

同泽道:“启禀母后,儿臣所言并非空穴来风,依据有三,其一,诏书封印用的‘朱砂金龙泥’,乃工部专制,其成色外人无法仿制,另,诏书所用纸张,乃御用特制的麻黄纸,外人也难以取得、仿制;其二,父王惯用行书书写,母后可命人鉴别印泥、印章,对照父王笔迹,以证诏书真伪。”

慧后命荀公公取来玉玺、印泥、麻黄纸、笔砚,以及以往拓跋康弘亲笔书写的文书、日常朱批等,让众臣一一过目,对比验证。

中书舍人王迅之、督卫司督查李存善乃钦定之人,负责王室一应物证检验,他们仔细查验后,王中书奏道:“启禀王后娘娘,玉玺印章、御用印泥,以及诏书所用麻黄纸,皆为真品无疑。御书笔迹经仔细对比、查验,虽有几处略微不合,但在可接受范围之内。统而言之,此诏书乃先王真迹,未见伪造痕迹。”

慧后冷冷一笑,道:“先王所用行书自成体系,陛下用笔气势磅礴,一气呵成,书文错落有致,极难摹仿,洛王,你还有什么话说?哦,你不是还有个其三么?说出来让众臣,还有哀家听听,是非自有公论。”

同泽道:“诸位大臣,父王心系天下,忧虑百年之后会有觊觎大位者,矫诏谋逆篡位,便预先告知本王,遗诏的书写方式有特别的约定,父王也以密诏形式,分别告知了三位军政大臣。”

枢密使苏自省、大将军阚为先、旭亲王拓跋兹羽纷纷站出来,阚大将军奏道:“启禀娘娘,先王的确给了末将一份密诏,让末将在紧急关头拆阅,王后娘娘,请允准末将回府,亲取诏书,以证遗诏真伪。”

慧后有点心虚,可众目睽睽之下,金口既开她又不能反悔,只好让此三人回府,尽速取来密诏。王中书与李督查证实密诏为真后,慧后命人当众开启诏书勘验。

此三份密诏内容一致:‘朕此心意,惟天与卿可表,朕百年之后,恐觊觎王位者违逆朕意,故以残缺之字,每二十者一,混杂于诏书之中,以应叵测之心。卿勿负朕所托,铲除凶逆,辅佐储太子同泽为君,事关社稷安危,勿泄于六耳,切切!’

众臣再次一一查验先王遗诏,果然,全书不含一个残缺之字,实乃矫诏无疑。

同泽奏道:“启奏母后,据我北鄢律令,诈为制书者,乃十恶不赦之罪,当诛九族,腰斩于市,杀无赦。”

众臣齐声奏道:“臣等请王后娘娘决断,对谋逆者,严惩不贷。”

慧后眼瞅着荀公公,她脸色阴沉,半天没开口,荀公公见情势不妙,慌忙跪地央求:“娘娘明鉴,老奴侍奉陛下、娘娘几十年,向来谨小慎微,循规蹈矩,岂敢心怀祸乱之念,瞒天过海,篡改上意。”

同泽奏道:“母后,诈书矫诏事关国运,此奴才即便没有亲历亲为,至少也是知情者,甚至同谋者,儿臣请求亲审此奴,以安民心,以正视听。”

群臣皆跪地请求,异口同声道:“事关国运,臣等恳请娘娘恩准。”

慧后无奈,只好下令:“准!国不可一日无君,此事水落石出之前,暂由哀家代理朝政。先王丧事,由中书王大人主持操办。为防外敌趁我举丧之时入侵,阚将军,哀家命你即刻赶赴穗城,督查边防,以备不测”,因担心事情败露,被荀公公反咬一口,她又道:“洛王,不可刑讯逼供。枢密使苏大人,督卫司李督查,哀家命你二人负责监审。”

众臣诺诺,正要领命退下,慧后依然放心不下,暗示荀公公:“荀内监,哀家熟知你的为人,只要你诚实以对,哀家不会允许任何人冤枉你,哀家答应你的事情,也一定不会食言。”

荀公公心领神会,他伏地连连叩首:“叩谢娘娘知遇之恩,老奴定不辜负娘娘信赖。”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黎程程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FrankTruce1' 的评论 : 慧后半辈子的算计都在争权夺势,此时正是她夺取皇权的大好时机,只要同裳做了王,天下事还不是由她说了算。

真兄周末愉快。
FrankTruce1 回复 悄悄话 以前民国时期传说有些大字不识的军阀,其手下上书时,会在信中戳出针眼来让他知道真伪,这个北鄢的国主还是比军阀高明些:)

慧后就算这时候都不让同泽上位?这些辅政大臣真不给力呀。权力的更替真是刀光剑影,哪朝哪代都是。
黎程程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可能成功的P' 的评论 : 慧后矫诏,以同泽身体欠佳、不能胜任帝王重任的理由废其太子身份,从而好让她自己的亲子同裳继位。

可妹周末愉快。
可能成功的P 回复 悄悄话 没想到有这个反转呢。这个残字设计得很妙啊。赞!
但是为啥同泽不能继位呢?
程程周末愉快!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