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雄风

有所思,有所感,从历史的时空中来,再回到历史的时空中去。
个人资料
归档
正文

民国粤人赴澳留学档案汇编(百卅八):中山布德威

(2023-11-11 07:26:26) 下一个

民国粤人赴澳留学档案汇编(百卅八):中山布德威

中山(香港出生)

生于一九一三年六月六日的布德威(Po Tak Wai,也写成Ah Lum),原籍中山县,但却是香港出生。这显然是其父辈便已从香山(中山)县迁居到了香港之故,但按照中国人的传统,其后代在填表时,则仍然视中山为其祖籍地。因家境优渥,布德威自幼便在香港接受教育;从一九二八年起,家人便将其送入历史最悠久的官立学校——英皇书院(King’s College, Hong Kong)读中学。该校实行双语教学,布德威由是在此接受到较好的英语训练。

布德威有一位伯父,名叫布金胜(George Kum Sing,也叫George Sun或Kum Sun),一八七九年生于香山县,年方十六岁(一八九五)年便追随乡人步伐,来到澳大利亚发展。他先在昆士兰省(Queensland)登陆入境,在先辈指引下去到该省西南部地区的圣佐治埠(St George),充当菜农。该埠靠近鸟修威省(New South Wales)边界,是当地农牧业集散中心。六年后,小有所成的他再往南迁移一百多公里,跨过省界,进入属于鸟修威省的小镇孟元太(Mungindi),仍然是做菜农这一行。一九○六年,他获得在澳永久居留资格,便回国探亲。二年后返回澳大利亚,他仍然回到孟元太小镇,继续耕耘积累;到一九二十年代初,便去到雪梨(Sydney),利用此前的经历和建立起的人脉,在这里充当蔬菜水果经销商,经营颇为成功[1]

在其年满十八岁这一年,布德威想要来澳大利亚留学,遂商之于伯父布金胜,获得全力支持。在拿到香港英皇书院院长莫理士(Alfred Morris)先生核发的学生就学证明信以及一份布德威本人用英文写给伯父的信函,以示其已具备初步的英语学识能力,同时也拿到了雪梨圣若瑟书院(St Joseph’s College)的录取信之后,布金胜便具结财政担保声明书,以自己独立经营资产价值达五千镑的果菜经销商的身份,担保侄儿赴澳留学。为保险起见,他还得到了也是中山籍同乡的雪梨华社中规模较大的进出口商行“安益利公司”(On Yik Lee & Co.)大股东欧阳南(D. Y. Narme)背书支持,充当其保人,因为后者名气大,澳大利亚内务部和海关对他都非常熟悉[2]

待上述文件齐备,布金胜便以监护人和财政担保人的身份,于一九三一年十月二十日填妥申请表,向中国驻澳大利亚总领事馆申领侄儿布德威的赴澳留学护照和签证,并允诺每年可供给膏火一百镑,作为侄儿来此留学的各项费用开支。在填写申请表时,他可能因计算错误或者记错了年份,将布德威的出生年份写成了一九一九年;后经中国总领事馆的人员指出,方才在申请表上的英文栏目上改为一九一三年。

虽然布德威是香港出生,但当时仍然被视为中国国民,由中国驻外机构负责其出入境身份证明的核发及签证申请。位于雪梨同城的中国驻澳大利亚总领事馆接到上述申请后,很快就初审完毕。过了二天,中国总领事陈维屏将申请材料汇集,备函向内务部申请布德威的留学入境签证。

通常情况下,内务部接到留学签证申请之后,都会按照流程进行预评估,即通过海关及警察部门对监护人和财政担保人的情况予以调查核实,确认其具备资格后才核发入境签证。但这次受理上述申请后,内务部没有启动上述流程,而是由主管官员对照送交上来的材料核查了一遍之后,认为布德威在香港的名校读书,已具备了一定的英语能力,只须在入境时由移民官当场测试即可,毋庸再议;而布金胜的生意无论是商业规模和价值都足以担负得起布德威的所有费用;更重要的是,还有生意额更大的进出口商行安益利公司背书,因而其财政能力亦毋庸置疑。也就是说,签证的预评估通过了。由是,当年十一月九日,内务部秘书函复陈维屏总领事,批复了布德威的留学签证申请。三天后,陈维屏总领事便给布德威签发了一份学生护照,号码是043049;随后将其寄送内务部,后者于十一月十九日在护照上钤盖了入境签证章。中国总领事馆拿回上述护照,原本是想按照流程将其寄往香港,等待布德威赴澳留学,但因布金胜已通知侄儿尽快搭船前来,遂将护照交给他这位伯父代收,以便待其入境时,将其交由海关查验,接其入关。

果然,早就准备好了赴澳留学的布德威,一接到伯父的电报通知,便立即订妥船票,从香港乘坐“天咑”(Tanda)号轮船,于当年十二月二十日抵达雪梨港口。布金胜在欧阳南的陪同下,拿着护照去到海关迎接侄儿;而布德威则很顺利地通过了移民官员的英语测试,顺利入境,海关当场核发给他十二个月的留学签证,然后收回护照,交由内务部代为保存。随后,布德威便住进了伯父的商行里,开始其在澳留学生涯。

布德威抵达澳大利亚之时,正好碰上了当地学校处于放暑假时期,无学可上,他正好利用这段时间熟悉周围环境,也跟着经商的伯父熟悉市场行情。到一九三二年新学年开学,他便在二月二日正式入读位于雪梨海湾北岸猎人山区(Hunter’s Hill)的圣若瑟书院。在这一年的全部两个学期里,布德威按时到校,从未缺勤,书院对其各科成绩的评价都是非常令人满意。

一九三三年新学年开始,布德威从上述圣若瑟书院退学,转学到雪梨城里的圣博德商学院(St Patrick’s Commercial College)读书。该商学院坐落于海云屯街(Harrington Street)上,与其伯父布金胜开设在同一条街上六十四号的果蔬公司仅咫尺之遥,走路上学极为方便。据商学院提供给内务部的例行报告显示,他在学校里表现优异,学习成绩总体而言还算令人满意;不足之处是其英语理解能力与本地人相比仍然有一定的距离,因而拖了成绩的后腿。

然而,布德威只在这间商学院读了一个学期便退学。一九三三年六月十四日,二十岁的布德威在雪梨港口登上“利罗”(Nellore)号轮船,告别伯父,也挥别了留学一年半的澳大利亚,返回香港去了。

布德威的留学档案到此中止。

一九三一年十月二十日,布金胜填写的申请表,向中国驻澳大利亚总领事馆申领侄儿布德威的来澳留学护照和签证。在申请表上,布金胜写明他是布德威的伯父(Uncle)。

一九三一年十一月十二日,中国驻澳大利亚总领事陈维屏给布德威签发的学生护照内页。左为中文页,右为英文页,上面有十一月十九日钤盖的入境签证章。

档案出处(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档案宗卷号):Po Tak Wai - Student's Passport, NAA: A1, 1933/256


[1] Gum Sing [also known as George Sun or Gum Sun] [box 87], NAA: SP42/1, C1916/2694。

[2] 有关欧阳南的档案,见:D Y Narme [includes 8 photographs showing front and side views] [box 128], NAA: SP42/1, C1921/6636。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