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347)
2009 (550)
2017 (1)
2018 (5)
2019 (4)
2020 (2)
2022 (60)
2023 (92)
2024 (64)
2025 (2)
日军战俘给袍泽之劝降信——澳军在布干维尔岛战役中的传单攻势
1943年初,盟军取得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的顺利之后,在西南太平洋展开反攻,首先就将新乔治亚群岛的日军击败,占领该岛。日军第17军不得不将大批部队撤往所罗门群岛最北部的布干维尔岛,以期重点加强该岛防御,与距此不到300海里、惟一该岛西北面之负责所罗门群岛和新几内亚岛作战的日军第八方面军所在地——新不列颠岛上的亚包日军战略基地,互为犄角,并企图长期坚守。
但盟军没有让日军这一企图得逞。1943年下半年,随着盟军跳岛战术的实施,盟军计划攻占布干维尔岛,以便能在岛上修建机场,对亚包实施空袭,围困拥有10万重兵防守的亚包日军基地,切断其与外界之联络,并围困布干维尔岛上的日军,从而控制整个所罗门群岛。
1943年11月1日,美军第3陆战师(后由美军第14军替换)、第14亚美利加师、第37步兵师、第93步兵师和新西兰队1个旅等共65000人,由南太平洋战区司令哈尔西海军上将指挥,占领了布干维尔岛之托洛基纳角,在奥古斯塔皇后湾一带建立起了滩头阵地,阵地内建有机场,以此增强对岛上和其它日军据点之空中攻击。日军曾企图攻击盟军滩头阵地并发起多次反攻,最终都归于失败,遭受惨重损失,原来拥有6晚多兵力的第17军,战死和病饿而死者达20000多人。1944年5月之后,日军外援断绝,被迫撤入内陆防守。
1944年10月至12月间,美军因集中兵力进攻菲律宾之故,遂将岛上的防务移交给澳大利亚第2军,由其对岛上的日军展开围困和攻击。第2军下属有二个师,即第3步兵师(下辖第7旅、第15旅和第29旅)及第5步兵师(下辖第11旅和第23旅),分布于布干维尔岛及附近岛屿之要点。澳军其后发动新一轮进攻,在北面将日军赶入诺斯半岛;同时将日军之主力封锁在岛之南部。到1945年9月8日,驻守布干维尔岛上之日军向澳军投降时,只剩下23000多人。换言之,按照日军自己的统计,澳洲牛仔的猛烈进攻,亦导致了日军18300人战死或病饿而亡。
澳军的进攻,不仅表现在陆海空三个方面对日军的猛力打击,还表现在其从美军那里接手痛扁东洋鬼子的活儿之后,大量进行劝降传单攻势,以瓦解日军的斗志。因在澳军进攻过程中,一些日军被俘,也有一些日军伤病员被澳军俘获并给予了救助。对于没吃没喝缺医少药的日军俘虏来说,在这里有吃有喝,还可以疗伤治病,自然也乐得将此感受告诉其袍泽。于是,澳军便利用这些战俘,由他们现身说法,写成传单,向其袍泽劝降。故在澳军铺天盖地的炮火打向日军的同时,也送去了大量的这类传单。这对瓦解日军斗志,使其在1945年8月中旬获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之后,就迅速与澳军联络接洽投降事宜,无疑是有一定作用的【详见:历史镜像:布干维尔岛日军的洽降】。
下面,就是档案馆保存的几份在1944年底至1945年8月期间,澳军的传单攻势中有代表性的传单。当然,这些传单都是用日文书写的。
这份传单是通过几个例子,向日军官兵解释,在抵抗已毫无意义之后放下武器,向澳军投降,并不触犯日本的法律。
这是一封日军战俘给袍泽的信,通过自己被俘前后对战争的认识,劝说旧日袍泽放下武器。
这份传单虽然也是一位日军战俘写给其袍泽的,但与上述现身说法不同,这封信中,告诉其袍泽盟军在欧亚战场上所向披靡,而轴心国则节节败退,大讲国际形势。看来,被围困的日军不仅与外界的联络通道没了,连信息也不灵通了,需要向他们宣讲一下革命形势,呵呵。
这封信实际上是投降的安全路引。信中解释了日内瓦战俘公约保护战俘生命的各项规定,并配以日军战俘在澳洲牛仔那里享受良好待遇的照片,希望日军官兵放下武器,投降澳军,为日本这个岛国之日后发展保存有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