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雄风

有所思,有所感,从历史的时空中来,再回到历史的时空中去。
个人资料
正文

不应被忘记的李书华——桂系历史研究资料简介(九):美国档案(私档三)附二

(2008-08-22 06:12:05) 下一个

不应被忘记的李书华
——桂系历史研究资料简介(九):美国档案(私档三)附二

【在介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有关口述历史项目的中国民国名人个档时,曾提到有李书华个档。下面是转载三篇介绍李书华的文章,以期对该人物的了解提供线索。这是转载文章之二。】


不应被忘记的李书华

王英春

文章来源:《纵横》

 

        李书华,1889年生于河北省卢龙县,1976年病逝于美国纽约。其生前曾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长、北平大学区代校长、中央研究院总干事、中国物理学会和天文学会会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首席代表等职。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位获得巴黎大学国家理学博士学位的中国学者,他为北京大学物理系、北平研究院、中央研究院、中国物理学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作为世界知名教育家和物理学家,李书华虽声名赫赫,但他对中国、对世界科教事业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却因种种原因,在国内鲜为人知。  

  负笈留法 学有所成 

  李书华,字润章,1889210日生于卢龙县新房子村(旧属昌黎县)的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即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6岁开始入家塾就读,师从名师,接受旧式教育。1905年曾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李大钊等一同赴永平府城———卢龙进行科举考试,成绩名列前茅,本望晋身仕途;不料是年8月,清廷实行新政,诏废科举,无奈返乡续读。10年寒窗苦读,既奠定了雄厚的国学根底,又培养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孜孜不倦的钻研精神。 

  1908年,李书华从永平府中学堂考入保定直隶高等农业学堂(今河北农大前身)。在校期间,受“西学东渐”的影响,并目睹晚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他逐步接受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笃信实业救国论,更加发奋攻读,1912年以农科第一名的成绩毕业,经蔡元培、李石曾的推荐,与同乡魏树勋(字希尧,电力学家)等人获准直隶官费赴法留学。 

  当时,全国仅有30余人获此资格,每年得公助大洋600元。生员在北京留法预备学校补习法语七八个月后,由北京乘火车经秦皇岛、沈阳、哈尔滨、满洲里,穿过西伯利亚,复经莫斯科、华沙、柏林到巴黎,开始了他长达10年的留法生活。 

  在法时期,李书华曾就读于蒙达邑预备学校、莫兰中学、土伦大学、巴黎大学,与傅斯年、李四光、丁燮林等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随着学识的增加,视野的拓宽,他逐步认识到实业救国的道路过于狭隘,要改变祖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富民强,就得依赖科技进步。为此,面对学习、生活、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他奋力拼搏,先后师从巴斯、立波满、居里夫人等名家,刻苦攻读物理学,相继取得自由硕士与任教硕士学位。 

  1919年五四运动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达到高潮。大批莘莘学子到法后,相继组建了形形色色的社团。李书华清晰地记得有蔡和森、李维汉领导的工余世界社,赵世炎、李立三领导的劳动学社,陈延年、陈乔年、李卓领导的工余社,曾琦、周太玄领导的少年中国学会。而他自己则与王世杰、李圣章等组织了国际和平促进会,并相继组织领导了反对签定《凡尔赛和约》、《中法借款条约》的斗争。 

  19206月,李书华考入巴黎大学理学院,师从诺贝尔奖获得者佩林教授进行电解质与极化作用的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其博士论文《极化膜的选择渗透性》,以扎实的实验数据,见解的独特性,被《法国物理学报》全文发表,主要数据与观点被《法国科学院周报》刊载。19227月,他成为第一位获得法国国家理学博士学位的中国学者。 

 

        投身高教 享誉华夏 

  北京大学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等学府,自蔡元培任校长后,因采取兼容并包策略,广纳各方贤才,校风为之一新。改造本校物理系是李书华多年的愿望。早在留法时期,他就与蔡元培多次交谈,并于1920年接受了北京大学驻欧通讯员的聘书。19227月获得博士学位后,李书华即应蔡元培之邀,到物理系任教,并于1925年担任系主任之职。 

  作为一名教育家,李书华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教育,强调学生必须有比较全面的知识。他积极参与课程改革,由初级物理到普通物理,乃至专门物理,使科目设置配套更加合理。他的讲课总是循循善诱、生动活泼,深受学生欢迎。在教学内容上,他积极主张对世界科学取最新知识,融会贯通、为我所用,并率先躬行。譬如,他主讲的近代物理,大部分选自居里夫人在巴黎大学讲授的最新资料,对学生极具吸引力。即便外系学生,如地质系的裴文中、生物系的郝景盛、化学系的冯式权等也极愿旁听,并留下了深刻印象。 

  为培养学生治学治事能力,李书华注重实践、崇尚求实,反对空谈。他深知物理学是实验科学,没有相应水平的实验室与器材设备,就很难提高师生的学术水平。为此,在经费极其紧绌的情况下,他与颜任光、丁燮林、何育杰等同事密切合作,制成成套设备20余种、零配件不计其数;而其编写的《普通物理学实验讲义》由校方作为大学丛书铅印出版。 

  李书华对教育事业一往情深、执着追求。在19世纪20年代末,由于军阀混战,教育经费拮据,北大一年只能发薪四五个月,不少教授辞职另谋高就的情况下,他也初衷不改,为培养国家栋梁干才之志不移。据回忆:“那几年,我全部的精力,都给予北大物理系……除授课外,我终日在办公室或实验室工作。一方面充实功课内容,一方面为学生准备实验室的各种实验”。在任北平大学区副校长所谓一生最忙的时期,“仍然每周到北大学院物理系授课两小时”。同时,他坚定奉行“宁缺毋滥”的办学方针,严格授课、实验与考试纪律等制度,使教师专心教研、学生致力攻读,从而保障了学生的学业水平。 

  经过几年的努力,北大物理系预科学生的水平,已与美国大学一年级学生的水平相当;本科毕业生的水平,已处在美国学士与硕士之间。这点诚如1927年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第三次报告所言:“国立北京大学……首推物理系……询为全国名校之冠。”北大物理系发展到今天,拥有中国超导首席专家甘子钊、航空动力学家郭永怀、两弹元勋邓稼先、氢弹之父于敏,乃至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李书华先生奠基之伟绩不可磨灭。 

  作为一代教育家,李书华积极发展高教事业。在任中法大学校长时期,他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广延学者名流,增设系别,充实教学课程,扩充各实验室设备,使中法大学成为当时北方著名的私立大学。在此需提及的是,他拥有为国举士无私无畏的超凡胆识与魄力 ,慧眼识人、不拘一格提拔与使用人才是其人生品识的表现。1931年在任教育部长时,李书华顶住重重压力与各方说教,力排众议,毅然任命无党派人士梅贻琦为清华大学校长,解决了拖欠达一年之久的校长人选问题。梅贻琦上任后,果不负众望,励精图治,不仅保证了清华大学的健康发展,为国家培养了成千上万的科技人才;而且成为中国现代高校史上任职达31年(包含台湾清华大学)之久的著名教育家,使得李书华认为这是他任职时期“最引为自豪的事”。

        献身科研 一代先驱 

  

        李书华回国后,广泛联系学界同仁,积极组建中国物理学会与天文学会,并相继担任两会理事会理事长。为提高国民的整体科技水平,他与其弟、北洋工学院院长李书田,应天津《大公报》主编张季鸾之邀,主持编辑该报副刊———《科学周刊》,相继发表了《相对论及其产生前后状况》、《原子论浅说》、《各国物理学家对于物理学的贡献》等一系列内容通俗生动、阐理深入浅出、文笔凝练的科普文章。40年代初期,他又应商务印书馆王云五之邀,主编了《科学概论》一书,为普及和提高民众特别是青年的科技常识,作出了贡献。 

  作为一位科学家,李书华极其重视科技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为培养优秀科技人才,他在任北京大学物理系主任、特别是任中法大学代校长期间,凭借自身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常常邀请国外著名学者来校进行学术讲座,以便拓宽学生视野。如19261014日, 法国电传图象(今曰传真)发明家白兰莅临中法大学演讲《电传图象》原理,并假北京大学物理实验室,利用京沈长途电话线,将李书华写给东北大学张翼军教授的亲笔信原件原样传送成功,令师生惊讶称叹之余、大开眼界,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随后,他又将白兰演讲全文译成中文,刊载在《中法教育界》。这是电传图象首次在中国出现。在任教育部长时期,李书华为鼓励高等人才的培养,专门在各国立大学、学院设置实用科学奖学补助金制度,奖励学业优良之学生,并相沿不改,成为定制,在培养科技实用人才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尤为称道的是,北平研究院从1929年成立到1949年被人民政府接收,由于院长李石曾社会事务繁冗,故院务实由副院长李书华主持,直至1947225 日,李书华被正式任命为院长为止。平研院共设有物理、化学、原子学、生理学、药物学、植物学、动物学、地质、史学九个研究所,并附有水利、经济等若干研究会,研究人员百余名,设有科学专刊、丛刊18种。 

  李书华为人敦厚、淳朴,处事公正,任职期间清廉耿介、恪尽职守,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具有在东西不同文化背景下生活的阅历,对东西方社会特征、文化传统有着独特的感受和认识,故善于把东西方的价值观念通过比较而融合吸收,为己所用,具有极强的适应性与协调能力。所以在其周围汇集了陈省身、饶毓泰、曾昭抡、经利彬、竺可桢等科技界的一大批精英。因此,平研院虽经八年抗战,而学术研究不缀,在中国科技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这可从《国立北平研究院概述》与《国立北平研究院出版目录》中可窥一二。周口店北京猿人化石的发现即是例证。 

  北平研究院成立后,周口店考古发掘工作由该院地质研究所与经济部地质调查所合作进行。自1929122日,裴文中首先发掘出第一块完整的猿人头骨化石后,北平研究院即增加投资,加大考古力度,1930年又发现石器和用火痕迹。经过多年挖掘,共清理出40多个个体的“北京人”化石、数以万计的石器、大量的用火证据及近百种哺乳动物化石。这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完整性、系统性来看,至今仍可说在世界古人类学考古史上绝无仅有。它不仅给古人类学的研究增添了宝贵的科学资料,而且使得周口店从此成为世界人文胜地,乃至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遗址。 

  把科研与外事活动结合在一起,是李书华从事科研活动的真实写照。作为一位开放性的学者,李书华始终密切注视着各国的最新科研动态,具有强烈的敬业精神。在派遣研究人员赴外进行学术交流的同时,他常常遍历欧美各国著名学府与研究机构,了解科技前沿动态,以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1945年,李书华参加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筹建大会。该组织原想称“教育文化组织”,因英国代表认为科学重要,故增之,得称今名;在讨论其总部所在地时,李书华力主设在巴黎,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赞同。此后,他又多次参加该组织的全会,考察英国、美国、日本等国的各大科研单位,参观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东京大学等世界一流院校,先后拜访了爱因斯坦、牢润斯等十几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与世界顶尖科学家在学术问题上进行交流,故能高瞻远瞩、把握时代潮流,因势利导,发展中国的科研事业,提高中国的科研水准。早在1932年,该院就与中法大学合作成立了以严济慈为所长的镭学研究所,聘请居里夫人的学生郑大章等人研究放射性物质与X光,从事早期原子核物理的研究,成果颇丰。1948年改组镭所,组建了原子学研究所,邀请师从约里奥 ·居里的钱三强担任所长,与其夫人何泽慧等共同从事核物理的研究,这是中国最早的原子科学研究所,为中国核物理学的研究积累了极其珍贵的资料。 

  平研院在李书华的领导下,由于同仁的共同努力,使得中国近现代科研初步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粗到精的转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北平研究院为基础,组建了中国科学院,而平研院学术会议成员与研究人员中的大部分成为新中国的第一批学部委员。 

  北平解放前夕,李书华离开祖国大陆移居美国,但其孜孜致力于发展中国科研事业的精神与业绩,确当永昭青史,称之为中国现代科技研究的先驱,实乃当之无愧。在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理应补上这段历史空白,恢复历史原貌。 

        爱国思乡 懿风永垂 

  让人钦佩的是,李书华虽移居海外,但作为炎黄子孙,他时刻不忘宣传祖国传统文化。他曾在德国汉堡大学讲授“中国文学”,到美国后又长期从事中国古代科技史的研究,先后著有《指南针与指南车》、《纸的起源》、《纸的传播与古纸的发现》、《中国印刷术起源》等论著。随着年龄的增大,他的思乡之情日甚。他的家乡东四十里有一座名山,是《禹贡》“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的碣石山。为表达思乡之情,他取美国寓所名为“碣庐”,将自己的回忆录定名为《碣庐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周恩来、邓小平等领导人多次邀请李书华回国观光。对此,李书华也曾予以响应,派女儿李幼贞回国探亲,并受到邓小平的接见。但他虑及到自己年迈体衰,归国徒然是给国家增加负担;同时由于国内政治风云变幻不定,他最终未能回到家乡故里,带着遗憾于1976年病逝纽约。 

  李书华对科技的执着追求与对祖国的挚爱,亦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他的后人。其家族中先后有18人获得博士学位,成为一个罕见的科技世家。正因为如此,其外侄孙朱棣文博士在《人民日报》和新华社记者采访问及成功之道时,直言不讳地说:家庭对他的影响是很大的。同时,为表达李书华的爱国之心,其夫人王文田女士病逝前,将二人平生积攒的20余万美金捐给南开大学,于2003年设立了李书华———王文田奖学金,以奖励为祖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不倦学习,学有所成的学子。

转载自:http://reading.cersp.com/WeekReading/Extended/200711/4543_2.html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