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雄风

有所思,有所感,从历史的时空中来,再回到历史的时空中去。
个人资料
归档
正文

游桂人士对广西的评论 /黄旭初

(2008-08-13 06:25:27) 下一个


游桂人士对广西的评论

黄旭初

    到广西游历考察的人士或团体,和报刊上评述桂省政情的文章,以民国廿三、四年期间为最多。就我记忆所及,个人来游的,有张君劢、曾琦、罗文干、罗隆基、陈衍、王造时、卢作孚、晏阳初……等;团体来考察的,有贵州的两广教育实业考察团、中山大学教育参观团、广东教育考察团、中央大学地理考察团、中国社会教育社广西考察团、上海实业界两广考察团、南开大学考察团……等;中国科学社、中国工程师学会、中国化学会、中国地理学会、中国植物学会和中国动物学会六个学术团体,且于廿四年八月在南宁联合举行年会;报刊发表评论的,上海新社会半月刊、北平独立评论、上海复兴月刊、上海新中华、上海申报月刊、南京时代公论、镇江江苏教育、广州三民主义月刊、天津大道半月刊、上海大美晚报、上海汗血月刊、南京政治评论、天津大公报……等。不论是个人、团体或文章,都有一共同点,就是对桂人努力求治,很表同情。因此,他们在交际中或文章上,都乐意对于桂政措施不吝指正,使当事者获益不浅。 

    在许多文章中,以胡适之先生的「南游杂忆」和胡政之先生的「粤桂写影」,观察客观而深刻,批评坦率而中肯。现读起来,仿佛像一部当时实况的纪录电影。特为摘录,以见当时人士对于广西的看法。 

  游桂人士对广西的评论 

  一 胡适之博士 

    胡适之先生于民廿四年一月间南下游历香港和两广,八月十二日发表「南游杂忆」,追记此游的详情。全文五节:一、香港;二、广州;三广西;四、广西的印象;五、尾声。其中一、二两节与广西无关,第三节专记广西的山水名胜,第五节记离桂后行动,现都略去,只录其第四节,以下是其原文,但略有删节而不背原意。 

    广西的印象  胡适 

    我在广西住了近两星期,时间不算短了,只可惜广西的朋友要我缴纳特别加重的「买路钱」,——讲演的时间太多,观察的时间太少了,所以我的记载是简略的,我的印象也是浮泛的。 

    广西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是全省没有迷信的、恋古的反动空气。广州城里所见的读经、祀孔、祀关岳、修寺、造塔等等中世空气,在广西境内全没有了。当西南政务会议的祀孔通令送到南宁时,白健生先生对他的同僚说:「我们的孔庙早已移作别用了,我们要祀孔,还得造个新孔庙!」 

    广西全省的庙宇都移作别用了,神像大都打毁了。白健生先生有一天谈起他在桂林打毁城隍庙的故事,值得记在这里。桂林的城隍庙是最得人民崇信的。白健生先生毁像命令下后,地方人民开会推举了许多绅士去求白先生的老太太,请她劝阻她的儿子;他们说:「桂林的城隍庙最有灵应,若被毁了,地方人民定会遭殃。」白老太太对她的儿子说了,白先生来对各位绅士说:「你们不要怕,人民也不用害怕。我可以出一张告示贴在城隍庙墙上,声明如有灾殃,完全由我白崇禧一人承当,与人民无干。你们可以放心了吧?」绅士们满意了。告示贴出去了。毁像要执行了。奉令的营长派一个连长去执行,连长叫排长去执行,排长不敢再往下推了,只好到庙里去烧香祷告,号明这是上命差遗,概不由己,祷告已毕,才敢动手打毁神像!省城隍庙尚且不免打毁,其余的庙宇更不能免了。 

    我们在广西各地旅行,没有看见什幺地方有人烧香拜神的。人民都忙于做工,教育也比较普遍,神权的迷信当然不占重要地位了。庙宇既没有神像,烧香的风气当然不能发达了。 

    广西给我的第二个印象是俭朴的风气。一进了广西境内,到处都是所谓「灰布化」。学校的学生、教职员、校长、文武官吏、兵士、民团、都穿灰布的制服,戴灰布的帽子,穿有钮扣的黑布鞋子。这种灰布是本省出的,每套制服连帽子不过四元多钱,一年四季多可以穿,天气冷时,里面可加衬衣,更冷时可以穿灰布棉大衣。上自省主席、总司令,下至中学生和普通兵士,一律都穿灰布制服,不同的只在军人绑腿,而文人不绑腿。这种制服的推行,可以省去服装上的绝大糜费。广西人的鞋子,尤可供全国的效法。中国鞋子最大的缺点在于鞋身太浅,又无钮扣,所以鞋子稍旧了,就太宽了,后跟不紧,就不起步了。广西布鞋学女鞋的办法,加一条扣带,扣在一边,所以鞋子无论新旧,都便于跑路爬山。 

    广西全省的对外贸易也有很大的入超。提倡俭朴,提倡用土货,都是挽救入超的最有效方法。在衣服方面,全省的灰布化,可以抵制多少洋布与呢绸的输入!在饮食嗜好方面,洋货用的也很少。我们在广西旅行,使我们更明白:提倡俭朴,提倡土货,都是积极救国的大事,不是细小的消极行为。 

    广西是一个贫穷的省份,不容易负担新式的建设。所以主持建设的领袖更应该注意到人民的经济负担的能力。即如教育,岂不是好事?但办教育的人和视学的人眼光一错,动机一错,注重之点若在堂皇的校舍、冬夏的操衣等等,那样的教育,在内地就都可以害人扰民了。我们在邕宁武鸣各地的乡间看见的小学生,差不多全是穿着极破烂的衣袴,脚下多是赤脚,偶有穿鞋,也是穿破烂的鞋子。固然广西的冬天不大冷,所以无窗户可遮风的破庙,也不妨用作校舍,赤脚更是平常的事。乡间小学生的褴褛赤脚,正可以表示广西办学人的俭朴风气。我在邕宁乡间看的那个小学还是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研究院的一个附属小学哩!教育厅长雷沛鸿先生正在进行全省普及教育的计划,要做到全省每村有一个国民基础学校,要使八岁到十二岁的儿童都能受两年的基础教育。我看了那些破衣赤脚的小学生,很相信广西的普及教育是容易成功的。这种教育是广西人民负担得起的,这样的学生是能回到农村生活里去的。 

    广西给我的第三个印象是治安。广西全省现在只有十七团兵,连兵官共只两万多人,可算是真能裁兵的了。但全省无盗匪,人民真能享治安的幸福。我们作长途旅行,半夜后在最荒凉的江岸边泊船,做起火把来游岩洞,惊起茅蓬里的贫民,但船家客人都不感觉一毫危险。汽车路上,有山坡之处,往往可见一个灰布少年拿着枪杆站在山上守卫,这不是军士,只是民团的团员在那儿担任守卫的义务。广西本来颇多匪祸,全省岩洞很多,最容易窝藏盗匪,有人对我说,广西人从前种田或牧牛都要背着枪。近年盗匪肃清,最大原因在于政治清明,县长不敢不认真作事,民团组织又能达到农村,保甲的制度可以实行,清乡的工作就容易了。人民的比较优秀分子又往往受过军事的训练,政府把旧式枪械发给民团,人民有了组织,又有武器,所以有自卫能力。广西诸领袖常说的自卫自治自给的三自政策,现在至少可以说是已做到了人民自卫的一层。我们所见的广西的治安,大部分是建筑在人民的自卫力之上的。 

    在这里,我可以连带提到广西给我的第四个印象,那就是武化的精神。我的朋友傅孟真先生曾说:「学西洋的文明不难,最难学的是西洋的野蛮。」他的意思是说,学西洋文化不难,学西洋的武化最难。中国人想学人家的武化(强兵),如今已不止六十年了,始终没有学到家。因为中国本是一个受八股文人统治的国家,根本就有贱视武化的风气。当兵是社会最贱视的职业,此做绿林强盗还低一级。在这种心理没有转变过来的时候,武化是学不会的。最近十年中,这种心理有点转变了,可惜转变来的太缓太晚,所以我们至今还不会做到武化,还不会做到民族国家的自卫力量。但在全国各省之中,广西一省似乎是个例外。我们在广西旅行,不能不感觉到广西人民的武化精神确是比别省人民高的多、普遍的多。这不仅仅是全省灰布制服给我们的印象,也不仅仅是民团制度给我们的印象,我想这里的原因,一部分是历史的,一部分是人为的。一是因为广西民族中有苗、猺、獞、狪、狑、猓猓(原注:今日官书均改写「徭、童、同、令、果果」)诸原种,富有强悍的生活力,而受汉族柔弱文化的恶影响较少。一是因为太平天国的威风至今还存留在广西人的传说里。一是因为广西在近世史上颇有受民众崇拜的武将,如刘永福、冯子材之流,而没有特别出色的文人,所以民间还不会有重文轻武的风气。一是因为在最近的革命战史上,广西的军队和他们的领袖曾立大功、得大名,这种荣誉至今还存在民间。一是因为最近十年中,全省虽然屡次经过大乱,收拾整顿的工作都是几个很有能力的军事领袖主持的,在全省人民的心目中,他们是很受崇敬的。因为这种种原因,广西的武化,似乎比别省特别容易收效。利用新年舞狮子和各种武术比赛来提倡尚武的精神,也是广西武化的一种表示。至于民团训练的成绩是大家知道的,去年萧克西窜。广西派出剿御的军队只有六团是省军,其余都是民团,结果是把萧克的主力差不多打完了。去冬朱毛西窜,广西派出的省军作战的只有十一团,民团加入的有十五联队,共约二万人,结果是朱毛大败而逃,死的三千多,俘虏的七千多。广西学校里的军事训练,施行比别省早,成绩也比别省好。在学校里,不但学生要受军训,校长教职员也要受军训。中央颁布的兵役法,至今未能实行,广西却已在实行了;去各剿共之后,军队需要补充,省府实行徵兵八千名,居然如期满额。若在江南各省,能做到这样的成绩吗?这次徵来的新兵,我们在桂林遇见一些,都是很活泼高兴的少年,有进过中学一两年的,有高小毕业的。在那独秀峰最高亭子上的晚照里,我们看那些活泼可爱的灰布青年在那儿自由眺望、自由谈论,我们真不胜感叹国家民族生存的一线希望是在这一辈武化青年的身上了! 

    × × × ×

    广西给我的印象,大致是很好的。但是广西也有一些可以使我们代为焦虑的地方。 

    第一、财政的困难是很明显的。广西是个地瘠民贫的地方,负担那种种急进的新建设是很吃力的。据第一回广西年鉴的报告,廿二年度的全省总收入五千万元之中,百分之卅五是禁烟罚金,这是烟土过境的税收。这种收入是不可靠的,将来贵州或不种烟了,或出境改道了,都可以大影响广西省库的收入。同年支出五千二百万元之中,百分之四十是军务费,这在一个贫省是很可惊的数字。万一收入骤减了,这样钜大的军务费是不是能跟着大减呢?还是裁减建设经费呢?还是增加人民负担呢? 

    第二、历史的关系使广西处于一个颇为难的政治局势,成为所谓「西南」的一部分。这个政治局势,无论对内对外都是很为难的。我们总觉得两广现在所处的局势,实在不能适应现时中国的国难局面。现在国人要求的是统一,而敌人所渴望的是我们分裂。况且这个独立的形势,使两广时时感觉有对内自保的必要,因此军备就不能减缩,而军费就不能不扩张。这种事实,既非国家之福,又岂是两广自身之福吗? 

    第三、我们深信,凡有为的政治(所谓建设),全靠得人。建设必须有专家的计划与专家的执行。计划不得当,则伤财劳民而无所成。执行不得当,则虽有良法美意,终归于失败。广西的几位领袖的道德、操守、勤劳,都是我们绝对信任的。但我们观察广西各种新建设,不能不感觉这里还缺乏一个专家的「智囊团」做设计的参谋本部;更缺乏无数多方面的科学人才做实行计划的工作人员。求治太急的毛病,在政治上固然应该避免,在科学工艺的建设上格外应该避免。有为的政治有两个必要的条件:一是物质的条件,如交通等等;一是人材的条件,所谓人才,不仅是廉洁有操守的正人而已,还需要有权威的专家,能设计能执行的专家。这种条件若不具备,有为的政治是往往有错误或失败的危险的。 

  二 胡政之先生 

    天津大公报总经理胡政之先生廿四年一月底由广州到梧州,旅行广西各地十日。二月十九至廿三日用「冷观」的笔名在大公报发表「粤桂写影」。全文共六节:一、广州的四日勾留;二、广西的一般观察;三、广西的政治与军事;四、广西民团的真相;五、广西的教育事业;六、旅行粤桂后综合的感想。现仅摘录其第二节;至最末一段,是由其第六节撮取的。 

    广西的一般观察  胡政之 

    从广东到广西,最易叫人感觉到的便是广东富而广西贫,广东大而广西小。他们因为贫,所以上下一致,埋头苦干;因为小,所以官民合衷,情感融洽。又因自知其为贫而小,所以当局的人们,非常虚衷谦抑,很欢迎外省人士的合作与批评。办事虽然带一点「土气」,然而诚实有朝气,是在任何地方没有如此普遍的。广西除军队多由桂省人士统带外,其政治教育各方面,皆看得出外省人的活动,他们和本省人都非常水乳。广西中学校最缺乏英数理化的教员,尤其欢迎外省人在那里当中学的教员,月薪可得一百四十元,较在政界当差为优,而且地位稳固,因为教员都受省府委任,不随校长为进退。广西最好的现象是官民打成一片。我们从梧州到柳州桂林,随时娴囟伎吹贸錾舷滦?停???裢沤嵋恢碌木?瘛9阄鞴倜瘛腹部嗑?丁梗?馐枪阄魃舷氯谇⒌脑??ΑC拦?瑥f博士(Sherwood Eddy)前月在广西视察,认为非常满意,他有一篇文章叙述感想,中有一段说道:「若杂处民间而随处可闻人民讴歌官吏之德政者,我惟于广西一省见之。人民之言曰:吾省之官吏皆努力而诚实,其中有一贫似吾辈者,彼等绝无赌博浪费贪污等弊,且早眠早起,清晨七点半即在办公室矣。」这些话都是事实。 

    广西是李(宗仁)白(崇禧)黄(旭初)三人合治,三人皆能利用各人所长来以身作则,把勤俭朴实刻苦耐劳的风气树立起来,传播到全省,于是地方虽小虽贫,而无游民乞丐。向来多匪,素号难治,现却治安特别良好。所以然者,有精诚合作的好领袖,才能有安分守法的好人民。广西的特长,不在什幺物质建设,实在这点苦干实干的真精神。我们再看:农村复兴,可算是近年中国的时髦口号,然而真正深入民间,唤起民众,从而组织之者,广西要算效率最佳的了。这因为在别省或者仅由学者鼓吹,或者只得局部实验,惟独广西合军政两署的努力,在自卫自治自给三位一体的口号之下,训练民团,编制村甲,依政治的力量,硬把农村建设起来。我旅行所经,看见许多乡村,辟有乡村公路,设有公共苗圃,整洁而肃穆,足为改革力量达到下层的表徵。如能循序渐进,继续工作,定有更好的成绩。 

    广西的民团组织和国民教育,都另外有他的一套办法,容当另节介绍。此处我愿特别指出的,第一是在上的人以身作则不言而行的美德。他们不但自己努力向上,为民表率,并且设法表扬若干本省先辈的名人,鼓舞后人景仰,如刘永福、冯子材、甚至岑春煊、陆荣廷之类,把像片悬挂公共场所,引起一般民众祟拜名贤爱国爱乡的心理,这都是振作群众精神的一种方法。第二便是弥漫社会的一团朝气。例如他们因为要训练民团,于是严格施行公务人员的军训,省府厅长委员年在四十五岁以上的人们,照章本可豁免,但是他们仍然自愿与青年们同样出操,以资民众矜式。又如在他处地方,天甫微明,一定行人稀少,广西却是上午五时便已行人载途。广西政界虽然薪俸很薄,但应酬甚少,无有浪费,家家都有贫而乐的气象。尤其在旧历新年中间,虽在深山穷谷,到处都有熙来攘往的光景。桂省军政人员,自总司令省主席起,人人都着五元毫洋一套的制服。我在南宁,白健生先生请我在他私宅去看剿共电影,得窥他的私生活,其简单朴实,比我辈穷书生有过之无不及,这实在是广西改革政治易于推行的一大原因。他们一般皆没有嗜好。公娼虽有,指定在特别地方营生,公务员概不许游荡。政府虽赖贵州过境的鸦片特税挹注,人人却不许吸烟。纸烟最上等的仅抽美丽牌。娱乐则象棋最为流行,此外别无消耗精神金钱的工具。 

    广西社会还有一大特色,就是妇女都能从事生产工作,与他处之游惰放纵者完全不同。她们不但能够种地饲畜,还能肩挑背负。我们乘车在深山中疾驶,常能遇见青年妇女,挑负重载,独身行走;甚至大腹孕妇,还可背负幼儿,肩承重担,行所无事。这等情形,不特江南少见,即在北方也很稀奇。桂省当局为要矫正城市妇女官员眷属游惰荒嬉之习,特别在武鸣桂林等处设立女子工读学校,招收僚佐妻女入校读书习艺,一方减轻男子负担,一方免除打牌应酬恶习,此亦惟在广西环境乃能办到耳。 

    广西山水,着名古今,但是不以伟大胜,而以峭拔显,其民族性亦然,多有矫矫不群不受覊勒的气概。近代太平天国革命,主力多赖广西人士。即最近数年,广西迭遭外省军队侵入,结局悉被打出。盖因桂人有宁肯入山为盗,不肯屈服于人的气质,而山岭重重,易守难攻,尤占地利。我们只要认明此点,就可以判断广西将来的前途。而该省富于农产森林之利,宜于农而不宜于工商,更为该省政治上难期发展之铁证。桂省当局屡向记者声明,志在修明省政,敬恭桑梓,但求能保和平,一意亲仁善邻。按之环境,舍此本也别无可走的途径,所以广西在中国大局上,实在没有什幺危险性。 

    × × ×

    综合粤桂见闻所得的感想:一、两省当局对局部建设都有诚意而且努力。二、以他们的才力精神治理桑梓,可说是游刃有余,但如扩大范围,恐不免捉襟见肘。三、两广固然是拆不开,然不一定便是一事,所以两省各有短长,还应分别看待。四、粤诚取精用宏,但商民疲敞已甚,急需休息;桂固淬砺奋发,但限于资本人才,求冶不宜太急;谁卤莽轻进,都难收良果。五、粤桂偏在南国,眼光易限一隅,观察全局难免错误;中央对地方也不无漠视,缺乏亲切;应求互信,各谋了解。六、粤桂人物不同,地方性质各异,除非利害关系有迫而合,否则谁也不能左右谁的意志。至两广本身的前途,须取决于他们自己的政治有没有办法,不是外界势力所可动摇的。 

【完】 

原载黄旭初《八桂忆往录》(三十九)『见《春秋》杂志总第191期(1965年)』

网上见【析世鉴】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