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album/54/5c/c7/3cbd8c7d6214q0qoM3I0.jpg)
隆都关洪裕父子在新州北部地区的经商与定居
——澳档中山籍华商企业个案
关洪裕(HarryWayYee或写成HarryHongYee)是香山县隆都人,据其自己在澳洲的申报,出生于一八八三年九月。[1]从后面他的经历来看,这个出生年份可能有一定的误差,即有可能是在其申报年份之前一两年出生。无论如何,早在一八九四年,他在小小年纪便跟随家人(他的哥哥关洪光及弟弟关洪发)[
阅读全文]
![](/upload/album/a1/78/04/fc69f0104819fPsR95kO.jpg)
民国粤人赴澳留学档案汇编(百七八):香山林作林锦兄弟
香山下泽村
林作(LumJock)和林锦(LumKam,或者LumKay)是香山县下泽村人,前者生于光绪三十四年(一九○八年)六月十八日,后者是民国四年(一九一五年)八月四日出生,两人年龄相差七岁,是兄弟俩。
他们的父亲名叫林泗流(LumSeeLow),大约在十九世纪末即澳大利亚联邦成立之前,就从香山来澳洲打拼,最终在雪梨(Sydney)[
阅读全文]
![](/upload/album/96/71/c7/7efab63e36873z7ZHotB.jpg)
隆都阮金元阮英文父子在西澳的经商生涯
——澳档中山籍华商个案
香山县隆都的阮金元(GumYuen),生于1874年,1898年左右去到澳大利亚,先在美利滨(Melbourne)落脚,随后去往濒临印度洋的西澳洲(WesternAustralia)发展。他在该省首府巴埠(Perth)以木匠手艺立足,最终定居下来,获得长居资格。在此,他与人合股,租赁鸟加时街(NewcastleStreet)上235-237号的物业,与人合股开设&[
阅读全文]
![](/upload/album/09/7e/bf/d80c32ff24194xymlYc3.jpg)
民国粤人赴澳留学档案汇编(百七七):香山吴光宜、吴光荣兄弟
香山库充村
香山县库充村的吴氏兄弟,大哥为吴光宜(ArthurSueKee),出生于一九○八年三月十六日,弟弟则名叫吴光荣(JamesSueKee),生于一九一一年八月二十二日,都在澳大利亚开始实施《中国留学生章程》之年(一九二一年),由父亲申请办理,先后赴澳留学。
吴肇基(SueKee)是吴光宜和吴光荣两兄弟的父亲,大[
阅读全文]
战后法属安南当局主导的日本战犯军事审判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法国在1940年6月被纳粹德国打败,成立听命于德国的维希政府,法国在中南半岛的殖民地法属印度支那当局也接受其指令。日军遂在当年9月进占中南半岛,以由此封锁中国对外联系通道并成为其后进攻云南和英属马来亚的基地。1944年8月维希政府解散,自由法国接管法国政权,重返成为盟国一员。由此,日[
阅读全文]
战后荷属东印度主导的日本战犯审判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从1942年初至1945年8月,日本占领荷属东印度(现印度尼西亚)。战前,这里的荷兰籍荷裔和欧裔以及欧裔混血居民达30万人,日本进占之后,他们中有9万的平民和4万军警人员作为战俘被关进集中营。在日本占领荷属东印度期间,日军对这些战俘(包括其他盟军战俘),当地平民(包括华人)残酷虐待、肆意屠杀,并特别强[
阅读全文]
![](/upload/album/90/f7/3c/fc5027e98285Po2TDs0X.jpg)
民国粤人赴澳留学档案汇编(百七六):香山邝华钟、邝华璋兄弟
香山小毫冲村
邝华钟(KwongWahJong)和邝华璋(KwongWahJeong)是兄弟俩,前者出生于一九○八年五月二十日,后者一九○九年六月十三日出生,是香山县小毫(濠)冲村人。小濠冲村属于斗门,民国时期还是属于香山(后来是中山)县,只是后来一九六十年代斗门县成立,其后又成立珠海市,才最终从中山划了出去。
申请[
阅读全文]
战后英军在东南亚主导军事审判的日本乙、丙级战犯死刑名录
太平洋战争结束后,英军在其原先在东南亚的管辖地包括香港,主导了对日军战争罪犯的审判。从1946年初起,到1949年底,英国军方在这些地区的十一个地点(新加坡、新山、吉隆坡、太平、槟城、亚罗士打、婆罗洲[后转到新几内亚的拉包尔]、杰塞尔顿[亚庇]、香港、缅甸仰光和梅苗)设置军事法庭,对总计有950(978)[
阅读全文]
![](/upload/album/7f/61/4a/0d695db5224178XfUgDy.png)
二十世纪初新西兰华商名录
中国人自1860年代进入新西兰淘金,随着金矿枯竭,这些人便另寻职业。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留下来的2000多人或投入小本经营成为经商人士,或进入佣工行业。当时主要从事的行业大致分为以下几种:一部分从事商业活动转变为商人,比如,旅馆经营者、店主、厨工;另一部分从事农场工作和做杂工;还有一部分成为菜农、果蔬零售商和[
阅读全文]
战后英国在东南亚主导的战犯审判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亚洲对日本战犯的审判中,英国也是主要的审判者。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香港、英属马来亚、海峡殖民地、沙捞越、北婆罗洲及缅甸皆为日军攻占,英军惨败,这些地方生灵涂炭,日军罪行累累,必须清算。为此,从1946年初起,到1949年底,英国军方在这些地区的十一个地点设置军事法庭,对日军的乙级及丙级(即B[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