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91)
2008 (75)
2011 (59)
2013 (41)
2014 (87)
2015 (41)
2017 (48)
2018 (51)
2019 (89)
2020 (142)
2021 (126)
2022 (148)
2023 (119)
2024 (132)
2025 (13)
感恩节后,我们到姑姑家度周六。 美国人热衷于火鸡餐,中国人则以自己的方式庆祝。 以前每逢假日我们都带爷爷奶奶出去饮早茶,然后回家煮斋,蒸芋头糕。 虽然比不上在国内过节,但是全家上下齐动手,忙前呼后也是热闹喧嚷,喜气洋洋。 今年爷爷那辈最后一位叔公谢世,显得格外冷清,我一直想学煮斋,饮茶后我就回姑姑家帮忙煮斋。
传统罗汉斋用十八种原料做成,意喻对十八罗汉的虔敬。 中国人过年有吃斋的习俗,也许人们大年除夕饱餐山珍海味,需要借此清理肠胃;也许新年开始,要对佛祖表示敬畏。 有人说斋是由寺庙里僧侣“持斋吃素”发展而来,也有人说是为虔诚的香客精心泡制的。 有些寺庙的斋菜很有名,象上海玉佛寺的罗汉菜和肇庆鼎湖山庆云寺的鼎湖上素。
民间几乎各地都有斋或者什锦菜。 南京什锦菜很特别,虽然集市上的时蔬都可入菜,有几样是必备的,象黄豆芽,鲜藕,菠菜,胡箩卜,和木耳;这些菜不仅点缀色彩,也增强口感。 做法是先把十样原料洗净切好后一样一样地过油,注意每种原料所需火候不同,适当下盐。 最后将所有原料放入一个大盆,加麻油拌匀。 抄一句原作者的话:“食之你即能在牙齿的咬合之时感受到每样菜的独特本味,又能感受到它们混合在一起时的非比寻常的美味奇香;由于每样原料都有其不同的质地,你不单能在每一咀嚼感受到不同的吃口咬劲,同时能得到各种声响的美妙混合。”
吃广东罗汉斋有一种截然不同的感受。 广东罗汉斋带有浓郁的南国色彩,用料即有粤菜经典的冬菇,蚝豉,白果,发菜,栗子,莲子,也有色彩鲜艳的百合,胡箩卜,木耳,和荷兰豆,调料也是传统的南乳,冰片糖,料酒,蚝油,糖,和麻油。 其它的象面筋,腐竹,罐头马蹄,蘑菇,花生,素鸡,油豆腐,绍菜,罐头玉米,罐头笋等等都可以入菜。 在广东吃斋不象是吃素,倒象是吃精心烧制的老火煲。
煮斋需要两天时间:第一天采购,第二天煮。
准备工作相当繁琐:
煮冬菇:用姜片爆锅,放入冬菇翻炒,用蚝油,料酒,和糖调味,再加水煮香。
用油爆炒一下荷兰豆。
煮斋要用大锅:
那天晚上每家人都带一道菜来,有烧排骨,叉烧,鸡沙拉,红豆沙,蛋糕。 饭桌上最畅销的是罗汉斋,甚至在美国出生的堂妹们也喜欢吃。 晚饭后每家都带一大盒斋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