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对坛友纠正王小波一文细节的致谢和补充观点---戏班子理论

(2004-12-07 10:04:06) 下一个
文章来源: 饶舌 于 2004-12-07 10:01:31 谢谢纠正,有意思的事从你的版本我联想到戏班子理论 文章来源: 饶舌 于 2004-12-07 09:59:39 (转自70) 首先谢谢你的纠正,有很多读者关心正确的年表。但是我在写这篇东西的时候,极力地保持当初的印象和记忆。我可以用goodle搜索正式的年表,但是我没有那么做。在我讲述我的理由的时候,我先引入社会学里的一个著名的理论,叫做戏班子理论。 这个理论大致如此:绝大多数人在前台看角色,那些主角都是光彩照人的,很多人会误以为,演员本身的全部生活内容是那样的。但是戏班子内部的人总是在后台看演员,他们经常看到,演员从前台下来之后的生活内容。 这个戏班子是一个模型,对于作家,公开发表,在媒体面前的曝露,就是前台,而离开作品和媒体,他在日常生活中的内容,就是后台。介入他日常生活任何一部分的人都成了戏班子内部的人,他们有机会从后台看到他的生活的另一个侧面。 现在我可以讲述我为什么不去查验正式发表的年表。也许它的某些记载比我更准确,也许它的很多记载已经润饰过了,即使正式发表的版本百分之百地准确,把它放到当时的情境里又不准确了。事实是,我们一直不清楚他就读的学校,差不多的感觉是他没有取得学位(硕士或博士?因为我们根本不了解美国学校学位授予的体系)。有一点疑惑,硕士学位任教,一般三年以后才有申请讲师的资格,王小波一直在做讲师的事情,但是那个曾几制度未必会给他相应的职称。 所以把历史推向当年的模糊不清,夹杂错讹的背景,至少对我表达自己的推测,感觉等等时候更真实,一旦我去查验了正式的年表,我提供的就是前台的信息,而不是后台的所见。 再次谢谢纠正,也请读者对我的可能存在错讹的叙述给与理解。 其实这篇东西最想说的是,每个人从默默无闻到成功的历程都是差不多的,每个已经成功的人都在黯淡与灿烂之间挣扎过。对名人成功有如此的理解,可能有助于自己的成功。如果以为,名人所有的生活内容就是前台所见,还在台下的人,只有绝望到自杀的份,在登台之前,我们每个人是那么黯然无光。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