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们生活中的变化(8),文字,语言和文风及出版物的变迁

(2005-06-05 14:17:52) 下一个

     
 文章来源: 饶舌 于 2005-06-03 11:53:02    
 
 我把语言文字,文风和出版物杂糅在一块仅仅是因为便利, 其实这三种事物中的每一种都可以独立成篇地考察其变化,只是那样的话,工作量太大。

文字

我们开始识字的时候,简化汉字已经推行了好多年了。我一直以为简化汉字和人口控制的国策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的两个有益贡献,难以想象如果不是在一种强权体制之内,简化汉字和人口控制政策的实施会是多么低效,如果不是完全不可能的话。不要说那些旧文化人对繁体汉字的沉迷,就连小学生中那些成绩稍好,比别人多认几个字,多读一些书的,都一样眷恋繁体字。好多小学生在课外学写繁体字。碰到有见识的老师,他们会阻止学生使用繁体字,但是没什么理解力的老师会放任自流,完全忘记了自己有推行简化字的职责。文革时期对于语言文字是一个尴尬的时期,文革期间没有什么新的出版物出现,结果文革以前的出版物在人民当中悄悄传送,那些出版物,很多是用繁体字印刷的。

简化汉字的成果在电脑时代被输入法这样的技术手段再行巩固,对于大多数人不会再出现简繁杂陈的用字方式。可是, 就在今天的BBS上还有少数人依然热衷使用繁体字。不过,今天再写繁体字不会被当作博学的象征,相反会让人觉得迂腐无趣。改革开放之后,汉语才明显地大大发展了一番,《现代汉语词典》在八十年代初期出版到了九十年代后期就不得不大大地改版,这跟49-79年三十年间没有一本词典改版形成鲜明对照。我记得当时《现代汉语词典》改版引起了一场风波,因为有人抗议把托福,可乐这样的词也收入,尽管是放在附录之中。抗议可以理解,但是社会变化不能不反映在语言文字上。当网络写作兴起之后,那些汉语卫道士们不知要如何大跌眼镜。网络写作以空前地速度制造别字和生词,其中一些稍瞬即逝世,但是肯定有不少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将来会被收入词典。语言文字的发展从来就不是语言文字学家的事情,其实是,人民尽情创造,语言文字学家最后收拾局面而已。


语言和文风

从我自己的阅读经历看,我至少领略了以下几类语言和文风:

(1)白话文兴起到二十年代,因为太老旧了,对我们的影响甚少。那是一种半文半白的文风,今天的人想模仿都很困难,多谈没有必要。

(2)三、四十年代,尤其是一些散文和杂文的语言和文风,既然我们能看到的那时的小说很少很少,《围城》是很晚才出版的。我至今对那些散文的迤逦的语言记忆深刻,我曾经酷爱冰心和朱自清那样的散文家,并且极力的模仿,后来回头看,实在是错误。以今天的观点看,把冰心和朱自清称作废话大王一点也不过分,他们的文字里社会观念的贫乏令人吃惊,他们还跟徐志摩不同,徐志摩的文字至少能煽情。我诧异当年那样的写作就可以成为大家,是比较轻松。杂文的文风影响力当推鲁迅,但是,那种语言风格毕竟太陈旧,其实尽管大家承认读鲁迅的骂人贴很过瘾,真正在当代象鲁迅那样写东西实在不合时宜。

(3)然后是五十年代开始到文革之前。那时有几种语言和文风并存,一方面是三四十年代迤逦的风格的延续,但更多的是翻身农民的语言。由于中国共产党是在北方开始占据中国并且在北方建都,当时的语言风格主要是北方民间语言。跟上海不一样,北京一直到1999年之后才有一点都市的感觉,所以,当北京话统领中国语言和文化的时候,中国语言里缺乏小资却富于民俗。对工人和农民作家的推崇和抬举,进一步加剧了那种风格。不过,汉语里的敬辞,尊称也在这个时期开始消失殆尽,我个人觉得对汉语是一个净化,我讨厌那些敬辞,即麻烦又做作。

(4)接下来就是文革时期了,其实这个期间并不长,而且少有出版物,这时候的语言和文风就是所谓的文革语言。其实文化和历史从来不是断裂的,即使文革号称是文化的革命,文革语言却是传承的产物。共产党的很多执政文化是直接源于国民党的,而早期国民党也是缺乏民主的政党,仔细看文革语言,其实源头可以追溯到国民党统治时期。所有历史上令人嫌恶的语言在那十年中集中地呈现出来,所以有了所谓的文革语言。文革语言的另一支是外来语,我想大家可能都惊诧不已。文革中有一句典型的口号叫作“把他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意思是想让被打倒的人永世不得翻身(迷信,宿命论,呵呵)。多年以后,我在GRE的阅读篇章里发现了同样的意思和结构的英语句子,所以文化革命这个口号本身就是一种妄想。

(5)之后就是改革开放至今,除了这段时期的早期,我对语言文字作品不再感兴趣,既然我们有机会热衷叫作科学的东西。我觉得语言文字现象十分有趣,这以后的语言和文风迅速摆脱之前的任何种类。当然在低级写手中间你依然可以看到此前的文风遗迹,但是在那些比较大的作家中,他们尽显自己的风格。王蒙、王朔、王小波是值得一提的三个对这一时期语言和文风颇具影响力的作家。王蒙本身分成了两截,他的后半截是一个现代作家,他下了好多功夫模仿当时值得模仿的西方作家,尤其是意识流派别。所以我曾经读王蒙读得有滋有味,他是第一个讲究自己语言的作家。无论现在的人怎么看,王蒙对于中国小说走向现代类型无疑是做了先驱的工作。在三个作家中,我想王朔对于中国语言文字作品的影响是巨大的,具有某种颠覆性。从王朔开始,调侃成了一种风格,这种风格在语言方面的意义是重大的,更重大的意义超出了语言本身。调侃是把貌似庄严的表面揭开,让人看里面其实庸常的实质,这是一种认识论上的进步。王朔小说所表现出来的社会观念要比王蒙小说强得多。王朔对中国文坛的影响时间相当长,而且影响了文学以外的语言文字作品,王朔语言的简明和不事雕琢也是这个时期所需要的。不过那些模仿王朔的写作也对王朔的语言和文风作了很大程度的误导,王朔本人是相当认真和具有理解力的,解读他的人则总嫌偏颇。王小波的作品表达某种社会观念的意识特别的强烈,很多人把王小波高高置于王朔之上,那肯定是错误的。我们不用去寻找王朔作品对于王小波的影响,因为王朔作品对于汉语语言文字的影响时普遍的,对于当时小说表现社会生活的手法和意识的影响也是普遍的。王小波作为后来人不得不受到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王小波作品中的调侃我们就不可以认为是他的首创,因为王朔的调侃早已在前。很多人看到了王朔的调侃风格,却远远没有看到这种调侃意识对于社会价值观的影响。

出版物

把自己的写作变成铅字是很多人的梦想,尤其是青少年时期,后来的专业和职业逼迫大多数人离开文字变成铅字的行业,但是表达并且影响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的欲望恐怕很难遏止,这是为什么网络写作变得如此盛行的原因吧。

从前的年代文字变成铅字是如何的困难,那时识字的人少,能写作的人更少,而写作能达到出版水平的人就少而又少。所以,铅字对于绝大多数人是一种渴望不可及的梦想。那时铅字的报酬也奇高,我想很容易理解,因为稀少,所以昂贵。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出版物周期特别长,一部作品从投稿到印刷成书没有一两年是不可能的。从技术上讲,铅字排版特别费时费力,在铅字排版的现实上,缩短出版周期的运作也难以奏效。

对于出版物的革命性的推动是电脑和照相排版。对于普通出版物可以想象利用电脑,排版会是多么简单:作者用电脑写作,只需要递一张盘给出版社就可以了。记得刚毕业的时候我们还得“爬格子”,那真是费劲。BBS上写什么都可以一遍写就,可是写论文至少得写上三遍,很多部分是五遍六遍或者更多。那样抄稿也得好几遍,写作是令人亢奋的,但是抄稿是令人痛不欲生的事。庆幸的是,稍后大家就都有了电脑,电脑写作真是一件轻松惬意的事情。记得我还没有电脑的时候,有一阵媒体热谈“作家换笔”事件,有一些先驱作家扔掉钢笔换上电脑写作,其中一些作家对电脑写作赞不绝口,其中有毕淑敏,我从来对毕淑敏不感兴趣,但是听她盛赞电脑写作,觉得她是个有理解力的人。相形之下,一些作家简直是妖言惑众,大谈电脑写作妨碍思维,听得我一肚子的怒气,这不是白白呆在现代文明里吗。也怪他们大脑太不发达,一敲击键盘就不能想事。当电脑写作成为普通,出版周期就迅速缩短,通常从交稿到印刷有一个星期就够了。当然学术著作没有那么火急火燎的,但是小说和报纸,杂志就很需要了。

出版物的进一步的变化就是网络写作了,网络写作极大地改变了“铅字”的概念。从自己的电脑打出的方块字,粘贴到网上,这也是一种发表或出版,也是铅字的一种意含。网络写手的大量涌现让一般的写作不再是作家的内容,好像除了写小说的都不再好称作作家了。比如散文和它的影响力迅速下降,跟三四十年代根本不能比,即使跟文革之前也不能比。因为任何能写作的首先写的都是散文和杂文。三四十年代散文大家才作得出的活,今天网络初级写手才干,那些网络美文很好的继承了三四十年代散文风格,很多文字跟从前的大师比起来毫不逊色。但是网络上的高级写手不屑在做那种没有意义的文章,典型的如木子美,他们对眼前社会的关注远甚于对无病呻吟的热衷。无论你如何批判木子美的道德观,你都不能否认她对网络写作发展的推动和促进,而她的作品本身具有的社会意识也远非三四十年代那些远离社会生活的作品可以比拟的。网络写作最典型的还就是你我在坛子里正在做的BBS上的写作。BBS上的写作比起面向社会大众的写作更加自由和自如,当你的作品指向全部大众的时候,你不得不区分读者的兴趣和理解力层次,你还要记住所谓社会责任,所有这些对你都是限制。但是在一个背景相似理解力不相上下的人群聚集的BBS,你可以较少的考虑这些,因为你的疏忽和某种不可避免的错误都可以在这个理解水平上被阅读者自行矫正,从错别字到语法到社会价值观的错误都如此,所以你觉得特别轻松。你还可以较少的考虑篇章结构,因为BBS的本质是随性发贴不求完备。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