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闲人华华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愿为闲人
正文

色即是空

(2008-09-25 18:04:36) 下一个

外出旅游时,游程安排中经常会去寺庙。有些寺庙本生就是景点,如宁波的天童寺、育王寺,厦门的南普陀寺等等,有些景点本生就是以参观朝拜一座座寺庙为主的,比如去九华山。我不信佛,不信道,如果是自由行,我往往过庙门而不入,但如果跟团游,集体行动,与其枯坐在车内,不如进寺庙观览一番,烧香拜佛的事我不做,但也知噤声肃静。年轻时不懂事,有一年单位组织去杭州,在灵隐寺内的菩萨面前,我对忙着买香烛的同事说我不信佛的,然后一屁股坐在空着的蒲团上歇息等待。以后明白,自己不信佛可以,但要顾及别人的感受,千万别影响他人的敬崇之心,那种犯忌的事以后再不重演。

寺庙理应是清静之地。和尚修行,遁入空门,削发避世,很多寺庙便隐在山林之中,图的是一份宁静。李白的那首“听蜀僧濬弹琴”这样写道:“蜀僧抱绿绮,西下峨嵋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遗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写的是弹琴和听琴的过程,琴声的不凡和听琴人的聚精会神,但也反衬出深山寺院四周的幽静和安宁。但现在这种空旷宁静的寺庙好似不多了,越是名气响的,越是热闹,很多寺庙已远非清静之地,喧嚣的红尘笼罩于寺庙上方。

九华山上,大大小小的寺庙无数,那些建在游客必经之路的,佛像金装,香火旺盛不说,和尚也过得滋润,衣衫簇新。我们来到一处,见庙内设一占卦桌,和尚替人看卦算命,根据解命的好坏,收取50-200元不等,绝没有人讨价还价的,虽也有人会“肉痛”,但口中不说,无不“心甘情愿”地摸出钱来。除了占卦,我在杭州北高峰上的庙中还看到和尚给人看手相的,(和尚成了相士),也是按解命的好坏索钱。大多寺庙还放有功德簿,簿子摊开着,向香客化缘。还有支起简易的柜台,除了卖香火,还有开过光的各种佛像卖,信佛的人出钱购买,不说买而叫“请”,以示对佛的尊崇。寺院里有钟,因有敲钟能祈福消灾之说,很多游客经过便欲欲而试了,且慢,敲钟得交钱,不算贵,交10元20元就可以了,但在特定的日子,比如新旧年之交敲头钟,花上千元的大价钱不说,还要事先预约的。

一般来说,寺庙的扩建、菩萨的镀金、案前的香火、和尚的生活费用,都来自信佛者的捐赠,但总以自愿自觉为好,而不要弄得处处设卡似的,诱着逼着香客、游客摸出钱来。有这样一句俗语:“做一件善事胜造七级浮屠”,这话说得好,浮屠即塔,信佛者们认为造塔拜佛可保得今世平安来世荣华,即便这样,还不及在有生之年多做点善事呢。

和尚是凡人对僧徒的尊称,俗人削发为僧后,是否能避俗世之红尘利欲?看报道,现在大城市中的年轻僧侣,不但上网,还学英语,我也看见一些僧侣,照样手机揣在怀里,断不了跟红尘的联系。社会在进步,我们也不能用老眼光去衡量现在的和尚。某次,我和女儿进一寺庙,二楼有108罗汉堂,便入内参观。108尊罗汉真人般大小,各具神态,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岁数找到当年所属的罗汉,众人依法而试,罗汉堂内人比较多。那儿也有抽签占卦处,人就更多了,几位小和尚在外围维护着秩序。我们见某游客向一位小和尚提问:“师傅,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什么意思啊?”小和尚茫然,支支吾吾,最终缄言,无法回答。这就不应该了,入门修行,尽管得道有高有低,但最起码的佛教知识总要懂一点的吧。难怪又有俗语说道:“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口口声声地念着“阿弥陀佛”,却不知“阿弥陀佛”为何意,这不成了笑话?

2008.01.05.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