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闲人华华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愿为闲人
正文

摇篮曲

(2007-03-28 18:07:22) 下一个

 

    这个星期,我们弹舒伯特的《摇篮曲》,曲子不难,听老师的吩咐,尽量谈得舒缓一点,柔和一点。很凑巧的,这几天我正在看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的一些生平事迹,也就看到了关于这首摇篮曲的故事。

    舒伯特(1797-1828),地道的维也纳人,终生未婚。其原因,一是在舒伯特生活的那个时代,专门作曲的人是很难养家糊口的,他一生的作品成千上万,光艺术歌曲就有600多首,但难逃穷困潦倒的命运,二是人们给他起了个绰号叫“蘑菇”,他个矮、肚大、肤黑、唇厚、脑门宽,形象不佳。话说某日,天色己晚,饥肠辘辘但又身无分文的他走进了一家饭店坐下,左顾右盼地希望能有个熟识的朋友出现,混上一顿晚餐填填肚子,无意中他的目光落在了桌旁报纸上的一首小诗上,作曲家的本能反应,他立即浮想联翩,乐思绵绵地谱成了摇篮曲这首著名的歌曲。这以后,有多多少少的婴儿是听他们的母亲哼唱着这曲调而安然入睡的啊,但当时,舒伯特把这首曲子交给饭店老板,只换得了一盘烤土豆。这首曲子后来在巴黎的拍卖会上,以4万法郎起价竞拍。

    上个学期我们弹了莫扎特的《渴望春天》,在弹那曲子前,我正好看了曾获8项奥斯卡奖的美国大片《莫扎特》,被誉为音乐神童的莫扎特(1756-1791),瘦小的个子,乐观灵动,才思横溢,他好胜却能听进规劝,自信却不固执,不拘小节却仪表大方,他不但作曲也会演奏,还创作出了无数脍炙人口的歌剧,不善理财的他生活得捉襟见肘,却丝毫不影响他对生活的信念和憧憬,那部片子拍得确实精彩,印象深刻。在学弹那首曲子时,也就很能感受到莫扎特在曲子中所表现的春天来了万物欣欣向荣的那种欢愉的心情。

    还得提一下贝多芬(1770-1827),班上有个同学学弹《致爱丽丝》,已经弹得不错了,我想我不要太着急,年纪大了学得慢,还是循序渐进,把基本功再练得好一点吧。很难想象这么好听的曲子的作者,竟是个只1.58米高、矮小粗壮,言谈举止也有点粗俗的人,更难想象作者在26岁时耳朵就失聪,常年用着老式的助听器继续着他的作曲。贝多芬一生与病痛为伴,饱受折磨,又爱情受挫,且长期受侄子卡尔的烦扰。

    很感慨,你看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都长得其貌不扬,一生中都是饱经磨难,但又都是首屈一指的著名的作曲家,给世人留下数量巨大的美妙乐曲。                                    
2007.03.23.

http://yunhuawang.spaces.live.com/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