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闲人华华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愿为闲人
正文

时代烙印

(2007-02-01 17:12:09) 下一个

    近日,看凌叔华的短篇小说。凌叔华(1904-1990),22岁发表短篇小说《酒后》成名,她的小说被划为闺阁派,是中国第一代的女性文学家。

    文学作品,无可避免的也会受到时代的影响,20世纪20-30年代的作品,时代烙印尤深。今天读那时的小说,至少有两个方面让我们边读边感到时代的遥远。

    其一是文体。古老神州大地的白话文运动,开创了现代文学史。初始的白话文,和现在的行文规则有些不同,这并没有什么好奇怪的,每样事物都有其发展的轨迹。读那时的文章,就有了点尘封的味道。鲁迅可算是白话文小说的鼻祖,又是一个一贯受尊捧的革命先锋,他的文章,可见于中小学课本几乎每一年级的语文课本上,而且历来是教学和考试的重点。老师总是要求学生逐字逐句的背诵,要求学生达到一字不差的程度,鲁迅文章里“的得地”的用法和现在的就有明显的不同,记得那时我女儿背到这种文章就火大。

    其二是人物的行为思想和当代有明显的不同。凌叔华的小说大多以闺阁中的小女子为主题,那是的闺中女子,仍受传统封建礼教的束缚,但又受到西方文明的影响,有些不安于现状,有些象冲破婚姻家庭的纤绊,但又往往因为生活环境的逼迫而很无奈。

    那时的待嫁女子,除了家庭背景和美貌,值得一提的还有女子的手工活儿是否精细。要说那时的绣活,摘用几句书中的句子:绣那对彩凤靠垫,已化了半年多时间,光那只鸟,就用了三四十样线,那荷叶太大块,更难绣,用一样的绿色太板滞,足足配了十二道绿线……女子的绣活做的精巧细致的,是拿得出去炫耀的,就像现代人的学历,学士?硕士?博士?也算一个筹码,可以掂掂分量。

    读女儿及她同学博客上的文章,有一些写得非常精彩,看后称赞不止。也有一些文章,用词,流行以谬误代替正确,用标点,流行用些一连串奇怪的符号。还有各种各样的切口,网络用语,汉字加英文后缀等等,我不欣赏这样做法,觉得一篇文章会被搞得支离破碎,当然这只是我的观点,这种种东西正是现今文章的时髦。                                                                                                                                             2006.08.05.
http://yunhuawang.spaces.live.com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