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孟母三迁的故事,说的是孟母为儿子的教育环境不理想,一而再、再而三的搬迁。今有同济学生三迁的新版,却和孟母的故事截然相反。
学生们在市西桃浦一年转到市北本部又一年,大三大四将迁到嘉定新校就读,南征北战的每年卷被头铺盖,还有瓶罐碗盆,还有一摞摞的书籍,那个烦啊。嘉定新校不仅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利,而且周边荒野,环境极不乐观。对学生在校外的其他学习啊,将来的实习啊,择业啊,都造成了很多困难。学生中有句顺口溜这样说:大学二年,什么都还没学会,倒先学会了装箱打包了。
现在的教育机构,不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不以教育质量为先,不以科研成果为重,而是向产业单位靠拢,以经济创收为首。依托学校名牌,盲目扩招、大肆兼并低一等的学校、办各类辅导班、办各类经济实体,所有这些,都是经济挂帅的结果。
比如盲目扩招吧,原有的校舍根本无法容纳每年扩招的学生,新校舍越造越远,上海的那些大专院校新址都选在了闵行、嘉定、松江、金山、南汇等边远郊区,加上兼并学校的老校舍,一个学校分成了东南西北的好几处。扩招后师生比例又严重的不合理,女儿经常会抱怨上大课时如果去得晚了,坐在后面就听不清、看不清。一个导师带六、七个研究生也成了常见的现象。似此如何保证教育质量,如何与国际接轨?
同济本部校内生活服务区新开了一家旧书店,狭长的一开间门面内,两旁是简易的从地到顶的书架,陈列的全部是大学的教科书和少量的工具书。老板三十来岁模样,开口普通话,和气可亲。
我是随女儿到那里去的,看着女儿把十来本已读过的书送到他手中,看着他把这些书很快的分作二堆。一堆书按原价的二、三折收进,他再加几成卖出去。都是学习用书,很多课学过、考完、pass了,谁也不会再去翻阅,手中的书就完成了历史使命。送到旧书店,让别人再利用,价格仅是新书的一半左右,何乐而不为。
另一堆书老板不收,也就是说那些书已没有了再利用的价值。比如英语的四、六级考级丛书,记得那时在文庙书市买进的时候,一套要一百多元钱,就因为明年起四、六级考试要改版了,老版本马上一钱不值,哪怕那书如新的一样还散发着油墨的香味。
真是三百六十行,做一行有一行的道道儿。改版了,自有人咧着嘴笑着从中获利。书重新编过,重新印刷,那些编者、出版商是有事可做、有饭可吃了,苦的是买书的学生,付费的家长。
和老板闲聊几句,老板叹谓:做我们这行得的是微利,一旦碰到改版或学校改换教材这类事,所进之书立马成为废纸,所以也是有风险的啊。
买卖旧课本,买卖双方皆大欢喜,对私,节约了钱财化费;对公,节省了自然资源。但是,可以节约的地方太少了,浪费的地方太多了。
新生进校,清一色的铺盖用品是校方规定统一置办的。校方从卡中把钱一扣,容不得学生表态。付费400元的那些东西是否物有所值,尚且令人怀疑,很多东西,每家都会有多余,像被子、被套、毯子等等,统一置办造成浪费,加重了学生和家长的负担。
又如有些专业,英语只要求读到大二程度,却发给学生大学英语四年全套。还有每年的军训,簇新的迷彩服发下来,外衣内衣裤子鞋帽整套的装备,十天后军训一结束,帽子满天飞,鞋子当场进了垃圾箱,看着那些衣服,一时舍不得丢进垃圾箱去,那真是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拿回家洗干净后放柜里已一年有余,想想还是得把它们给扔啰。
一个人活在世上,无时不刻地受到环境的左右,有时真的是由不得自己,所行所为会很无奈。现在是改革开放时期,舆论强调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校院内发生的二、三事,在细微处多少也折射出一些中国的特色来。
2005.08.12.
http://yunhuawang.spaces.liv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