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闲人华华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愿为闲人
正文

相册

(2007-01-23 14:10:18) 下一个

家里有二本老相册,一本金黄色,一本黑漆色,都是装饰纸的封面,黑色开花纸的内芯。一张张黑白的老照片,每张照片的四个角儿都套在照相插角里固定着。还记得那时由二哥领头,按着拍摄时间的先后,把大小不等的照片在相册的版面上布局,排列成扇形啊,弧形啊,环绕形啊,然后粘上插角,一经固定,就不可能再挪移了。

80年代初,我结婚时,朋友送的相册已是漂亮的缎子封面,内芯是由塑料薄膜盖着的粘胶纸了。掀开薄膜,照片往上一按就成,位置不妥,撕开重来,多方便啊。那时国内已有了彩色胶卷(国外要早很多,我小娘舅女儿们的那些彩色照片是文革前寄来的)。彩色胶卷贵,冲扩费更贵,一个胶卷往往舍不得一次拍完。1983年我们领了结婚证后去北京旅游,拍了一些彩色的,又拍了一些黑白的,一个完整的北京游题材的照片,被分别放在两种相册内,多别扭,但从经济上着想,也无奈。

女儿出生后,彩照渐渐普及,但都是扩放成5寸的。专门为她买了成系列的相册,一个硬纸套里是五本颜色不同的相册,每本可插照片48张。从出生到学前,正巧插满一套。以后又是第二套,第三套……。除了女儿的,我的照片也不算少,还有其它的,相册已是厚厚一摞。

市面上的彩扩店是越开越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有的店家就用同样的价格替顾客扩印成6寸的,而且早几年国外寄来的照片也都是6寸的了,所以我又买了几本放6寸照片的相册。那一阶段的照片,很乱。比如女儿高二那年跟学校去贵州,胶卷分别在几个老师那儿,冲扩出来有5寸的,有6寸的,我只好这本相册插几张,那本相册在插几张,无法整理在一块儿。插5寸照片的相册都还没用完呢,家家店铺都改成扩印6寸的照片了,也没有谁会舍大取小的吧,只是苦了我这整理的人。

大家都知道,事情还在继续发展,这不,几百年历史的传统相机终被渐渐淘汰,外出游玩,越来越多的人手里摆弄的是数码相机了。数码相机的种种便利是明摆着的,拍照时再也无须考虑胶卷的耗费,平时高兴时就拿过来卡嚓几下,更不用说外出旅游了,见到美景就一顿猛揿。大量的照片都储存到了电脑里,只是拣好的挑几张出来细细品赏。

今年三月去黄山,共拍了164张照片,精心挑选出30多张冲印出来,每张照片都作了“题词”,然后插装成一册,以后每去一个地方就做一册,主题明确,倒也合理合意。

从相册的变化,反射出科技的进步发展,且速度之快,可谓神速。

2005.07.28.

http://yunhuawang.spaces.live.com/?_c11_blogpart_blogpart=blogview&_c=blogpart&partqs=amonth%3d8%26ayear%3d2005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