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 (9)
2007 (61)
2008 (69)
2009 (98)
2010 (87)
2012 (121)
2013 (49)
2014 (89)
2015 (75)
2016 (54)
2018 (169)
2019 (134)
2020 (257)
2021 (186)
2022 (363)
2023 (456)
2024 (457)
2025 (36)
这本书我还在听,因为篇幅比较长,所以先写一点听的时候想到的。
我想,每一个学医的,每一个从国外来到美国学医的朋友,都应该看/听一下这本书。
当然,这不是说,这本书是来美国考USMLE的考经或者宝典,恰恰相反,这本书里描述的故事和经历,可以说和我们的经历完全无关,是另外一个世界的。
学医久了,出国久了,每天日复一日的重复工作,似乎渐渐磨去我的灵气和感知能力,但是这本书,让我作为一个学医者,一个在海外的学医者,体会到,原来,医生也可以有这样强大的文学功力,也可以用别国的语言,写出这样一本史诗一般的名著。原来,我们不是我们自己想象的苍白乏味,原来,我们也可以描述出这样苍劲有力的故事。
开始听这本书的时候,我照例读了一下作者的生平简史,作者的经历一般都会非常深刻地影响到他们的作品,这本书也不例外。作者出生在埃塞俄比亚,青年时去了印度读了医学院,然后来到美国田纳西作住院医生,作完fellow以后又回到田纳西原来的医学院做到了终身教授。有意思的是,那个医院我也曾经面试过,但是因为地处偏僻,最终没有去。现在想想,如果当时选择了那里,也许我会更早听到这个作者的传奇。
和别的外国医生不同的是,他并没有安心下来,过着平静的日子,享受十几年艰苦奋斗以后的优逸生活,而是无法抑制心中的写作之梦。最终他辞去了终身教职,放弃了以后优厚的退休待遇,举家搬到爱荷华,参加了有名的Iowa Writers Workshop,这样的勇气让人赞叹。
在那里,他专心磨练自己的写作技巧,获得文学硕士学位。然后他在爱荷华州找到一个感染科医生的职位,开始了一边工作,一边写作的漫长道路。
这本书里富含很多医学工作的细节,可以体现出作者对医学的真心热爱,更让我动容的是,作者在写作中流露出的对病人深沉的关怀,不是一种为了写作而制造的drama,而是一种本性的善良,并随着年龄和医学积累,越发感人。他描写童年时候跟随养父看非洲病人的痛苦和挣扎,文笔简洁,带着宿命般的悲剧感,直击心灵。
写这上面几段,花了我整整一天时间,因为要不停看门诊,还有各种其他杂事,让我难以想象作者是如何完成这本巨著。
虽然每天都在养家糊口,心里却还有诗和远方,这位同行,让我特别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