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 (9)
2007 (61)
2008 (69)
2009 (98)
2010 (87)
2012 (121)
2013 (49)
2014 (89)
2015 (75)
2016 (54)
2018 (169)
2019 (134)
2020 (257)
2021 (186)
2022 (363)
2023 (456)
2024 (457)
2025 (37)
每个住院医生从一开始实习,就要看门诊,这是对将来私人执业的一种训练,怎么样在办公室里和病人打交道,处理各种常见疾病。每个intern都要接受毕业的三年级的住院医生的病人,然后还会有新的病人被预约。来看住院医生的病人,通常都是没有保险的,医院对他们提供有限的保险,作为培养住院医生的教学目的。
我上个星期看了一个女病人,很年轻,和我大多数的老年病人形成鲜明对比。她说她刚搬来,原来的医生太远了,就想换一个医生。和她的交谈很愉快,就是常规的体检,然后说要refill一个镇静药,因为她有精神病史。我开了一个月的。
过了几天,护士给我留言,说这个女病人打电话说药丢了,要重新开方子。接电话的护士经验丰富,让我谨慎一点。我打电话回去,女病人的故事又截然不同了。我留言在系统里说,病人的病史有点可疑,我暂时不能开处方,让护士和以前的医生取得联系。
星期天,这个病人神通广大地page了我,一定要那个镇静药,我说在我确认你的病史之前,我不能给你药。
后来护士把她以前的医生资料给我,我才发现,她在上个星期刚刚在另外一个医生那里开了同样的镇静药还有其他止痛药。昨天这个病人没有预约就直接来了门诊,我把另外一个医生的处方复印件给她看了,她又说,因为她姐姐吸毒和她一起开车,警察搜了她的车,把她包里的药都倒掉了。
到了这个时候,我对她的信任已经降到了最低程度。我说我不会给你任何药物了,她大发雷霆,涕泪交流,填了complaint的单子和要求转医生的单子。然后离开了。
今天下班查看我的系统留言,惊讶地看到,这个女病人今天又来了,又是一个截然不同的故事,还是要镇静药。
明天又要给她打电话,继续这场纠葛。这个病人需要帮助,不是药物上的,而是精神和心理上的,只是她自己不会承认,有时候看着她的眼睛,我都忍不住相信她,我想她自己每一次也相信了自己吧。就像前不久看到小米粥的博客上的一句话,“我常常被自己的谎言感动得热泪盈眶”。”
晚期肿瘤的病人,在麻醉镇痛药上不应该如此限制,对这类病人的治疗目的本身就是晚期安抚和镇痛,担心他们考虑所谓上瘾不上瘾的问题是没有意义的。除非病人接受吗啡会导致呼吸抑制,否则就应该定时定量给予。
我和wuximm所指的病人,是没有肿瘤等严重疼痛的而对于止痛药过度依赖。
我们在国内的时候,对于止痛药物的训练和知识不够,一味严厉控制,这固然避免了成瘾的可能性,但是也让很多真正需要止痛的病人承受了不必要的痛苦。
另外,"just hated deal with such patients",对晚期肿瘤病人似乎不太应该持这种态度。
我知道你马上也要加入match的队伍,以上的话只是对事不对人,以后你会看到中美医疗的差别,希望你不要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