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系秘书JANE给我一本厚厚的书,还有很多paper,说是要上课的材料。我一阵犯晕,才两天的课,要上这么多东西,JANE特别说,最好先熟悉一下材料,作好pretest,因为课程很紧,overwhelming!
但是回到家里,总有点懒洋洋的,那些材料就堆在沙发上,想起来的时候看几页。
今天另一个新医生R打电话给我,约我晚上和她一起做pretest。8点多到她家,一直做到十一点多。每道题目我们都要翻书确认,但是有的找不到,还有一些我们的意见不统一,还要试图说服对方。
R着实给我一个下马威,她已经学过了材料,甚至还作了笔记!她对于书上的重点记得很清楚,我一考完试,知识点立即都抛到了九霄云外,纯粹是填鸭式的应考型学生。还有,当然她的医学英文是没话说的,以后如果我们一起查房或者讨论病例,就算我知道得比她多,也会因为语言上的反应能力,而逊她一筹。郁闷!
作完题目,和她聊了一会儿,她是从芝加哥来的,我们立即开始说shopping, R说她酷爱shopping,因为她以前就在downtwon兼职,而且工资很好,一下班就是吃饭逛街,颇像我当年在上海,只是我那时候没多少钱。我好奇地问,你那时候干什么兼职呢?她说她在Kaplan做老师,教USMLE(美国医生执照考试)!Kaplan就像国内的新东方,在英语各种考试辅导上有国际声誉。能够去那里教书,都是要知识很扎实的,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的人。她说她很喜欢教书,有教育的学位,完成住院医生以后,也会像医学院教学方向努力。
牛人真是到处都在阿,一个看上去年轻单纯的女孩子,谁能看得出来在KAPLAN执教,日金斗金!
美国的医学生们,很多都有自己的强项,记得在面试的时候,有个女孩子,对修车特别有兴趣,大学里就有机械师的执照,正好那个PROGRAM的主任也是个汽车狂人,一拍即合。还有太空迷,运动迷,通晓多国语言的,等等。多姿多彩,让我这样没兴趣没特长的人,黯然逊色,我所见的一同面试的中国学生,也大多没什么突出的爱好和强项,除了赫然的成绩和研究PAPER。这不能不说,和我们的教育体制,方向,还有整个社会文化的侧重点不同有关系。
压力,不仅来自专业,更多的是来自他们的完整的性格和丰富的经历。这在行医中,是至关重要的。
因为我无缘走进那个世界,特别特别羡慕你努力得到的医生生涯,特别喜欢看你写的医院生活,总让我想起那些过去的岁月。。。
接着写啊,别停下来,一定有好多和你有一样的心一样的梦的人在关注着你,从你的文字中感受到很多共鸣和美好,虽然他们可能不常露面,就象我。
继续啊,期待更多的好文。
feifeibei,谢谢。:)老实说,我们现在这个program,我估计进来的分数都不低,虽然我没问过。让我放心的是,大家性格都比较好,所以以后相处会比较开心。你也加油哦,等你明年的好消息。
senseless,好久不见阿。我同意你的做法,这个考试不能盲目求速度的,一定要保证分数,这是你去面试的敲门砖。另外,这个考试不可能准备充分的,把题目作好了,书看过三四遍了,就可以去考了。可以做一下nbme确认一下自己的位置。
哼哼男孩,谢谢安慰,呵呵。
罢了每次说话都很深邃,可是我还是做不到你的境界阿,拍拍手就走?这个世界确实不属于我,但是我有我自己的那一部分,我的家,我的爱,我的职业,那部分我是要take care的,不能拍拍手就走的阿。还没有悟道。:P
色狼,你别说,我有一次面试的时候,真得跟他们这么说的,呵呵,那个医生还很好奇地打开文学成,虽然他什么都看不懂。:)
地球的年龄是四十六亿年,我们充其量也活不到一百岁,所以作为沧海一粟的我们一定要学会放松。人说“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每个人一生总会有一些当初没有下决心做的事情,到后来既没有能力也没有精力去做了。所以说,无论我们怎样活,都会有遗憾。
要知道,这世界原本就不属于你,因此你没有什么好抛弃的,也不必太执著。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属。“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我们要向那些在沙滩上建造城堡的孩子们学习:向前走,去建造生命的城堡,但一定要以孩子的心去建造。当太阳下山,潮水涌来时--拍手喝彩,向生命的过程敬礼,然后回家。
凡是能做到尽心尽力,也就心安了。
同意你文章里的话。有时候很自卑啊,真的牛人太多了...
我现在复习的头大,本来想6月考的,觉得一点把握也没有,就推到了9月。头疼中...真的好羡慕你可以顺利的实现自己的梦想。
加油吧,落花。相信你不会比他们差的。 ^^
谢谢吹风,我等下去照照镜子,发掘一下自己的优点,呵呵,不相信我就没有。:DDDD
人在异乡,谢谢你的鼓励,我从来不敢看fear factor,觉得有得很吓人,不过你说得很对,能够坚持下来,走到最后一天,我就胜利啦。
晓风姐姐,我的这些都不算特长阿,只能是小爱好,也没有等等等等了,嘿嘿。不过谢谢你,我会加油的。
胡笳木拍(你把十八拼起来了?)呵呵,我想R还是会做医生的,不过是偏向教学的那种。不管怎么样,你的话让我感觉好很多,谢谢你啊。我去过一次芝加哥,很喜欢阿。:)
看见这么多人鼓励你,于是换一个角度讲 :P,R教过几年书,当然很了解考试的重点在哪里,因为她是站在出题人的角度去思考的。她志不在行医,而是教书,也许是每天都要面对生与死的压力,不是她想承受的。看,作为一个医生,你已经强过了她很多了吧?
我常常来你这里。。。喜欢芝加哥的话,有空来找我吧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