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泰浩

海纳百川,取他人长高求成长;
刚自无欲,走自已道尔符正道。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个人资料
辛泰浩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咀外文嚼汉字(469)“讷特乌甴”:网络乌鸦极右曱甴

(2025-11-21 17:37:47) 下一个

  临江仙:“讷特乌甴”
  瑞穂秋津千島卫,波茨坦告降亡。
  跻身巨七列经强。
  硝烟虽远去,右翼跳梁桁。
  讷特乌甴三百万,兴风掀浪颠狂。
  民情绑架论乖张。
  
屌丝胡散臭,黎庶后遭殃。
  注:“巨七”即“G7”。七国集团峰会(G7 Summit),是由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和日本七个主要工业国家,就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举行的年度首脑会晤机制。1975年11月,为走出“石油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在法国倡议下,法国、美国、联邦德国、日本、英国和意大利六国领导人在巴黎郊外的朗布依埃召开最高级经济会议,确立了旨在协调各国政策、振兴经济发展的年度首脑会晤机制。1976年6月,加拿大在第二届首脑会议上加入该机制,七国集团由此形成。
  “瑞穂秋津”:日本的美称多:“大八洲”(Oyashima)、“豊葦原瑞穂国”(Toyoashiharanomizuhonokuni)、“葦原中国”(Ashiharaanonakatsukuni)
、“秋津島”(Akitsushima)等、古来有“神国”(Shikoku)、“稲穂豊実国”意味的“瑞穂之国”。
  “曱甴”多用于广东话白话等,“曱甴”指“蟑螂”,也有形容阴险恶毒之人,该词写法始见于民国时期的上海方言小说文学中。

  “胡散臭”在日语中用来形容某人或某事形迹可疑、不可靠,给人一种怪怪的感觉。英文是:Shady smell:shady、suspicious、fishy、looks suspicious、 sounded fishy、sketchy、dubious......。


  七絶 网络乌鸦极右曱甴(十四寒)
  绑架民情妄欺
谩,
  
暗操遁隐浊流湍。
  黄粱帝国幽灵梦,
  网络嚣张半脑残。

  “Netuyo”:网络右翼是日本互联网环境中形成的特殊群体,以极端排外、否认侵略历史和宣扬民族主义为特征。该现象植根于二战后日本政府长期实施的公共舆论管控政策,1995年互联网普及后,大量底层民众开始在匿名网络空间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该群体成员多具有边缘化社会属性,常通过社交媒体宣泄对中韩的敌视情绪,并支持参拜靖国神社、修宪扩军等右翼政策。
  其主力为20-40岁男性,核心组织“在特会”会员超1.1万人,主要活跃于“2CH”论坛及推特等平台。21世纪初社交媒体的聚合效应加速其发展,原本分散的网络不满情绪逐渐形成有组织的政治力量 。2006年“在特会”成立标志着网络右翼转向线下行动。安倍政权时期,网络右翼与传统右翼势力形成共谋关系,通过造谣、网络攻击等方式配合政府右倾化政策,如捏造钓鱼岛虚假照片、污名化政敌等。“网络右翼”这个词早在2005年就出现于日本各媒体,日本NHK电视台、TBS电视台等都进行过专题报道。2006年,日本英语报章《日本时报》以“Net Uyoku”介绍网络右翼。同年5月14日,日本《每日新闻》进行了关于网络和国家主义的讨论。日本著名记者佐佐木俊尚指出:“日本存在着‘网络右翼’。他们是这样的一些人,如果你在网络的论坛或者博客上发表了类似‘南京大屠杀不是好事’的言论,就会受到猛烈地攻击。”发起攻击的这些人被称为“网络右翼”。
  日本的“网络右翼”具体表现在对外关系方面。他们的共同之处就是“在网络上发表对中国、韩国还有朝鲜的右翼言论”,并对和自己对立的左翼观点进行匿名攻击,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对方的网站瘫痪。
  日本全国的右翼政治团体约有900多个,它们基本上都开设了自己的网站,这些网站也成为“网络右翼”的主要聚居地。日本“网络右翼”言论最多也是最过激的当数“2频道”网站。这里关于中国、韩国等邻国的言论十分过激,也是否认日本侵略历史最激烈的一个网页。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