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4)
2009 (146)
2010 (71)
2013 (4)
2017 (3)
2020 (504)
2021 (563)
2022 (432)
2023 (410)
2024 (364)
Netuyo:网络右翼
网络右翼是日本互联网环境中形成的特殊群体,以极端排外、否认侵略历史和宣扬民族主义为特征。该现象植根于二战后日本政府长期实施的公共舆论管控政策,1995年互联网普及后,大量底层民众开始在匿名网络空间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该群体成员多具有边缘化社会属性,常通过社交媒体宣泄对中韩的敌视情绪,并支持参拜靖国神社、修宪扩军等右翼政策。
其主力为20-40岁男性,核心组织“在特会”会员超1.1万人,主要活跃于“2CH”论坛及推特等平台。21世纪初社交媒体的聚合效应加速其发展,原本分散的网络不满情绪逐渐形成有组织的政治力量 。2006年“在特会”成立标志着网络右翼转向线下行动。安倍政权时期,网络右翼与传统右翼势力形成共谋关系,通过造谣、网络攻击等方式配合政府右倾化政策,如捏造钓鱼岛虚假照片、污名化政敌等。“网络右翼”这个词早在2005年就出现于日本各媒体,日本NHK电视台、TBS电视台等都进行过专题报道。2006年,日本英语报章《日本时报》以“Net Uyoku”介绍网络右翼。同年5月14日,日本《每日新闻》进行了关于网络和国家主义的讨论。日本著名记者佐佐木俊尚指出:“日本存在着‘网络右翼’。他们是这样的一些人,如果你在网络的论坛或者博客上发表了类似‘南京大屠杀不是好事’的言论,就会受到猛烈地攻击。”发起攻击的这些人被称为“网络右翼”。
综合各方报道可以看出,日本的“网络右翼”具体表现在对外关系方面。他们的共同之处就是“在网络上发表对中国、韩国还有朝鲜的右翼言论”,并对和自己对立的左翼观点进行匿名攻击,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对方的网站瘫痪。
根据媒体披露,日本全国的右翼政治团体约有900多个,它们基本上都开设了自己的网站,这些网站也成为“网络右翼”的主要聚居地。日本“网络右翼”言论最多也是最过激的当数“2频道”网站。这里关于中国、韩国等邻国的言论十分过激,也是否认日本侵略历史最激烈的一个网页。
2008年,大阪大学曾对1000名网民进行了“网络右翼”倾向调查,结果发现日本网民中3.1%的人都有极端的右翼思想。调查的依据主要有三:第一,对中国、韩国完全没有好感;第二,支持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支持日本拥有军队;第三,每天游弋于“2CH”等右翼网络论坛并经常发表“反动言论”。
人数大概300万人
根据日本2010年版的《信息通信白书》,截至到2010年末,日本共有网民9462万人,人口普及率达到78.2%,日本“网络右翼”大概有300万人。这个群体的力量和影响都在不断增加。
这300万“网络右翼”中,84%都是男性,女性只占16%。他们的年龄分布非常平均,20岁到40岁人是这个族群的主力。他们有一个共通的特点,那就是认为传统媒体说的一切都是错的。从他们到目前为止的行为来看,他们发表的言论多与传统媒体背道而驰。
大阪大学的这份报告中称,日本“网络右翼”的收入均处于中下层。他们中年收入在400万(约合30万人民币)以下的人占32%,400-800万之间的占35%,收入达到800万以上的仅为29%,比这个数字高的寥寥无几。但是,他们虽然无法大富大贵,但大多有一份稳定的收入可以养活自己,支持他们的“右翼活动”。
在特会
截至2012年,日本最大的“网络右翼”团体是“反对在日(外国人)拥有特权会”,简称“在特会”。“在特会”拥有会员1.1万人以上,他们每天盘踞于网络论坛。他们尤曾发起过“不买韩国货”的运动,就连跟韩国有业务往来的日本公司也成了他们抵制的对象。
帮助安倍获得大选
2012年12月,日本著名漫画家小林善纪表示,网络右翼是安倍晋三赢得大选的一个王牌。小林善纪称,安倍晋三的上一次辞职时,有人在电视节目中批评其“因为肚子疼就辞职了”、“感觉有些不成熟”。安倍立即在自己的微博上表示这是“恶意中伤”,于是网络右翼纷纷打电话去电视台抗议,要求主持人道歉。之后,安倍高度评价此举为“网络的胜利”。在该事件中,安倍晋三确认了支持自己的力量,网络右翼则认为自己成了安倍的依靠,找到了“自我价值”。
日网络右翼"喷子"250万人,常无端攻击中国人。喷子作为网络热词,主要代指在网络评论区随意辱骂他人的用户,亦指射击游戏中霰弹枪的俗称。该现象与网络匿名性、达克效应及逆火效应密切相关,其形成原因可追溯至匿名环境赋予的情感距离及认知偏差。喷子常被视为“键盘侠”的一种表现形式,伴随网络争议事件自2010年代逐渐凸显。
“喷子”,这一词汇源于游戏中的霰弹枪,如今已演变为网络用语,专指那些在言语上毫无顾忌、肆意攻击他人的人。而事实上,喷子这种武器,在现实中确实存在,且威力惊人。它是一种单兵滑膛武器,专为近距离枪战而设计,通过发射霰弹来杀伤有生目标。其外形与步枪相似,但枪管和子弹更为粗大,口径甚至能达到20毫米之巨。喷子射击时,火光四溅,声响震耳欲聋,完全不注重隐蔽性。然而,其火力却异常凶猛,杀伤范围广泛。有些喷子甚至无需准星或标尺进行瞄准,只需大致对准目标,便能一喷倒一片,堪称居家旅行、杀人灭口的必备神器。
“喷子”们的存在常常搅乱我们的情绪,因为他们大多时候都处于一种丧失理性的疯狂状态。当有人试图与喷子们就某一问题进行平和讨论时,往往会发现,理性、客观、事实和真相这些元素不仅无法说服他们,反而会激发他们更加狂热的情绪,使他们达到一种近乎二度高潮的兴奋状态。因此,文明上网似乎成为了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避开评论区,避免参与任何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