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泰浩

海纳百川,取他人长高求成长;
刚自无欲,走自已道尔符正道。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个人资料
辛泰浩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一剪梅 中秋日地少人欢

(2025-10-04 22:15:04) 下一个

  一剪梅(正体)
  爱宕球场阴雨绵。
  一组临合,四客捶丸。
  中秋日地少人欢。
  明治令和,欧美头瞻。
  飞鸟奈良唐版翻。
  显贵达官,佩玉鸣鸾。
  而今中日各低看。
  恩典休忘,
  饮水思源。
  日本将农历八月十五称为“十五夜”,虽保留赏月习俗,但无法定节假日,多数人照常工作或上学。 ‌
  唐代中秋习俗传入日本后,平安时代(794-1192年)的贵族开始赏月。但明治维新后废除农历,改用阳历,阴历八月十五逐渐被遗忘。部分地区仍保留祭月活动,如使用“月见团子”作为供品。 ‌
  传统节日与现代消费文化结合,例如超市售卖月见团子等纪念品,但节日氛围远不及中国浓厚。
  由于传统文化的衰退,年轻人都不知道节日的来源和意义。
  中秋节的核心意义在于家庭团圆、感恩丰收和文化传承‌,以月圆象征人圆,承载着中华民族对亲情、自然与传统的深厚情感。‌
  嫦娥奔月等传说丰富节日内涵,圆月引发对生命与宇宙的思考。‌‌
  中秋节(Mid-Autumn Festival),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亮节、拜月节、月娘节、团圆节、仲秋节、月夕等,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节日,时间为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得此名,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起源于先秦,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正式定立于北宋,盛行于宋朝以后。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追月、乞月照月、扎灯笼、玩花灯、猜灯谜、树中秋、舞火龙、烧塔、听香、吃月饼、嗦田螺、食甜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一剪梅
  泡沫刺穿三十年,
  民生凋敝,极右遮天。
  早苗当选逆长安,
  拜社崇洋,掐扫唐源。
  天照大神重启端。
  神话多传,无字声篇。 
  城头变换自民宣。
  高市三观
,早晩苗蔫。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