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泰浩

海纳百川,取他人长高求成长;
刚自无欲,走自已道尔符正道。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个人资料
辛泰浩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三菱汽车,又一“脱中”会社

(2023-10-22 05:35:18) 下一个

  又一“脱中国依存”典型,正式退出中国的三菱
  日本三菱汽车公司将于近期作出决定就撤出中国市场。作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正在迅速向电动汽车时代过渡,陷入苦战的日系厂商不得不重新审视其发展战略。三菱汽车从2012年起在中国湖南省与中国厂商合资生产汽车。2023年3月就停止了生产。2023年1-8月,广汽三菱累计销量只有8,943辆,至于产量方面,广汽三菱公布出来的数据是2023年前五个月,产量只有3,367辆,同比下滑跌幅达到了75%。2023年1月-8月在中国累计销量前年同期比下降数:马自达:37.8%;日产:26.3%;本田:24%
;丰田:5%……。
  在与中国方面进行协商后,三菱汽车将出售合资公司的股份,解除合资业务。一旦没有库存,三菱新车销售业务也将终止,并撤出中国市场。
  三菱在全球是一个知名的汽车品牌,2022年全日本的三菱的产量是440,762辆,在海外一共是571,646台,可以说三菱在东南亚和全球其实并不是一个特别弱的企业,但凡销量超过100万台的规模都不是弱企。
  三菱是过度依赖SUV车型了,像在中国,对于汽车爱好者来说其实你一提起三菱,第一想的不是三菱曾经的那些三厢车或者是一些小型的K-Car,
更多的也就是那几款著名的越野车SUV了。本来三菱在日本本土还有一些其他的车型,但是都知道的原因,不管是MPV、还是K-Car或者还是一些三厢车,在中国都没有进行引进,那也就是没有开创更多的细分市场,永远只靠自己的一招鲜去打天下,有可能就会道路越走越窄。三菱核心实力超群的硬派越野车也没有适时的引入国内市场,错失了一个很好的先发时机,而这也是很大的一个因素。大家都知道,帕杰罗作为三菱越野车当中的翘楚,其实在当时的SUV市场方兴未艾的时候,它还是有相当大的知名度和非常多的爱好者的,但是不知道什么样的原因,始终都没有把它正式的引入国内进行生产,而是以纯进口的车型销售,那这也就让它的价格优势、它的整个的销量都会受到很大的一个影响,这就导致三菱把自己最拿得出手的核心产品不给中国市场的消费者去进行一个体验,所以当出现了竞争力极强的竞品的时候,你就会吃亏。
  广汽三菱的电动化是被广汽集团完全牵着鼻子走的,从产品的设计到整个产品的打磨,都完完全全是广汽产品的模子,换了三菱的标,那这消费者能接受吗?比如阿图柯,它其实就是埃安平台上打造出来的,那消费者与其去买你的阿图柯,还不如直接买埃安就完了。
  三菱从进入中国市场到现在正式选择退出,令人唏嘘,包括整个日系品牌,从铃木到讴歌到三菱,很多的日系品牌都已经消失退出了。英菲尼迪了,马自达其实也不太安稳,  因为在中国国内的产品竞争力越来越强大,用户对于品牌盲目的崇拜和信仰已经慢慢的消失了,对于国产品牌的使用体验上没有太大的差距,而使用国产品牌还体现自主民族工业自立自强和骄傲。
  其实现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并不太在意非得要买一个国外牌子,一个百年车系的车才会有面子,更多的时候是经济实惠,质优价廉,开的舒心省心可能才是消费者的第一选择,所以未来对于一些合资品牌,中国的市场对于他们的压力会越来越大,如果你真的没有办法全情投入的话,那留给你们的时间不会太多,最终你也会落得一个惨淡退出的下场,所以如果你要想继续持续的深耕国内品牌,就必须得拿点真本事和真产品出来。

  近年来,日企频繁撤离中国市场,这背后隐藏着一系列的原因与考量。首先,中国市场对于日企来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拥有庞大的消费市场和潜力无限的增长空间。然而,由于历史原因,中日关系一直不太友好,这对日企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阻碍。其次,中国制造业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在某些领域已经超过了日本。这让日本的一些传统优势产业在中国市场逐渐失去了竞争力。最后,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也是日企撤离中国市场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中美贸易战中,美国禁令限制了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发展,使得中国市场对于日本企业具有相对的吸引力。
  日企撤离中国市场将对中日贸易关系产生重大影响。随着更多的日企撤出,贸易额的减少将使得中日两国之间的经济联系逐渐减弱。
  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日本一直以来在制造业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技术,其撤离将使中国制造业在某些领域面临技术和技能的缺失。这可能会对中国制造业的长期发展带来一定的挑战。
  对日本经济的影响:虽然日企撤离中国市场对中国经济影响有限,但对日本经济来说却不容忽视。中国市场的巨大需求一直是日本企业的利润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无法再依赖中国市场将使得日本的经济增长面临困境。之前日本对中国市场的限制逐渐升级。日本宣布将在7月23号实施23项辅材、设备的禁止出口,并且限制范围已经升级到了45nm范畴,比美国的限制更为严厉。松下是其中一家宣布撤走中国市场产能的公司,他们将拿出100亿日元用于撤离40%产能回归本土。除了撤离产能,松下还已经撤走了在中国市场的光伏面板业务、A7伺服电机等业务。

  两国现在宁愿政府花钱也想要自己国家的企业回去,其实也是为了重新增强自己的工业实力。因为,一个国家是不是真的有潜力。不光是看这个国家有多少钱,还要看这个国家有多大的工业潜力。
  
比如,一旦发生战争,一个国家如果光有钱,但没有强大的工业能力。也就意味着,他无法将自己的经济实力快速的转变为军事实力日企撤离容易再入有限,中国市场的欠失容易阻止有限。要知道,放弃和退出容易,但是,以后想要再回来可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1、加强中日合作,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中日两国需要加强合作,共同营造一个公平、开放的投资环境,为日企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支持。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中国企业应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自主研发,减少对外来技术和外国企业的依赖。同时,优化产业结构,培养具备竞争力的本土企业,以应对日企撤离带来的挑战。
  3、加强国际合作,寻找新的市场机会
  中国企业可以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开拓新的市场机会,降低对特定市场的依赖。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可以帮助中国企业提升技术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日企撤离中国市场的举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在中日贸易摩擦的背景下,日本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发展面临一定的挑战和困扰。然不能只看表面的现象,应该从深层次的角度去思考其中的原因和影响。通过加强合作、提高创新能力和寻找新的市场机会,可以化危机为机遇,为中日经济合作注入新的活力,共同实现互利共赢的目标。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