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泰浩

海纳百川,取他人长高求成长;
刚自无欲,走自已道尔符正道。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个人资料
辛泰浩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名校早稻田,中共创渊源

(2025-08-08 17:40:23) 下一个

  在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历史上,“南陈北李”,两大功臣。
  在宣传共产主义思想的贡献上,陈独秀与李大钊是最耀眼的一对“双子星”,也是无数爱国青年最崇拜的两位“导师”,并驾齐驱,不分伯仲。
  
陈独秀1879年生,安徽怀宁人。自幼頃成绩优秀,1901年、留学早稲田大学的前身京専門学校。多次往返日中后在上海創刊雑誌,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長中国就任中国共産党初代“委員長”。
  李大釗1888年生,河北乐亭人。1913年留学早稲田大学。李大釗信奉日本社会主義者安倍磯雄、京都帝国大学(当時)以及从事马克斯経済学研究的河上肇等。深他们的影响将他们的著作用日文原文博览群书、到处找书看 。
  李大釗回中国后大量发表介绍马克思主义著作的论文。其学问的基础是在日本构建的。后在北京大学任教授,同期毛泽东作为北京大学图书管理员。毛泽东十分尊敬李大釗称呼他是“我的老师”。
  大钊出生于1889年,只比毛主席大4岁,属于同一代人。陈独秀,出生于1879年,比李大钊大10岁,在那个年代,大10岁就是两代人了,因此,当陈独秀在政治舞台上大展风采的时候,李大钊还在上学读书。
  早在1901年,陈独秀就因为反清宣传活动,受到了清政府的通缉,逃去了日本,回国后继续进行反清运动。而当时李大钊还只有12岁,正在读私塾。
  到了1913年,陈独秀又因为参加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被捕入狱,1915年又创办了《青年杂志》,也就是后来的《新青年》,影响了无数爱国青年。而这个时候的李大钊,正在日本求学,还是一名涉世未深的留学生,也是《新青年》的读者。
  直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李大钊才开始大力宣传共产主义,渐渐与陈独秀并驾齐驱。所以,在革命资历上,李大钊与陈独秀是没法比的。
  毛泽东曾经评价说:“陈独秀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整个运动实际上是他领导的,他与周围的一群人,如李大钊同志,是起了大作用的。”可见,在毛主席看来,陈独秀是最重要的“总司令”,而李大钊只是“起了大作用”。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陈独秀连任五届最高领导人,李大钊却只是中央委员,一直没有进过中央局,两人的地位产生了很大的落差, 李大钊虽然没有担任过共产党的重要职务,但是他对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发展,仍然有着非常重要的贡献,

  早稻田,中共创立者的渊源
  早稻田大学(Waseda University),简称早大,创立于1882年,是一所位于日本东京都新宿区的世界著名研究型综合大学。
  早稻田大学是私立大学,在日本人眼中,它远比不上国立东京大学、京都大学,不过早大在亚洲的名气很大,而且它确实也培养了很多政治、经济、文学等领域的高端人才。
如政治领域,很多日本首相(如福田康夫)、议员都毕业于此;文学领域,多次提名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家村上春树也是毕业于此;经济领域,索尼、卡西欧、三星、东芝、乐天、任天堂、松下、三洋、优衣库(迅销)等众多著名公司的创始人都是毕业于此。


  对于中国,历代领导人访日,都会去早大演讲。因为早稻田大学和中国的渊源极深。
一百多年前,有一大批近代革命家都是毕业于早稻田大学。陈独秀、李大钊、宋教仁、廖仲恺、廖承志、林长民(林徽因的父亲)、彭湃(“农民运动大王”)、邓子恢、胡瑛、彭允彝、姚震、金硕甫、邓子恢、杨沦白、谢持、赵铁桥、陈漱云、杨兆容、李琴鹤、金丽秋等。在20世纪初期还有大量中国留学生前往日本留学。比如,同样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董必武毕业于日本大学;在中日邦交正常化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廖承志,出生于东京,并曾在早稻田大学就读;为中共一大提供举办场所的李汉俊曾在东京帝国大学(现东京大学)留学。在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的50多人中,有18人有过留学日本的经历,约占总人数的1/3。

  早稻田大学是位于日本东京的一所顶尖私立大学,于1902年正式由“东京专门学校”改名为“早稻田大学”。而政治经济学部则是早大各学部中元老级别的学部,是最早成立的学部之一。
  学部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强调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结合,培养出了数位总理大臣,偏差值高达84,具有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声誉。简称“政经学部”。
  政治学科
  学生讲学习广泛的学科,包括政治学、法律、经济学和社会学。具体来说,学生将学习“现代政治学”、“比较政治学”、“国际关系”、“公共政策”和“政治思想和政治史”。
  经济学科
  学生学习从基础到理论和应用的广泛经济学。具体来说,课程范围从入门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统计学到“经济理论”、“经济思想/经济史”、“经济政策”、“实证分析”、“国际经济学”等专业知识。
  国际政治经济学科
  强调政治学与经济学之间的相互作用,学生学习融合国际性和政策性的实用、跨学科内容。具体来说为“政治分析”、“国际关系理论”、“公共哲学”、“比较政治”、“经济数学”、“博弈论”、“国际政治经济学”、“日本外交理论”,学生将学习“国际贸易理论”等课题。
  全球化科目
  政经学部作为推进国际化的学部,还设置了全学科通用的“全球化科目”。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