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泰浩

海纳百川,取他人长高求成长;
刚自无欲,走自已道尔符正道。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个人资料
辛泰浩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咀外文嚼汉字(446)“盆”

(2025-08-10 00:48:20) 下一个

  中文“盆”的在英文里是钢笔(pen),英文的“盆”在中文里是“背心”(basin),日语的“盆”是“bon” ,在英语里与“骨头”发音一样(bone),在法语里bon的核心释义为形容词“好的”,具有阳性(bon)和阴性(bonne)两种词形。
  日本人对“bon”(盆)有一种特殊的感性。
  每年的夏天日本人的“盆”情节浓厚。
  御盆相当于中国的“中元节”,中国传统节日
  中元节,百鬼夜行,流传几千年的鬼节有人说是迷信,许多人还会归乡祭祖。缅怀故人,寄托哀思……
  中元节扫墓祭祖规矩多,牢记这几点禁忌,尊重先人,平安顺利中元节是中国的主要传统节日之一讨论,时间为农历七月十四/十五。该名最初为道教所称,佛教称为“盂兰盆节”,民间俗称鬼节,又称亡人节、七月半。中元节带有祭祖和感恩的双重功能,孝文化是其精神内核,也是中国传统民俗节日中特殊的存在,是中国人对逝去父母以及亲人表达孝敬、思念的重要节日。
  中元节作为中国传统四大祭祀节日之一,同时具备儒、释、道三家的历史渊源。此名源于道教,其节俗始于古代儒家秋尝祭祀的古老习俗。发展到宋代,形成了一日三节的形态,即在每年农历七月十五,道教祭地官,祈求定人间善恶,民间祭祀祖先、孤魂野鬼。佛教受儒家影响,设盂兰盆会,以超度历代先祖。道教作为中国的本土宗教,又受到宗法制的影响注重孝道,因此中元节祭祖节俗得以扎根民间。
  七月十四/十五日祭祖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以及海外华人地区的传统文化节日,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均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祖大节。2010年5月,香港特区申报的“中元节(潮人盂兰胜会)”入选,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中元节(资源河灯节)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日本的盂兰盆节,这一历史悠久的传统,可追溯至《日本书纪》所记载的推古天皇时期(606年),那时便已有了类似盂兰盆节的活动。至平安时代,日本皇宫中的盂兰盆会已然盛况空前,旨在敬献祖先的灵魂,与现今的盂兰盆节颇为相似。此后,这一传统在武家与贵族阶层中广泛流传,直至江户时代才真正走进寻常百姓家。
  随着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期采用新历,许多传统节日的日期都改为了阳历。因此,一些地区也选择在阳历7月15日前后庆祝盂兰盆节。尽管各地的具体时间可能有所不同,但通常,日本的“御盆”期间是从8月13日开始,持续到16日左右。对于现代人来说,这段时间的假期无疑是最令人期待的。
  在日本的“御盆”期间,有着丰富多彩的习俗。这段时间,人们纷纷举行盛大的活动,以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忘盆舞,这是一种传统的舞蹈,寓意着驱除厄运、迎接好运。此外,还有花车游行、祭拜祖先等仪式,都体现了人们对和谐与幸福的追求。同时,“御盆”也是家庭团聚的好时机,亲人们在这一期间相聚一堂,共同分享这份特殊的节日氛围。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