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女友小聚后在Paradeplatz广场分手,天便开始小雨了。不远处,大片的黄叶纷纷扬扬地随风飘零,安静从容地滑落在人行道的路面上。我忍不住走过去蹲下身用手机把那些湿哒哒的叶子拍下来。街面上人来车往,却也不觉喧哗。跑到对面买了包烤板栗。一边剥着板栗吃一边顺着苏黎世火车站大街向着火车站的方向走去。
我喜欢现在苏黎世的气氛和温暖的颜色。在雨天里的秋季,大街两边的树木日渐金黄、然后日渐稀疏。人行道上铺着密密麻麻的落叶。天在下午四点就暗淡下来。店铺和电车透出华丽灯光。咖啡店外铺着厚厚羊皮的椅子上坐着喝东西聊天的客人,咖啡的浓香飘散在空气里。它符合我年少时对古老欧洲的所有想象。就是那种从文学里走出来的淡淡的潮湿、温情和安详。上周菲从慕尼黑过来我家里小住了几日,天气有一大半都是阴的,可是我们俩打着伞津津有味地去细细逛了玫瑰城和苏黎世。我们两个女人,一个广州美院雕塑出身,一个天大建筑出身,凑在一起就像欧洲的城市一样,骨子里都透着要了命的所谓文艺。
在秋天能够做的另外一件浪漫的事就是穿上色短靴,去落叶密集的路上散步,一边走一边踢地上的那些落叶。我一直记得大学时读过的一个台湾作家关于巴黎秋天的散文,尤其印象深刻的是她写她穿着白靴去踩落叶的情景。那时候读到那样的文字,就如同在心里点燃了一盏烛火。所以现在,当我穿着白靴去踩落叶的时候,就会觉得自己的心回到了大学年代,年轻又单纯。
苏黎世的Lindenhof是看老城风景最好的地方
11月周六的火车站大街
而我的日常,也开始像善于规划的瑞士人一样随着节气的变化而更替。野外徒步观光和高尔夫球进入偃旗息鼓状态, 闲余会把时间更多地安排在城里社交和逛街。去喜欢的酒吧、餐馆和咖啡厅踩点。把自己喜欢的那些小店一个个看过去,有时候会和女朋友一起,但是如果喜好和品味不一样的话效率会很低所以多数喜欢独自。久违之后,苏黎世老城区的商业格局带来的变化还是显而易见的。会有一些新开的店铺,带来一些新鲜的灵感。也可以看到工业风终于从北欧和德国刮到瑞士来了,我记得从前是很喜欢这种粗犷随性风格的,现在见得多了,反而愈发珍爱传统风格的细节和温雅。而在Niederdorf的老牌咖啡甜点馆Schober,窝在红色丝绒的沙发里喝上一杯烫烫的圣诞红酒、吃一盘精致糕点,会觉得整个冬天都很亲切和值得。
会在周日进入准冬眠状态。早上九点才起身。十一月的天是灰的、带着雾气,窗外湿漉漉的,特别冷清的景象,有鸟雀蹦来蹦去在院子里找食物,隔壁家的黑猫坐在落地窗前的水泥地上隔着玻璃观察我的一举一动。我总是喜欢点一根香,然后煮一碗红枣枸杞酒酿蛋汤,煲一锅粥,备几样亚洲店买的咸菜在几个精致的小碟子里,美美地摆放在雕花红木桌子上吃一顿热乎乎的中式早餐。最近看的电视剧是很旧的《闯关东》。我把它翻出来看,也许是因为最近老想起我姐了吧,而且现在拍的新剧都特别肤浅虚伪。2008那年年初起我姐在上海治病,在病房里陪她看的就是这个剧。她也是那一年的夏天离开了我们。失去亲人的悲痛会随着时间淡漠的,可是怀念不会,因为世界上相互心疼的人屈指可数。
天气变冷后,也会安心地窝在家里做些好吃的。今年学会了酿甜酒,用自己种的雪里红或羽衣甘蓝做很香的肉包子,用土耳其店里买到的莲藕和紫薯煲排骨汤,也做广东人的姜醋猪脚,还有卤花生。
也有了时间跑到地下室把过去买的漂亮衣服整理出来规划秋冬的穿衣搭配和顺序,争取每件至少给穿一次的机会。翻出几件过去结婚时我妈为我备的旗袍,看到它们就记起自己的前半生。故人如梦,醒来已秋,一切都变了。
最近还突然在油管里翻出一段Beautiful Zürich, Switzerland in 1914。看到时光那一头的苏黎世的街景,居然和现在没有很多变化——除了那些往来的人和车是另外的装束,真是奇妙得让人浮想联翩。我想我最渴望享受的高科技不是现在所有我们已经拥有的,也不是那些大科技公司所计划的发掘宇宙、旅游太空,而是打通时光隧道,发现时光这个维度的奥妙。如果可能,我愿意穿越到过去的那个没有批量生产而更有细节和人性的年代。
就这样踩着深秋的脚步准备步入冬天了,仿佛要退入一个清冷荒芜的世界,隔着屏幕向某个空间那一边的你絮叨我这里秋天的日常。欧洲的生活呀,就像二手黑胶唱机里放的那首juliette greco的《Autumn Leaves 秋天的落叶》,渗着法兰西式的宁静幽缓,浅吟低唱着。
- 文字完 -
Home blog: http://blog.wenxuecity.com/myoverview/13/
关注公众号 [ 人海欧洲 ], 阅读一个中国南方女子二十年欧洲旅居生涯沉淀出的经历、视角、洞悉、生活方式和品味、感触。请将我设为星标和置顶,不错过每次推送。扫描二维码关注 [ 人海欧洲 ]
身边的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