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听说这个书名,甚至在书店拾起这本书时,心里都在想恐怕也是一本靠噱头兜售一点与众不同的经历的书吧。要知道,这年头,哪怕是一个刚出国的小留学生都可以出一本《我在***留学的日子》,或者冠以“澳洲”、“英伦”、“牛津”、“哈佛”等咋呼的字眼出本疑是私家相册的“书”,甚至打上排行榜!
翻开扉页一看,竟然没有惯有的图片彩页,先吃了一惊。再一翻翻,里面的图片大小适度,绝无整页图片,而且竟然没有一张别的类似书里张贴的作者和各色接触过的名人并肩傻笑的合影,报道对象就是对象,新闻图片就是新闻图片,作者照片少之又少,大吃一惊!赶紧买下来。
作者袁炳忠从事新华社记者近20年,游历过日内瓦、华盛顿、阿富汗等四十多个国家,在白宫当记者、在波黑战场奔走、在阿富汗战争时驻守……所有的经历和感受都被他细心而有技巧地记录在书里,娓娓道来,一一呈现。正如老作家苏叔阳所推荐的那样,没有猎奇和炫耀,平实、亲切,是该书的特色。“读者就像紧跟在他身边,甚至拉着他的手跟他一起前往,和他一道观察、聆听、提问。”也象“战地玫瑰”吕丘露薇所言,作者“终于把自己过去的经历写成了一本书……”这种厚积薄发的东西,总是不可避免地透着扎实。 在白宫当记者是主打篇章,更是书名。可通篇读来,这一部分在全书中反而显得相对单薄。除了详细介绍作者亲历的白宫新闻厅的新闻发布情况,掀起一角让我们感受了美国这个超级大国的新闻宣传机制的内幕外,只有江泽民访美的章节,才看到更多记者在美国采访行动的身影。其他的,除了采访了比较边缘的90高龄白宫女记者和白宫外的抗议人士,克林顿经历绯闻遭遇弹劾等尖峰时刻在美国的作者只以札记的形式写了观感。
按书的框架意图,记者应该是主角的。缘由似乎可寻——记者在华盛顿工作期间,参加过一次又一次总统记者招待会,几乎每次都把手举得高高的,有一次几乎都喊出了问题,可“克林顿朝我这边看了看,仍然没有叫我。”“所以,我在华盛顿工作的几年,心里很压抑,总感到自己的是二流”。字里行间,读者不仅可以和作者一起“深切地体会到美国新闻自由的相对性”,也同样能感受到记者的压抑和沦为配角的无可奈何。
当然,身处其间和多年美国采访生活的积淀,哪怕是隔岸观火的美国2000年大选的分析和布什执政的点评等篇章,作者的见地和功底仍可见一斑。
全书的第二部分——手记:没有硝烟的战场,最为引人入胜!这部分主要是由一个个采访危险地带的精彩惊险的故事串成的。有记者在波黑战场的无边等待,美国西雅图世贸组织部长会议的混乱恐怖和记者为能参加会议翻阅铁丝网,大战喀布尔冲进总统府……记者的经历在这一部分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展现。现场感、抢独家、奔跑、飙车、周旋、坑蒙、绞尽脑汁、当机立断。读者的阅读快感在这些文字里一波接着一波。
人物专访从波黑前总统伊泽特贝戈维奇到阿富汗总统穆贾迪迪,从德国前总理施密特到意大利影星索菲娅·罗兰,作者从访谈中各个名人的不同寻常的经历里,得出一个主题:从来纨绔少伟男,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古今中外风云人物盖莫如此。在了解了这些历史人物、艺术家的同时,也了解了那些历史和历史背后的历史,同时,感受到人物的魅力。这部分同样可以视作励志篇。
我觉得最好的一篇是《德国前总理施密特的中国情》。不仅仅是因为这位曾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到访中国并与我国第一代领导会面的政治家,在国际社会中始终站在中国一边,为中国仗义执言,还因为通过记者的观察和访谈,感受到的这位政治家的远见卓识以及他掩藏在倔强直率后面的对中国及发展中国家的深沉的情感。我们几乎可以和记者一起“感觉到他呼呼地走过来,带着一种大气和光环……感觉出不凡的气度,感觉出伟人的力量。”
在阿富汗日记里,记录了作者在2002年初在战火中的阿富汗一个多月的驻地采访经历。在别的记者,仅这一笔就足以出一本书,大书特书了。而作者并没有那种宣扬和咋呼,日记的体裁让他的这一部分文字更为私人化,而平实的记录让他的文字充满着悲天悯人的情怀。细腻的笔触更多地指向路边的乞丐、孤儿院的孤儿,甚至分社聘请的当地司机、翻译,他们的贫瘠的生活,饥饿的生活,无助的生活。记者毫不掩藏自己一个七尺男儿“实在采访不下去,连忙低下头”躲到大门外去,“嗓门哽咽张不开口”,“泪流满面,无法继续采访”;也毫不讳言渴望着能早日结束采访任务,离开这个灰色的地方,没有希望的地方,并为终于能够离开而高兴。
这本书是“读图时代”的叛逆。就在最值得炫耀的人物专访里也没有贴出与各色名人的合影——唯一的一张是采访阿富汗首领的工作照。他不需要这些,“他有非常充实的东西要写”。而且我始终以为,图片和影象只是一种证据,给人以瞬时的冲击,图片、影象是让观者自己去看,去感受,而真正的分享和交流则来自智者的文字。那些思考、锤炼出来的东西,是作者奉献出来的智慧,是在追求“第一时间”“我在现场”等轰动效应的报道后的真正的人文的深邃的东西。这才是资深记者的功夫所在。
在夏天的烦躁的午后时光,我竟然连着两天一气读完,享受到真正的阅读的快乐和收获。正如苏叔阳所言:读起来并不格外轻松,但它的魅力大约也正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