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我是如何解决关于爱情的千古难题的?

(2010-09-21 20:04:53) 下一个
我是如何解决关于爱情的千古难题的?作者:郭知熠什么是关于爱情的千古难题?这个难题的存在,在郭知熠先生看来,直接导致了世界上关于爱情的解释性理论的贫乏。世界上一直没有关于爱情的任何解释性理论,直到“爱情渗透理论”的问世。而柏拉图先生的“精神恋爱说”,却一直是关于爱情理论的统治者。正所谓“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了。可是,柏拉图的“精神恋爱说”却无法解释关于爱情的任何现象, 因而它根本不是什么关于爱情的解释性理论。请参阅笔者的《柏拉图的爱情理论批判》。好。我们再来说说这个关于爱情的千古难题究竟是什么。关于爱情的千古难题:我们人世间的爱情究竟是世俗的,还是圣洁的?为什么这是一个难题呢?郭知熠先生说,因为没有人能够回答这个问题。几千年来没有人对于这个问题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回答。即使有人回答这个问题,那么,他的回答也是不完全符合事实的, 多半是非常片面的。有许多人认为爱情是极其圣洁的, 是超越世俗的。这种观点一直在支撑着小说家们创造一个一个令人流泪的爱情故事。郭知熠也不能幸免,郭知熠也喜欢看这样的故事,也会为这样的故事而流两滴泪水,或者哽咽在喉,泪水竟然流不出来。最近郭知熠再看了一遍由黄梅戏所拍成的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好象是香港拍的), 泪水就差点掉了下来,尽管我郭知熠明明知道这个故事是瞎编的。我们知道, 为了爱情,恋人们可以抛弃许许多多世俗的东东。恋人们可以抛弃财富,抛弃地位,抛弃健康,简单地说,他们可以抛弃人世间人们认为非常非常重要的东西, 甚至可以抛弃生命。我想,这一点应该没有人会有疑义。当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抛弃,或者愿意抛弃。 否则,这个世上就会多许许多多的情债怨鬼了, 就会“鬼哭狼嚎只为情”了。哈哈!所以,许多人由此认为爱情是圣洁的, 是超越世俗的。但这个观点是正确的吗?! 当然不是。郭知熠曾说过,这是世人对于爱情的最大误解。那么,爱情是世俗的吗?爱情就是为了金钱吗?爱情就是为了地位吗?爱情就是为了享受吗?爱情就是为了虚荣吗?我相信,在现在的世道里,会有很多人认为爱情是世俗的,因为一切向钱看,已经将这个世界完全物质化了。但在这个世道里仍然有感人至深的爱情,仍然有为情而死的人。我在前一段时间听一个美国人讲了一个故事:他的侄子因为爱上一个女子(失恋)而从一座公路桥上纵身跃下,结果是摔死了。呜呼!看来,爱情是世俗的也是无法成立的。关于爱情的这个难题确实是两难,因为似乎我们只能有两个答案,要么爱情是圣洁的,要么爱情是世俗的。可是偏偏这两个答案都无法令我们感到满意。郭知熠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这个思考的结果导致了我的“爱情渗透理论”。我这个人一向对于难题感兴趣,譬如对于“人生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也非常感兴趣,而这个问题的完全解答导致了我的人生哲学的理论。(关于人生的目的问题一直是人们必须面对,而又一直无法解决的问题。这是一个难而又难的难题。郭知熠的人生哲学理论非常优雅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所谓爱情渗透理论,简单地说,就是我们的爱情活动是我们人生的需要向爱情这个领域渗透的结果。你如果爱上了一个人,那不是因为别的什么,那是因为你的需要在对方的身上得到了体现。(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思路。至于完全的理论,请有兴趣的读者参考我的《揭开爱情神秘的面纱》。)顺便说一句, 当郭知熠先生在考察我们人生的需要的时候,发现马斯洛著名的关于心理需要的层次理论是片面的,是不完全的。郭知熠因此而将这个需要理论完整化,有兴趣的读者请参考笔者的《马斯洛的心理学理论之错误以及我的修正》。这个郭知熠所改进过的人生的需要理论成了“爱情渗透理论”的基础。初看起来,爱情渗透理论似乎将爱情完全世俗化,爱情变成了一个世俗的东西。其实不然。这也正是爱情渗透理论之所以伟大的原因所在。我们人生的需要除了马斯洛的需要以外,还有两个非常重要,非常非常重要的但被马斯洛所忽略的需要:一个是虚荣的需要,一个是神圣感的需要。而神圣感的需要也会在合适的时候向爱情领域渗透。也许有些读者已经能够猜到我是如何解决关于爱情的这个千古难题的了。如果你还没有猜到,请听我继续讲。在爱情发生之初,我们只看对方世俗的品质(以达到我们世俗需要的满足)。 如果是一个男人,他会对于对方的气质,对方的学识(包括学历等等),对方的美貌等等等等世俗的条件感兴趣。如果是一个女人,她会对于对方的气质,学历,成就等等等等感兴趣,甚至对于对方的高矮感兴趣。所以,你丝毫不会奇怪:为什么在婚姻介绍所的广告栏里,你所看到的都是一些世俗的条件。你可能会看到需要有一套住房的条件,你可能会看到有需要年薪百万的条件,不一而足。你看到这些条件之后会很生气,可能会怒吼,因为你不能满足这些条件; 你看到这些条件后可能会很高兴,会很得意,因为你能满足大多数人所提出的条件。那么,首先是世俗的条件。郭知熠认为这些条件在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有的只是细微的区别。譬如要求一个人的才能,和要求一个人有钱,在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郭知熠曾经在不同的地方讨论过这个问题,我们就不在这里赘述了。(顺便指出,在爱情的选择中,虚荣心的满足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需要。 这个需要是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的。人类的虚荣病是永远无法消除的,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地犯有“虚荣病”。)但对方的这些条件必须引起主体对于对方的“爱情尊重感”。这是产生爱情的一个先决条件。没有“爱情尊重感”的产生,爱情也就永远不会产生。我们再来看究竟在何时爱情又变成圣洁的了。当神圣感的需要完成了向主体的“爱情虚拟框架”的渗透,并且主体的神圣感需要也完成了向其倾情对象之渗透后,对于该客体的爱情在主体的心目中就产生了。(并不是每一个爱情都有神圣感的需要的渗透。笔者在“爱情渗透理论”中也讨论了所谓的稀释了的爱情。) (在这里,“爱情尊重感”,“爱情虚拟框架”是在笔者的“爱情渗透理论”中所引进的概念。我们不在这里作更多的解释了。)所以,当一个人爱上另一个人时,我们以一个男子爱上一个女子为例, 他对于这个女子的爱在他的眼里就是神圣的了,这个女子在他的眼里也就成了不可替代的唯一。 在这个时候,也只有在这个时候,爱情达到了圣洁的境界。在这个圣洁的境界里,爱情就不再是世俗的了。如果这个女子突然变丑陋了,这个爱情并不会消失; 如果这个女子突然失去了健康,这个爱情并不会消失。总之,世俗的东西在这个爱情面前已经变得非常苍白。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爱情的感召下,情侣们为了爱情甚至可以抛弃性命, 难道世俗中还有别的什么重过一个人的性命吗?!到这里,我们完完全全地解决了这个关于爱情的千古难题。爱情究竟是圣洁的,还是世俗的?我们的回答是:爱情既不是圣洁的,也不是世俗的。在爱情产生之前,爱情是非常世俗的,因为我们按照世俗的条件在选择对象;在神圣感的需要完成了在爱情领域的渗透后,爱情就变成圣洁的了, 如同天使般的圣洁,不再属于俗世。除了能够解决这个千古难题外,爱情渗透理论还能解释笔者所知的所有的关于爱情的现象。如果你有什么爱情现象需要解释,不妨运用“爱情渗透理论”。写于2010年9月21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