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尼采疯了,我该怎么办?

(2010-01-17 19:27:33) 下一个

 

 

作者:郭知熠

 

 

对于尼采的最后疯癫,郭知熠先生其实有很多的同情。因此,我也会对他疯癫的原因作出种种猜测。我曾经将这些猜测写在一篇对话录里,这个对话录还请出了尼采的老朋友查拉斯图拉。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郭知熠的文章《尼采为什么会疯?》。

 

对于我的这篇文章,刘书林先生曾写过一篇题目很长(但文章却偏短)的评论文章《郭知熠不懂尼采发疯是因为和列宁一样患有梅毒》。郭知熠也曾经郑重地写了一篇文章作答,见《关于尼采之疯答刘书林》。

 

不管我们对于尼采之疯之原因作何种猜测,尼采终于疯了的事实曾使得郭知熠郁闷了很久。这个尼采,这个蠢才,你为什么就疯了呢?!郭知熠有时候还要忍不住地开骂几句!

 

为什么尼采疯了的事实使得郭知熠先生失去了他往日的“绅士风度”?尼采之疯与郭知熠到底有什么相干呢?

 

笔者在写《尼采为什么会疯?》的时候就一直在考虑这些问题。 当然,还有更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于郭知熠先生有着更重要的意义。譬如:尼采疯了,郭知熠该怎么办?!郭知熠先生有一天也会疯吗?!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这个担心并不是毫无意义的。尼采之所以最后疯癫,在郭知熠看来,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尼采过度地企望世人对于他的承认。要命的是,这个企望对于尼采来说却偏偏是非常合理的。郭知熠以为,尼采对于世人的恶毒咒骂有其公正的一面。这起码是,世人对于他的“伟大”之冷漠所应该有的报答。

 

可怜的尼采,他把他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世人对于他的承认上。这是尼采的真正悲剧。有人说,尼采不是公开地说,他的希望是在下一代吗?他不是并不企望当代的人们承认他吗?!他不是说,他的理论当代人无法懂得,那些文化庸人们挡住了他的道路,他只有把希望放在下一代或者更远吗?!

 

郭知熠并不认为这是尼采内心世界的真实流露。如果这真是他内心的世界,那么,他不会最后因为世人的不承认而走向疯癫。如果他真的这样想,完全这样想,那么,世人不承认他就应该是理所当然的了,这也是一个不可改变的事实。他自然会处之泰然。他也因此而决不会走向疯癫。

 

而他之所以疯癫,是他对于世人有过度的指望的缘故。而这种指望却长期无法变成现实。必须强调,这个指望不是一般的指望,而是过度的指望。过度的指望与随之而来的过度的失望导致了他的神经错乱。俗话说,无欲则刚。欲望是如此之深,而失望是如此之烈,尼采要不疯癫也不可能。

 

所以,郭知熠的第一个教训是不要过度地指望世人, 而是要自得其乐。不仅不能指望他们,而且还要时时地攻击他们,使得自己的心态达到平衡。自得其乐就必然蕴含于其中了。

 

其实,世人是否承认你与你是否指望他们并没有关系。你可以指望他们,而他们却完全不承认你;你可以不指望他们,而他们却承认你。既然你的指望与世人之是否承认你无关,你为什么还要指望他们呢?!

 

同时,你也可以时时地攻击他们。说他们愚蠢,说他们有眼不识泰山,这些都没有什么关系。因为世人是否承认你与你是否攻击他们也在本质上没有关系。你攻击攻击他们,你会因此而快乐起来。因为你的攻击就实质上为你还没有被世界所承认找到了一个极其方便的借口。你把世人放在一个平庸的地位上,不是更加显现出你的伟大吗?!骂吧,骂吧,使劲地骂!!!让世界的渺小和你之伟大的对照完全地在你的骂声中出现在世人的面前。

 

尼采不是也在骂世人吗?!但你的骂不是尼采的骂,你的骂不是你真正愤怒的结果,不是你指望世人而指望不上之后的愤怒,而是“调侃”的骂。尼采骂世人是为了发泄,而你骂世人是为了“调侃”,是为了找一个有效的借口。

 

郭知熠的第二个教训是从“超幸福”中找到快乐。当你知道你伟大的时候,你在本质上就可以达到“超幸福”状态。所谓“超幸福”,是郭知熠幸福理论的一部分,是指一个人通过比较,所确立的认为自己所从事之事业的伟大性与自己在这个事业中的不可替代性的一个结合体,是感受到这个结合体之后的一种特殊的愉悦状态。如果你仅仅停留在“超幸福”的享受上,那么,你是幸福的。如果你不是停留在“超幸福”的享受上,而是削尖脑袋地去争取世人的承认,那么,你就走进了尼采所曾经走进的泥坑里。在那个时候,神经分裂就在所难免了。

 

伟哉!郭知熠!你的快乐岂能建立在依赖别人的基础上?!你的幸福岂能建立在别人对你的评价的基础上?!这也正是你与世人的不同之处啊!!!

 

 

 

 

 

 

写于20100117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