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厚黑评三国:论曹操之奸诈
作者:郭知熠
世人总说曹操奸诈。不过,这个说法是有道理的。郭知熠先生在本篇以两个故事来讨论曹操之奸诈。这两个小故事都在《三国演义》第十七回:袁公路大起七军,曹孟德会合三将。
第一个故事是说曹操在讨袁术的战斗中,曹操之兵围住寿春。但袁术之守将不与曹操决战,故意拖延时日。可是,曹操军粮不继,军心有所浮动。曹操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曹操的解决方案也许会大出你的意料之外。我们来“欣赏”一下曹操的这个解决方案:
“却说曹兵十七万,日费粮食浩大,诸郡又荒旱,接济不及。操催军速战,李丰等闭门不出。操军相拒月余,粮食将尽,致书于孙策,借得粮米十万斛,不敷支散。管粮官任峻部下仓官王垕人禀操曰:‘兵多粮少,当如之何?’操曰:‘可将小斛散之,权且救一时之急。’垕曰:‘兵士倘怨,如何?’操曰:‘吾自有策。’垕依命,以小斛分散。操暗使人各寨探听,无不嗟怨,皆言丞相欺众。操乃密召王垕入曰:‘吾欲问汝借一物,以压众心,汝勿吝。’垕曰:‘丞相欲用何物?’操曰:‘欲借汝头以示众耳。’垕大惊曰:‘某实无罪!’操曰:‘吾亦知汝无罪,但不杀汝,军心变矣。汝死后,汝妻子吾自养之,汝勿虑也。’垕再欲言时,操早呼刀斧手推出门外,一刀斩讫,悬头高竿,出榜晓示曰:‘王垕故行小斛,盗窃官粮,谨按军法。’于是众怨始解。”
曹操的奸诈由此可见一斑。不过,我们也应看到,这个解决方法还真的非常奏效。“于是众怨始解”。曹操的军心稳定了。曹操第二天就抓紧战机,逼着士兵死战。
“次日,操传令各营将领:‘如三日内不并力破城,皆斩!’操亲自至城下,督诸军搬土运石,填壕塞堑。城上矢石如雨,有两员裨将畏避而回,操掣剑亲斩于城下,遂自下马接土填坑。于是大小将士无不向前,军威大振。城上抵敌不住,曹兵争先上城,斩关落锁,大队拥入。李丰、陈纪、乐就、梁刚都被生擒,操令皆斩于市。焚烧伪造宫室殿宇、一应犯禁之物;寿春城中,收掠一空。”
我们看到,曹操终于攻克寿春了。他的目的达到了。我们来仔细地分析一下曹操的解决方案:
曹操的目的非常清楚:他不能让军心不稳。可是,军中确实缺粮,他找孙策借粮也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军中怨恨在所难免。所以,曹操就让军士将仇恨转移,他不能让将士的仇恨指向自己,他利用骗金刚将军士的仇恨指向别人。如此,他就掩盖了军中缺粮这样一个事实,从而防止了所可能引起的危机。
曹操稳定军心,是为了他的信金刚;而曹操将王垕斩首,却是在使用他的骗金刚。所以,我们在这里看到一个奇怪的组合:一边是信金刚,一边是骗金刚。这是两个水火不相容的东西,曹操将他们巧妙地揉合在一起。
为什么骗金刚和信金刚可以同时使用呢?
我们必须清楚,一个人使用信金刚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信金刚本身。并不是为了向上帝证明自己的贤善,而是为了向下属证明自己的贤善。如果他的目的是向上帝证明自己的贤善,那么,他就无法利用骗金刚了。因为上帝无所不能,他所玩弄的伎俩如何能够蒙骗上帝?可是,他是向下属表明自己的贤善,那么,他自然就有了可乘之机。这是因为下属是可以欺骗的。只要他的欺骗不在下属那里露出马脚就行了。
曹操的欺骗伎俩并没有被他的下属识破,那么,他的欺骗就取得了成功。也就是说,曹操在这里利用骗金刚达到了他的信金刚。我们把这种特殊的信金刚称为“欺骗信金刚”。
欺骗信金刚:一个人为了保护自己的信金刚,在特殊的情况下,可以使用骗金刚的方式达到。
因为使用了骗金刚,我们在专门讨论骗金刚的时候说过,使用者必须特别小心不能让别人识破。否则,他就是枉费心机。在这里曹操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他的信金刚,如果被别人识破,反而会破坏他的信金刚。
我们应该同时看到,曹操在这里也使用了黑金刚。王垕本无罪,曹操也知道他无罪,为什么曹操要杀无罪之人?这在于曹操的“黑金刚”。曹操要杀王垕的时候,说要找王垕借他的项上人头。一个人可以借很多东西,唯独这个人头却不能借。曹操的心黑正如李宗吾先生所说的,真是黑如煤炭。我们看到曹操在杀王垕的过程中,非常果断,如同踩死一只蚂蚁一样。
超级厚黑教主说,在军中缺粮的情况下,曹操为了稳住军心,这本是无可厚非的。可是,曹操却能想出如此“绝妙”的解决问题之道,并且能够毫无良心发现地杀掉无辜,这是曹操与一般人的不同之处啊!
如果军心不稳,曹操就有可能攻不下寿春城,甚至曹操会被敌人消灭。而曹操仅仅以王垕之头就可以保住军心,从而使得这次攻战取得胜利。小失与大得,曹操算得比谁都精。况且王垕不过一个管粮官,失去王垕对于曹操来说完全是微不足道的。
所以,超级厚黑教主又说,一个玩弄权术者,有时候为了大的利益,可以完全不顾自己的良心。
当然,教主不是在这里鼓励曹操的这种作为,而是说,在如此的情况下曹操的行为是情有可原的。读者诸君,对于这个问题你们可以争论,只要不脸红脖子粗就好。有时候我们人类在利益和良心面前真的不知如何取舍。世上的道德都告诉你,你要舍利益,就良心。可是,世上的人们少有不反其道而行之的。这个题目扯远了,它显然不属于我们的讨论范围。就此停住。
我们再来讨论关于曹操的第二个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曹操再一次征张绣的时候:
“操留荀彧在许都,调遣兵将,自统大军进发。行军之次,见一路麦已熟;民因兵至,逃避在外,不敢刈麦。操使人远近遍谕村人父老,及各处守境官吏曰:‘吾奉天子明诏,出兵讨逆,与民除害。方今麦熟之时,不得已而起兵,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军法甚严,尔民勿得惊疑。’百姓闻谕,无不欢喜称颂,望尘遮道而拜。官军经过麦田,皆下马以手扶麦,递相传送而过,并不敢践踏。操乘马正行,忽田中惊起一鸠。那马眼生,窜入麦中,践坏了一大块麦田。操随呼行军主簿,拟议自己践麦之罪。主簿曰:‘丞相岂可议罪?’操曰:‘吾自制法,吾自犯之,何以服众?’即掣所佩之剑欲自刎。众急救住。郭嘉曰:‘古者《春秋》之义:法不加于尊。丞相总统大军,岂可自戕?’操沉吟良久,乃曰:‘既《春秋》有法不加于尊之义,吾姑免死。’乃以剑割自己之发,掷于地曰:‘割发权代首。’使人以发传示三军曰:‘丞相践麦,本当斩首号令,今割发以代。’于是三军悚然,无不懔遵军令。后人有诗论之曰:
十万貔貅十万心,一人号令众难禁。
拔刀割发权为首,方见曹瞒诈术深。”
曹操制定法令,爱护村民庄稼,自然是为了他的信金刚。可是,非常不幸的是,他自己的马受惊,使得他违犯了自己所定之法。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曹操再一次使用他的骗金刚,手握宝剑就要自刎。当然,曹操自刎是假,以此表示他自己也遵守法规是真。当郭嘉劝说“法不加于尊”的时候,曹操立即找到了他下台的阶梯。“割发权代首”,曹操就不需要斩首示众了。
显然,曹操在这里再一次运用了他的“欺骗信金刚”。用“要自刎”的欺骗手法换取他的信金刚。郭知熠先生有时候想:如果曹操的手下不加以急救,曹操会不会真的自刎?曹操会不会又将刺向他的脖颈之宝剑抽回?如果曹操将他的宝剑抽回,他的骗金刚没有能够实施,他会不会对他身边的手下充满了仇恨?!
超级厚黑教主说,曹操要保护自己的信金刚,但显然,他又不能失去自己的性命。所以,曹操先假装要自杀,后来又用自己的头发代替他的头,既达到了警告别人的目的,又没有失去自己的性命。
总之,曹操是一个奸诈之人。他的奸诈是天生的,他甚至不需要任何思考。罗贯中先生也借后人之口说:“拔刀割发权为首,方见曹瞒诈术深”。
写于2006年7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