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216。关于《思想和思想家宣言》答读者

(2005-11-13 15:13:56) 下一个

 

 

关于《思想和思想家宣言》答读者

 

 

 

 

作者:郭知熠

 

 

 

前一段时间,笔者完成了《思想和思想家宣言》一文。这篇文章在《华夏快递》上发表后,有读者对该文末尾处提出的所谓四大口号提出异议。笔者觉得这些读者有可能有一些误会的地方,我想在这里就这个问题作一些进一步的解释。

 

在该文的末尾,笔者曾提出四大口号。它们分别是:

 

思考一切!

怀疑一切!

批判一切!

打倒一切!

 

有读者反驳说,有所不思考才能有所思考,有所不怀疑才能有所怀疑。因而,“思考一切”和“怀疑一切”的提法本身是有问题的。

 

在这里,笔者需要解释的是:对于一个人来说,有所不思考才能有所思考,这句话确实是正确的。一个人不能同时思考所有的问题。另一方面,一个人究其一生也不可能思考完所有的问题。但笔者在这里的真正意思不是一个思想家能不能同时或者非同时思考所有的问题,而是他敢不敢思考所有的问题,是他在思考这个领域里有没有禁区。这与笔者在该文前面的讨论是相呼应的。同样,对于“怀疑一切”,它的真实意思也是“敢不敢”的问题,而不是“能不能”的问题。我想这个解释应该是清楚的了。

 

还有读者对于“打倒一切”的提法持批评态度。同样,这个提法也涉及到“敢不敢”的问题,而不是对于一切事物的“打倒”。除了这个“敢不敢”的问题外,笔者承认,这个“打倒”的提法确实容易引起误解。但这里的“打倒一切”只是一个思想家在自己的思维里对于某个理论的否定(也许否定这个词读者更容易接受)。确实,没有对旧有理论的否定(或者说“打倒”),我们就无法提出新的理论。新的理论往往是在旧有的理论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譬如说爱因斯坦的理论就是在牛顿的理论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爱因斯坦必须先在心理上“打倒”牛顿的理论,他才能建立他的相对论。这个“打倒”是在思想家(科学家)的心理层次之上的,而不是在整个社会的层面之上的。事实上,在社会的层面上,我们从来也没有完全打倒牛顿的理论。因此,关于“打倒一切”,笔者强调两点:其一是“敢不敢”打倒,其二是它的真正意思是在思想家的思维层次上的“打倒”,而不是在整个社会中的“打倒”。我想这个解释将有助于读者诸君对这个提法的承认。

 

 

 

也有读者认为这四个口号是一个循环论证。不过,笔者不是在那里要证明什么,而是在提出一些口号。所以,这不是任何意义上的循环论证。这些口号只是在意义上有一种渐进的效果。我们可以看到,“怀疑一切”比“思考一切”更进一步,“批判一切”比“怀疑一切”更进一步,而“打倒一切”比“批判一切”更进一步。也有人问:“打倒一切”的目的是什么?这个答案应该是不言而喻的。“打倒一切”的目的是为了建立新的理论。但它不是为了建立新的理论而建立新理论,它是在“思考”,“怀疑”,“批判”和“打倒”的基础上的重新建立。

 

 

写于20051113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