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文心

语言、文化、思想、艺术
个人资料
博文

马修·阿诺德(MathewArnold)是十九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著名诗人、评论家和教育家。他的名诗《多佛海滩》(DoverBeach)被收入很多美国高中文学教材。对《多佛海滩》一诗,评论家众说纷纭。我在本文中只说我所理解的意思。在阿诺德看来,人生充满亘古的悲哀。而人们面对这亘古的悲哀所作的很多努力,不幸只是更多地增添那悲哀。那么,面对这样的人生,我们当如何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叔本华一生好作奇谈怪论。在他的名著《附录与补遗》中有这麽一段:“一个人如果靠缪斯的垂青(即诗人的才华)谋生,我看他就像一个靠自己的美丽谋生的姑娘【按:即妓女】。低下的收获玷污了天生丽质。两者都会疲于奔命,通常还会耻辱地断送了自己。所以,不要让你的缪斯堕落成妓女,而是要‘像枝头的鸟儿那样歌唱。人们听到了他的歌声,那就是最好的奖赏[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在美国,常听见“decent”这词,可以说某人很“decent”,某人住的街区、房子很“decent”,某人的行为很“decent”,某人找到一个工资很“decent”的工作,等等。这“decent”一词相当于我们中国汉语中的什么词汇呢?我想最好听听汉语学得不错的英美人士怎么说。英国驻澳门副领事HenryBencraftJoly把中国的名著《红楼梦》译成了英文。那大[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5-03-05 16:26:22)

深更静室细思情,夜重香烟冉冉轻。尘暗寒灯还惜梦,何由寄梦到来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简介】 这是巴里·施瓦布斯基2013年在路易丝·格吕克(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初获普利策奖时的一篇评论,由我从英文译为中文。有趣的是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给格吕克授奖是由于她“表现出具体个人存在状况所具有的普遍性”(makesindividualexistenceuniversal),意思是她的诗通过描写具体的个人存在状况而表现出超出个人的普世现象。而在七年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5-03-05 16:01:21)


三妹是我小时候的邻居。那是五十多年前,我们一家住在祖父工作的一所中学的宿舍里。三妹家跟我家是紧邻。三妹的爹是个粗声大嗓的男人,北方口音,在我们那南方城市里很特别。三妹的妈是那所中学食堂里的工人。三妹很骄傲,常对我们说“如果你…我就叫我妈别卖饭给你家吃,你家就都要饿死了”。我半信半疑-我们家都是自己作饭吃,极少去食堂。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查尔斯·布考斯基(CharlesBukowski1920-1994)是当代美国最著名的“下层社会”诗人,他长相丑陋,只上过两年大学就辍学,终其一生生活于美国下层社会,大半生的职业是个邮局职员,无妻无后,是个酒鬼烟鬼嫖客。他中年成名后,诗歌、小说在书店里非常畅销,所以他并不是个“穷人”。若论金钱,他后来倒是个“富人”,但他有钱以后并没有改变[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博弈大师:亨利·基辛格与中东外交的艺术》(MasteroftheGame:HenryKissingerandtheArtofMiddleEastDiplomacy)是曾任美国驻以色列大使及主管中东事务的助理国务卿马丁·英德克(MarkingIndyk)于2021年出版的一本关于基辛格的中东外交活动的历史书。书中详细记载了基辛格是如何在1973年的阿拉伯国家(埃及和叙利亚)与以色列之间的赎罪日战争之后,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促成[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忍性”在古中国是上等美德,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在古代西方也有一派强调“忍性”的修身哲学,泛称为“斯多葛主义”,其中最著名的可能要算公元二世纪时的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他留下了一本《沉思录》,阐述了他所推崇的美德。据前总理温家宝在任时的一次公开讲话,他对《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人基本都怕死。那所怕的有两类。先来说第一类:怕临死的时侯很痛苦,更怕死后会下地狱,经历若干痛苦、恐怖的事,如刀山火海、扒皮抽筋之类。现代科学昌明,一般人可能都不会再相信地狱这类无稽之谈。现代医学发达,已经很能减轻人的身体疼痛。最近二、三十年,大脑神经科学迅速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人就是一部机器,所谓灵魂,只是对大脑活动的一种比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6]
[7]
[8]
[9]
[1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