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文心

语言、文化、思想、艺术
个人资料
归档
博文
(2025-02-23 09:24:51)


据美国“滚石”杂志网站2022年1月一篇报道,一位“明星”在网上出售她自己的瓶装臭屁,赚得20万美元。这位还并不是什么巨星,据该文所云,她是个“90-DayFiancéstar”。我查了一下,“90-DayFiancé”是个“真人实况节目”,地道的无聊。该文同时介绍她是个“Adultcontentcreator”,也就是说她的资格是创作了一些色情东西。就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美国有句民谚这样说:如果你手里只有一把锤子,你眼里看见的所有问题都会全是钉子。 这是说有一种人,根本就不会先研究具体问题、再找出针对那具体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案,而是先有了一种答案,然后去把所有的问题都看成是他那答案可以解决的问题。 《史记魏世家》载魏惠王在与齐、秦、赵诸国的战争中多次惨败后,虚心求贤。孟轲去应聘,魏惠[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一般人都敬佩勇敢的人,好像越是不要命的就越值得敬佩。老子的看法却不同,他说: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天之道,不争而善胜…老子认为所谓勇气不在于胆大包天、什么危险的事都敢做;而在于拒绝涉入毫无必要的冒险。前者多半要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而后者才能让自己好好地活着。人生在世不要那么争胜好强,不与人争就胜了才是最上等的胜法。《史[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搜寻记忆》(InSearchofMemory:TheEmergenceofaNewScienceofMind)是美国神经科学家埃里克·坎德尔(EricKandel)的回忆录,记录了坎德尔大半生的生活、学习与工作。书名“搜寻记忆”具有双重含义。首先,它是作为回忆录来回顾作者的人生经历。巧妙的是,作为一名神经科学家,坎德尔的研究正是关于记忆的生物学机制,因此,这本书也介绍了他在理解记忆方面所做出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什么是这世界上最好的东西呢?当今之世,最好的东西,最让人不顾一切去追求的东西不就是工作吗?英语叫job,日语叫しごと。此话怎么讲?你看,一个人生下来,没几天就开始学认字写字,好进学堂。他或她的爹妈就要砸锅卖铁买学区房,好让他或她上最有希望的幼儿园、小学。然后呢,他或她就忙着进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有的还要上研究生,读什么硕士[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9)

附录:ChatGPT的诠释您的漫画《哲学家与修辞学》用三个画面展示了不同思想家的引人深思的言论。在第一幅图中,尼采宣称“上帝死了!”,这句话是他对现代世界中宗教和传统道德作用逐渐减弱的深刻反思。尼采通过这句话挑战了传统的宗教信仰和道德观念,预示着一种哲学和文化上的巨大变革。第二幅图中,福柯说出“人死了!”,可能是对他对人类中心主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活着的你》(原文:Dulevande。英文:You,theLiving)是瑞典电影导演罗伊·安德森(RoyAndersson)于2007年完成的一部独特的故事片,全长约90分钟,由几十个或长或短联系松散的“小故事”组成,充满黑色幽默。
影片以这样一个场景开始:一个无名的男人从噩梦中惊醒,“我梦到轰炸机(来了),”那人喃喃解释。这场景给全篇定了个基调:生活中的人们心[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2年,美国的新冠疫情稍有缓解后的一天,我到附近的城镇车辆管理处去更新驾照,遇到一个多年不见的同乡朋友,顿感兴奋,想跟他好好聊聊。不料他好像没什么兴趣,没说几句话,就对我说现在美国已经大乱,“国将不国”,所以他要搬回中国去了,还问我有没有同样的想法。我只好坦承实在没有那样想过。飘荡了大半辈子,好不容易在一个地方长出一点浅浅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美国作家罗伯特·莱特(RobertWright)于2009年出版的《上帝的进化》(TheEvolutionofGod)是又一本从进化论出发看宗教的著作。这世界上的主流宗教,无论是犹太教、基督教、还是伊斯兰教都宣称只有一个上帝(一神教),上帝全知全能;经书(犹太教的《旧约》、基督教的《新约》、伊斯兰教的《可兰经》)都是受上帝的启示而成,也就是上帝让人那么写下的。《上帝的进化》[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5-02-22 10:33:26)

四海飘零数十秋,几番风雨一孤舟。月阑人寂衣沾泪,日暮天寒水带愁。新景难成芳草梦,故园已失旧时楼。衔杯遥望斜阳里,俄亥俄河昼夜流。
【自注】俄亥俄河:著者客居之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6]
[7]
[8]
[9]
[1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