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文心

语言、文化、思想、艺术
个人资料
博文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理查德·费曼自然是以物理学的成就著名,但他在1974年加州理工学院毕业典礼上讲了一个小故事,短小而寓意深长,堪与《百喻经》中的“盲人摸象”寓言媲美。后人提到这个故事时,通常称之为“CargoCult”,勉强翻译成中文大约是“货机狂乱”。故事的主角是南太平洋一个小岛上的一个原始部落,在太平洋战争中与“西方文[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2025-03-02 07:36:20)

人生多忧愁,如李太白云“乱我心者今日之事多烦忧”。忧愁多了,易患抑郁症,相当麻烦。大约二十来年前,我们住在一个公寓里,小楼房,每层四户人家。有一阵,斜对门入住了一位三十来岁的单身白人女子,对面走过,总见她愁眉苦脸;对她打招呼,回应得相当勉强。有一天晚上九、十来点钟,听见楼道里有异乎寻常的嘈杂声,从窥视孔里向外一看,好几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5-03-02 07:27:03)

一漂洋过海到新大陆来的人家是一株移植的树,孩子们是新生的根,慢慢地深入抓紧这片土地。二最能让人接受的批评,是来自自己孩子的批评–当我们对“明天”具有信心时,就有勇气正视“昨天”的错误了。三教导孩子热爱知识、智慧、与正义的最好方法,是自己热爱这些东西。从来没有机遇接触到热爱这些东西的师长,是一个孩子难于弥补的不幸。四家长[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5-03-01 14:52:02)

《技术奇点》作者默里·沙纳汉造访北京龙泉寺与寺僧对谈,僧言不及义而不自知,执成言而以为法。闻之有感而作是诗。万里东来求佛法,终归无获事堪怜。应知古刹庭中树,劫后新栽仅数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奥地利经济学派第三代领袖路德维格·冯·米塞斯(LudwigvonMises1881-1973)的名著《人的行动》(HumanAction)一书的主题,概而言之,就是一句话:只有自由市场经济,才能带来长期繁荣。该书初版于1949年,是一部既写给经济学家也写给普通人读的经济学著作。米塞斯认为“经济学是文明和人类生存的关键”,“今天所有政治问题都事关经济学。所有当今有关社会和公[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父亲在去世前给我的最后一封信中,提醒我过几天就是舅公的九十大寿,别忘了写信去祝贺。父亲在信中说:“舅公对我们家的恩很深很深”。 那是我父亲的肺腑之言。 我从小家贫,记得那时(半个世纪前)每年过春节父亲都会收到舅公从远方汇来的十元、二十元钱,让我们家高高兴兴地过春节。父亲是聋哑人,收入很低,全靠他的父母帮助把孩子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Frost,1874-1963)是当代美国最受欢迎的诗人,喜爱使用通俗的语言、现实主义的手法来描写二十世纪初新英格兰的乡村生活,却又在其中嵌入复杂的社会和哲学意韵。他一生在美国获奖无数,包括四次荣获普利策诗歌奖(没有别的诗人获普利策诗歌奖这么多次),成了当代美国诗人的代表。弗罗斯特的父、母分别在他11岁、15岁时病逝,她的妹妹和他[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25-02-26 20:25:27)

在有关动物世界的影片中,我们常常看见这样的场面:两个相斗的野兽竖起全身的毛让自己看起来强大了很多。 很多写文章的人,简称文人,似乎从那里得了灵感,也要把自己装大。手法之一则是不时来段自己都不明白的洋文。英文法文德文不太行,因为懂的人已经不少了。最好是来段希腊文或拉丁文。反正没人懂,往文章里一放,那效果远不是竖毛能及。这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empathy是非常重要的个人品质。在中文维基百科,这个词汉译为“同理心”,我见过的翻译还有“移情”、“同感”、“共情”。 维基百科英文版对empathy有非常详尽、复杂的解释。要而言之,empathy表达的是对他人的思想、情绪的相同或相近的体会。“心有灵犀一点通”表达的正是人与人之间的empathy。 对于新近出现的外来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5-02-26 19:36:35)


据第欧根尼记载,苏格拉底被人踢了一脚,却很平静地毫无反应。旁人看见很不理解;苏格拉底说:“难道有头驴踢了我一脚我也要生气吗?”又有一次,有人说,“嘿,那人在骂你啦。”苏格拉底说:“他骂他的,跟我没有关系。”如果有头驴踢了你一脚,你就认为那让你失去了尊严,要回踢那头驴一脚来夺回尊严,你就太抬举那头驴了;也太不知道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
[11]
[12]
[13]
[14]
[15]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