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D.烈焰升腾
毛振华从某镇的锅厂调来化肥厂,是造气车间的维修工。我一进厂就认识他,那时我在管理煤仓库,他的未婚妻在做筛煤的临时工。刚投产时他还比较清闲,常来我们这里。他未婚妻是个美女,个头修長,他抽着烟蹲着,看着他在干活的未婚妻,美滋滋的,从眼神里可以看到他的幸福。偶尔铁筛子有破洞什么的,他就帮忙修好,省了我的一些事。
马上毛[
阅读全文]
8C.咫尺之间
我不知道老泥水姓甚名谁,大家都叫他老泥水。老泥水满脸皱纹,头发花白,也不知道多大年纪。他干活不算麻利,但任劳任怨,终日啃哧啃哧的不停工作,好像除了干活还是干活,不问别的。
厂里很需要建筑工搞修修补补,尤其造气炉的内胆经常烧坏,要用耐火砖重新砌筑。之前请安装公司的筑炉工,但很难请得到,后来又请过两拨当地建筑社的师傅[
阅读全文]
8B.隐凶莫测
李曙光是和胡祖明一起分配来的初中毕业生,他长得最高,分在我们机修车间。厂里没有钣金工,让他和另一个姓许的同学学钣金。
李曙光很帅,高个子,高鼻梁,丹凤眼。也比较文静,在不乐意或不赞同时他就沉默,赞成和高兴时会露出微笑。但他很有主意,能负责任,我赞赏他的细致认真和坚韧不拔。
李曙光和另一个姓许的学徒来车间时,正[
阅读全文]
8.高山仰止
我在化肥厂及稍后的一段时间,先后有六名工人和干部殉职,原因都令人沉痛惋惜。或是有人无视安全别出心裁,或是疏于管理对隐藏的危险视若无物,或是在设备和管理都有缺陷时为了生产而冒险抢修,或是长期劳累带病工作,就医为时已晚。有人痛惜,有人以为不值,还有人以为全是厄运所致。我则以为应该从两个方面看,一方面由于当时管理者的素质、[
阅读全文]
7E.沧海一粟
有网友以为,1978年中国有八千万产业工人,这是一支世界上无与伦比的队伍。说他们普遍磨洋工不出力,是对他们多年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下流政治诬蔑。他们的现代性,超过中国所有的其他阶层。他们有着最高的工业文明素质:勤劳、守时、守纪律、会协作,能专注、有创造性。为了追求事业工作,随时愿意离开城市和家庭。他们不是包身工,不是流水线[
阅读全文]
7D.埋头苦干
化肥厂整顿后,全县每个公社各抽一名党员转复军人来厂充实骨干。高金坤唯一不是退伍军人也不是党员,但他非常壮实,身体颇有厚度,像柱子一般。高金坤不善言说,不如有的骨干,不用稿子就可以生动流利地讲上一二个钟头。但他能干活,愿意干,也耐干。从不讲条件,要福利,更不会调皮耍滑。有人曾问高厂长,为什么他不是转复军人也不是党员,凭[
阅读全文]
7C.各尽所能
厂里有段时间没有油漆工,因为老找不到人。第一位油漆工是上调的知青,那时候还没有明说是上调,称为亦工亦农。他跟着安装公司的油漆工干了一段时间,成为厂里第一代油漆工,因为年纪小,大家称他小漆匠。但小漆匠不想干漆匠活,有空就跟着一位焊工师傅学电焊。领导们虽觉得不妥,但当时焊工很缺乏,也不容易学。那个焊工技术很好,在领导面前[
阅读全文]
7B.饮恨二隅
陈宗文原先是隔壁煤渣砖厂的机械维修工。煤渣砖厂用化肥厂的炉渣,粉碎后加入石灰压成块,再放在烘房中用蒸汽养护,就成了可以砌房子的空芯煤渣砖。我去那里看过,就是一台大石碾,把煤渣碾细;几台成形机,呯的砸一下,压出二排空芯砖块;还有蒸汽烘房和一台小锅炉,在这里当机械维修工,肯定很悠闲。化肥厂要向北扩展,把煤渣砖厂连地皮带一[
阅读全文]
7.工人群像
在化肥厂兴盛的时期,有许多热情忘我积极努力的工人和干部,包括厂领导、中层干部、技术人员、班组长和普通工人。大家都忙于工作,在一起的时间不多,多少有距离感,能切近地感知其脉搏跳动的只是一小部分。尤其朝夕相处的机修工们最熟悉,音容笑貌如在眼前。我熟悉的工友们大多朴素踏实,亲切可爱。
7A.匠心如砥
范正常是个钳工,[
阅读全文]
6F.红旗招展
在经历了多次改进之后,简陋的手扒式煤气炉终于可以开足马力发挥它最大的作用。炉温越高,制气的效率也越高。但炉温太高就容易结疤,这时造气工们就从炉顶和下面的炉门同时用钢钎捅,将疤块打散了扒出来。有时疤结得厉害,工人们必须冒着炉顶喷涌的烈焰,两个人用长柄铁钳夹住钢钎,另一人抡着大锤砸,砸几下就换一个人,有的人眉毛和头发都被[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