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2024-05-31 13:47:03)
蹭书记忆 饭店和书店都是一个城市的文化风景线。 有人蹭饭,有人蹭书,各得其乐。 民国37年(1948年)我刚满五岁便被家长送进青岛台东六路小学附属幼稚园接受看图识 字教育。校门口的小人书摊像磁铁一样吸引了众多的学龄前儿童——那是我迷上小人书 的开始。此后几年每逢我生日或六一儿童节父母总是送我一角钱作为专供看小人书礼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4-05-31 04:31:22)
初来美利坚
十二年前2011年10月我第一次登上了从北京飞往美国的航班。
当飞机在芝加哥上空徐徐降落时,我潜意识里突闪一念:我怎么能到世界帝国主义的大本营来了?这可是个妖魔鬼怪的大世界。今日之行可是冒险之旅?
我不由得想起了1953年上小学时校长在操场上对我们的告诫语:同学们|现在是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万恶的美帝对我们展开了细菌战要杀害我们中[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2024-05-30 12:57:11)

在美国享受覆盆子 走进美国超市,我在水果柜上发现了有盒装的墨西哥产覆盆子。真令我大开眼 界。这种水果我是第一次见到更是不曾尝过。 覆盆子对我印象特深是因为在60年前(1957年)当时我正读初一在教科书上有 一篇鲁迅1926年写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关于覆盆子的描述。那是因为 鲁迅文章中有几句很响亮的词语即:“Ade,我的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4-05-30 04:40:02)
——当宣传披上文化的外衣 现代汉语的宣传一词先源自古汉语,又再生于日本外来语,还对应于英语。从语言学角度看其词义变异饶有风趣。 宣传最早见于《廿四史》中的陈寿《三国志》。有“宣传军事”、“宣传名教”的记载。古汉语中宣传的原意为“传达宣布”之意。此应为宣传一词的词义溯源。 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大量引进西方文化引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采薇》让中国风北美飘扬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这是《诗经》中很精彩的一段诗章。有许多翻译家把《采薇》翻译成英文等语种。据称对此诗翻译的最好的是许渊冲先生。 许渊冲(1921.4——2021.6)享年101岁的翻译家。北大教授。他对诗经的理解有独到之处,故有中国古诗翻译家之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这二位华侨的命运令我嘘唏不已在国内人眼中华侨是个靓丽的字眼,他们一定是满口英文并生活富足的人。我在前几年的出国旅游中接触到了二个苦难中的华侨,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在泰国曼谷我住进一家私人开的旅馆。服务员是一位态度和善的将近七十岁的老人。他的国语非常流利,我们进行了一番亲切的交谈。他的祖籍是广东人。他出生于泰国.。一辈子没回过中国是他[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1]
[2]
[3]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