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有关公厕的联想

(2024-06-16 13:52:28) 下一个

                             有关公厕的联想

厕字最早见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厕,清也”。

公共厕所简称公厕,雅称洗手间或卫生间,英文为Restroom。

人类史上最早的公厕,据记载出现于公元74年的罗马帝国。1854年英国出现了抽水马桶后并建立了配套的下水道系统,带来了人类史上的厕所革命。

1900年(清光绪廿六年)八国联军攻打北京。惊奇地发现皇城根下竟没有公共厕所,天子脚下的大清国民随地便溺竟习以为常。于是提议并协助满清政府在北京修建了很多公共厕所。这应是中国公厕史的肇始。

我在美国旅居已经九年。我多次走过洛杉矶和纽约,也久居乡村小镇,不论白天还是夜间,在海滩、在公园,从没听说过,更不曾见过有成年男子在户外或野外随地小便的不可思议的奇闻。

在中国就不一样了。高速公路上男子停车路旁排便已是见怪不怪。几年前我在青岛的五四广场清晨散步时就亲眼看见一名身着一身名牌的20岁左右帅哥竟在红色火炬下刚排完大便。这类非文明之举,真令人为国民素质之低感到蒙羞和叹惋。

原因何在?我认为根本不在百姓,乃是生存环境的差距所致,政府失职。

美国的大小商店、餐馆、加油站、银行、邮局、医院及政府机关等公厕对外统统开放。旅游大巴可以载着一车游客驶进政府大院为大家提供方便。高速公路每2英里都设有生活区供驾驶员加油、就餐等休息方便。美国公厕一律配有公用手纸和洗手液及干手器。如果问路restroom(厕所)会有许多人为你热情指引。而中国城市的公共厕所太少。政府舍得投资修建高速公路,却不舍得投资多修几处建公共厕所。中国高速公路上百公里距离竟不设休息方便区。机关事业单位的公厕禁止外人使用,政府机关进门要凭介绍信把普通百姓挡在门外。机关公厕大量闲置不得民用。

古语说“衣食足而知礼节”,在现代社会也应说“公厕足而知礼节”。虽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但一个离家在外的人,一个旅行者总不能叫尿憋死。

近年来,日本电子马桶的兴起使厕所文明超越欧美,而中国不进则退。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