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初来美利坚

(2024-05-31 04:31:22) 下一个

                          初来美利坚

十二年前2011年10月我第一次登上了从北京飞往美国的航班。

当飞机在芝加哥上空徐徐降落时,我潜意识里突闪一念:我怎么能到世界帝国主义的大本营来了?这可是个妖魔鬼怪的大世界。今日之行可是冒险之旅?

我不由得想起了1953年上小学时校长在操场上对我们的告诫语:同学们|现在是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万恶的美帝对我们展开了细菌战要杀害我们中国人民。还用飞机空投有毒的糖果企图毒死中国的儿童。同学们上学路上见到地上有糖果千万不要捡起来吃啊!一幕往事的记忆总是挥之不去。

中学时代老师和同学同台演出《二个美国佬》的活报剧和久唱不衰的抗美援朝歌曲《打败美帝野心狼!》我也大声唱过。,

我坐在芝加哥候机厅里等候转机去奥兰多。望着眼前大大小小灯光闪烁的各种英文标牌,我感到几乎全不认识。突然我想起30年前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英语讲座中级班第一册的课文:Down with U.S .imperialism 打倒美帝国主义!我感到一阵尴尬的好笑。学的很多英语单词都忘光了,唯独这一句还牢牢记得。

这终究是美国鬼子的地盘,初来乍到小心点好。

第二天一早我走上佛州奥兰多的街头。我的好奇心驱动我要了解一个真实的美国。

蓝天白云、空气清新、撕片树叶用手一摸真的一尘不染。我看见调皮的松鼠在爬树,悠闲的仙鹤在漫步。陌生人见面都热情打招呼:Good morning!

我走在人行道上半小时内竟有三辆小汽车停下来问我:要不要带你一程?原来他们把我的散步误以为是赶路。我被这种善良和热情所感动。于是我改上逆向人行道免得给司机增添麻烦。

有次到一个社区打听一个朋友的家。一个中年美国男子见我们是外国人,便亲自引路直带到朋友家门口。

有天去可可比奇海边钓鱼。我看见老少钓友们都随身带一把卷尺把钓到的鱼用尺一量,凡小于规定者一律自觉重新扔回大海。我活了近70年还没见过做事这么'痴傻'的人。

走进华人基督教会我受到牧师和教友们的热烈欢迎。阿门声中感到亲如一家。

来美15年的北京的王先生说:美国处处是雷锋。

虽为调侃,但也并不离谱。

我认定:美国人是一个友善族群,美国是文明之邦。

所以才有了以后我美国的十年旅居生活。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西岸-影 回复 悄悄话 在美国的前五年是上学的阶段,是学习心态,十年后开始进入认识美国文化的阶段,学着像美国人一样生活,也是模仿阶段,这两个阶段心态类似,都属于缺乏自信的阶段。只有至少二十年后才会真正认识美国,也不是一切,因为很多事情因为年龄因素永远不会感兴趣了,会在你的生活中永远缺少,但不意味会影响你对美国的认识。
这后十年中你开始养孩子,事业成功,收入高于绝大多数美国人,做慈善,接触你过去从来不会接触的社会成分,从上到下,从政客到homeless,从募捐宴会到粥棚。。。有过四次不同路线和方式从陆地横跨纵跃美国的经历。
我们两人是用联合国对世界杰出年轻科学家的奖一起来美国的,中国人具有这种机会在上个世纪只有三对夫妇,来了就有美国白人朋友带着认识美国(强调白人朋友,而且还是社会上层),之后才上学留在美国。即使这种所谓相对高势能的经历,我感觉也需要至少二十年时间才有可能真正认识美国,毕竟这是一种与中国完全不同的文化,是人类文化光谱中的另一极,与中国文化相对立的一极。
很庆幸我们赶上了美国最好的历史时期,2000 年。美国以后再也不会有那种时代了,只会越来越糟。
556517 回复 悄悄话 哈莱姆始于125街,我就住这条街。
556517 回复 悄悄话 我在哈莱姆边缘的哥大宿舍住了三年,女儿曾清晨乘地铁横跨哈莱姆去打工,从来没有遇到什么事。不可听信传言,尤其不能相信某些报刊的宣传。
贩外烟的打仗模子 回复 悄悄话 敢不敢去哈林区住上一个星期?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