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国内有朋友来问我对于房价走势的看法,起因是曾经盛行过的一则传闻现在又开始在国内坊间流传:“卖掉深圳的房子,能买下半个美国,因为深圳2020年住房总市值151.5万亿人民币,而美国住房总市值则为36万亿美元(234万亿人民币)”。2020年中国GDP才刚破100万亿,深圳一地住房总市值就高达150多万亿?实在是不可思议!国内曾经有研究机构测算,2018年,中国住房[
阅读全文]
刚才成功地做了一个菜,制作过程如下:以前乌骨鸡总是烧汤吃,有点吃腻了,今天上午改为清炖,具体烹调过程:整只乌骨鸡洗干净,切成若干块,稍抹点盐,腌十分钟左右,放在大汤碗里,配上辅料如下:冬笋半个切成片,姜丝若干,葱花,火腿若干片,加入料酒少许,碗里再放点水(不超过半碗),放炖锅隔水蒸20-30分钟(我是放压力锅蒸了半小时),开锅后,香气怡人[
阅读全文]
去年12.10,我在城里名博“晓青”的鼓励下开始尝试写博。尽管在文学城里欣赏博文长达十几年了(以前在国内哪怕是翻墙也要看),但真身体力行起来,难度还是挺大的,在城里博客世界中,自己初来乍到,完全不懂游戏规则,反正就是一阵乱枪,天马行空,想到哪就说到哪,然文字魅力有限,至今才仅仅收获几万个点击量,惭愧不已哦。由此感概,城里许多名博动辄[
阅读全文]
前几天我发了博文《困在美国一周年了!》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7962/202101/32372.html 里面提到我和太太都是生长在南方的上海人,冬天马里兰之干燥气候令我有水土不服之感,只靠多喝茶,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来抵御,但仍然感觉很不好受。希望有经验的博友能够有高招传授,结果许多博友都热心地推荐我去买个增湿机试试,我当天就自责,真是灯下黑,明明家里[
阅读全文]

最近在城里名博”菲儿“和”晓青“的推荐下,我和太太也开始追起了热剧《流金岁月》,目前才看到18集,蒋南孙家复兴路上那熟悉的老式洋房仿佛又把我们带回到了故乡。
剧里一个个靓丽光鲜的角色我就不予置评了,这里特别要说说张晨光演的南孙她爸:蒋先生。这个有点上海“老克勒”样子的公子哥,眼高手低,本事没有牛皮大,瞎话张口就来,整[
阅读全文]
去年今天(1.27日大年初三),我和太太离开上海飞到了华盛顿,从风声鹤立的中国来到了莺歌燕舞的美国,感觉全身心的放松,而后面经历之坎坷在我的开篇博文中已经细细道来,详见下文链接:
《困在美国一年来的心路历程!》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7962/202012/10911.html
一转眼,整整一年过去了,近几天,随着国内疫情的此起彼伏,也促使我在思考着被困一年来的[
阅读全文]
近几天,国内疫情出现了此起彼伏的状况,包括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也相继出现本地病例,东北三省与河北情况更加严重。当然与美国相比,其确诊病例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各地对付疫情完全采用了严防死守的策略,客观上对于抑制疫情蔓延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中国与美国国情不同,其抗疫措施也是截然不同:
以上海为例:最近几天在黄浦、徐汇、宝山等[
阅读全文]
十天前,我接到上海一个学生越洋求助电话,请我帮她出主意,该怎么去应对。
这个学生硕士毕业十年了,虽然至今仍然单身,但事业有成,属于上海滩典型的“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工作后在普陀区买了两套商品房,自住一套,另外一套出租,靠租金供房贷。
那套出租房过去都是她自己打理,后来由于自己工作繁忙,一年多前那套出租房就全权委托给*[
阅读全文]
1.20终于过去了,举世瞩目的美国大选最终以拜登入主白宫,川普回归海湖庄园而落下帷幕。其中过程跌宕起伏,从扑朔迷离的鹿死谁手,到天平倾斜再到尘埃落定,似乎远比“纸牌屋”精彩百倍,看的我这个吃瓜群众目瞪口呆。
由于职业关系我一直对美国经济关注较多,但对政治基本是门外汉,而且作为一个被困在美的客居者,既无投票权也无资格对大选说三道四,[
阅读全文]

前几天写了中美消费环境之比较,今天再补充一点私人投资方面的比较。
中国人勤俭节约、注重储蓄以防不测是世界闻名的。2018年中国居民储蓄率为36.8%,世界平均储蓄率21.5%,美国经济分析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底,美国居民储蓄率为7.6%。也就是说,2018年中国居民储蓄率竟然是美国居民储蓄率的5倍左右,这是不争的事实。
然而近几年来,国内物价涨幅居高不下,请[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