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美两国股市均精彩纷呈,迭创新高!我的股票微信群里,几乎可以用沸腾两字来形容,每天早上起来,打开手机一看,群里成百上千的留言,令人目不暇接。
出于兴趣爱好,我对中美股市均有投入,几十年来,也积累了一些个人的体会。
四年前,我曾经连续写过三篇关于在美买股票和基金的贴文,《中美私人投资环境比较》;《再谈中美私人投资环境比较》;《股票投资之“秘诀”》。
一晃四年多过去了,我的投资体会又增加了不少,且容我细细道来,与大家分享。
首先说说两国私人投资的相同点吧:
一、都是为了使自己拥有的财富保值增值
如今生活在美国的华人,不管是华一代还是华二代,都基本保持着中国人勤俭持家、量入付出的优良传统,因此每年吃剩有余,都会存下不少资金。如何打理好这些资金,使它能保值增值,是每个人都面临的实际问题。这个问题与国内的情况并无二致。
好多年前,上海滩有句名言,“你可以跑不过刘翔,但必须跑过CPI”,就是指:如何使自己的结余财富收益率跑赢CPI,这样才不至于让财富缩水。
现在美国的银行利率在4%左右,官方公布的 CPI 是2.7,但百姓实际的感受(体感通胀)却更接近于 4-6%(来自 Chatgpt 的数据)。所以,设法让自己的钱保值增值,就更显得十分重要了。国内百姓同样面临物价高企,收入下降的局面,需要想方设法,去获得相对安全和较高的收益。
二、实践证明投资房产是保值增值的较好途径
其实美国一般百姓对付通胀的办法无非是投资房地产和证券,我看网上有许多朋友,都是房地产投资高手,买了许多房子供出租,坐享租金的同时,房子价格上涨还能获得不菲的收益,我是非常佩服的。尤其是自疫情以来,美国的房子价格飞涨,给前几年投资房产的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而中国房地产价格在过去二十年的飙升,已经使投资者获得了极高的收益,但近几年由于国家政策变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所以现在再想通过投资房产,获得超额利润无异于缘木求鱼,但这并不能抹杀过去房地产价格飙涨,带来的财富效应。
三、证券市场都能为投资者带来相比银行存款高的投资回报
过去的历史不去追溯,就拿今年的情况来说吧,今年1月2日道琼斯开盘指数为42660,今天收盘是45282,增长率为6.1%;纳斯达克指数开盘19404,今天收盘21449,增长率为10.5%;标普500指数开盘5903,收盘6439,增长率为9.1%。也就是说,即使在美联储迟迟未降息的背景下,如果你年初无论是买哪个指数基金或是ETF,还是大幅度跑赢了CPI。
再看国内股市,今年1月2日上证指数开盘为2963,今天(8月25日)收盘是3884,增长率为31.1%;深圳成分股指数开盘9477,收盘12441;增长率为30.9%,同期深圳创业板指数开盘1880 ,收盘2763,增长率为47 %,与美国股市相比,中国A股涨幅更大。
顺便分析一下,国内 A 股之所以暴涨,其首要原因是政策面,中国政府自去年起,出台了一系列力度空前的政策,来稳定和提振资本市场,其中新“国九条”强调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强化分红,实实在在地利好股市的健康发展。
其次,A股经历了较长时间和大幅度的下跌,各类指数估值均处于历史低位,本身也具备了触底反弹的技术需求。
第三是内外资均大幅回流股市,大批新股民入市,银行储蓄资金被搬进股市,海外资金在美联储释放出降息信号背景下,也持续通过沪股通、深股通买入A股,成为重要的增量资金。
说了共同点,再来聊聊两国股市不同之处:
一、与美国优秀券商相比,国内证券公司还有许多差距
首先是购买股票佣金方面,国内券商已经普遍下降到万分之三,而美国券商(SCHWAB)是零佣金。
其次是客户服务方面,国内券商只有在申购新股中签的情况下才会主动通知客户,而美国券商(SCHWAB)则只要你委托交易,一旦成交,就会第一时间通知到客户。国内买股票一百股起板,美国是一股起板,这样就更加有利于散户的参与。
此外在促销手段上,两者也有差距,前几年有个银行的投资平台,为了拓展证券业务,推出投资达到一定数额就奖励250-300美元的优惠活动,我尝试了一下,三个月后,300美元真金白银还真到帐了:)。而我在国内投资数十年,还真没有遇到过类似活动。
二、两国的上市公司和基金回报投资者方面,也是差距多多
美国股市的一大特色,是大部分上市公司和基金都会按季度分红,哪怕是亏损公司,比如吉利德公司和梅西,前几年因疫情亏损,但仍然坚持每季度分红。而中国上市公司尽管在证监会鼓励分红的指导下,如今能每半年分红的也为数不多,更别谈按季度分红了。亏损公司更是一毛不拔,甚至于个别奇葩公司,居然上市十几年从来没有分过红。倘若他们不分红但是有巴菲特股票那么骄人的业绩也就是算了,事实上,这些公司大部分并无良好的业绩。因此监管部门近年来反复强调要鼓励分红,但是仍然没有杜绝此类现象。基金公司也存在类似情况,比如我持有多年的几个基金,尽管年平均收益率也似乎不错,但就是坚决不分红,美其名曰为投资者谋求更大利益,而华丽外衣下,恐怕也是为了那么点提取管理费(按净值提)的蝇头小利罢了。
说完两国证券市场的异同,再聊聊我在美国的证券投资策略和原则,仅供有兴趣的朋友参考。
坚持风险意识,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的原则,把有限的资金按照三分法去投资。
第一个三分之一是直接购买一些美国股票,既包括亚马逊、谷歌、特斯拉、沃尔玛、Costco等著名大公司的股票,也包括一些小公司的股票以及ETF。
第二个三分之一是购买一些华尔街的共同投资基金或ETF(包括股票基金和债券基金),例如DIA、SPY、QQQ等。
几年下来,检阅一下投资成果,发现我自己买的股票和基金均获得了盈利,但股票收益率比基金的收益率高出了好几个百分点,究其原因大概是基金持仓过于集中所致吧。
第三个三分之一是购买一些信用评级较好的低风险高收益的债券,包括美国国债和银行债券,收益率只要比银行利率高即可,例如 JPMORGAN CHASE & CO MEDIUM TERM NTS BOOK ENTRY 等。
需要指出的是:在两国股市持续上涨的今天,投资者还需切记,世界上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也没有只跌不涨的股市,这是亘古不变的法则(事实上两国均有专家已经出来提醒股市风险了:))。
综上所述,尽管中美两国制度不同,但资本市场都有同样的客观规律,只要敢于投资,善于投资,就能使自己的资产保值增值,从而让生活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