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澳散记
(增订本)
徐家祯
第卅五章
阿德莱德的周末
前几年,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遇到一个从悉尼移居到阿德莱德的家庭。其父因为工作而带了全家来南澳,无话可说;孩子们可抱怨不堪,说阿德莱德太安静,尤其一到周末,如“死城”一般,无事可做,吵着要回悉尼去。
其实他们不知道,对某些人来说,“寂寞是一种清福”。这[
阅读全文]

南澳散记
(增订本)
徐家祯
第卅四章
阿德莱德的市场
我刚到阿德莱德的第一周,就接触了当地的两个主要商业市场:一个是“伦多商业步行街”(RundleMall),一个是“中央菜场”(CentralMarket)。
到南澳的第二天,我去大学上班,问华老师关于课本的事,这才知道在这里,教师用书都是老师自己掏钱买的。在中国和美国教书时,老师用[
阅读全文]

南澳散记(增订本)徐家祯第卅三章阿德莱德的治安(下)(接上文)我的房子也在城东,因为朋友们都说城东地区较好一点。想不到我在国外近八年从来没有跟警察打过交道,一搬进去第二天就去麻烦警察了。虽然此事与治安的直接关系不大,说起来倒也颇有趣味。我的小屋有个小院,院子用铅皮的矮墙围着,墙外又是一幢较大的房子,是我的后邻。我搬进新址第二天,正在屋[
阅读全文]

南澳散记
(增订本)
徐家祯
第卅三章
阿德莱德的治安
(上)
有不少人喜欢刚到一个地方,下车伊始就先下评论,这种结论往往会离题万里、错误百出。这就是《汉书·杨雄传下》所批评的“知其一未睹其二,见其外不识其内”。因此,《论语·为政》中说:“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r[
阅读全文]

南澳散记
(增订本)
徐家祯
第卅二章
(四)
(接上文)几星期前,我下班后去门口拿信,走过洛太太客厅,见她的厚窗帘异乎寻常地拉开了一尺左右的缝。房里开了一盏暗淡的灯,但没有人。以后每天我经过她窗前,都看见这样的情况。另外,我也发现,洛太太照管的公用草地上落满了树叶,无人清扫。我想,一定是洛太太旅行去了,故意让房[
阅读全文]

南澳散记
(增订本)
徐家祯
第卅二章
邻居之死
(三)
(接上文)另一件事也与二号门前那块草地有关,不过,那对年轻夫妇已经搬了出去,与他们无关了。
在我搬进那栋房子之前,他们六家就有一个规定:请一位经理照管公共地段的保养、维护及房屋保险等杂事。我搬进去之后,当然也就遵循旧俗。每年三月初,那位经理总要召开一次年[
阅读全文]

南澳散记
(增订本)
徐家祯
第卅二章
邻居之死
(二)
洛太太在第一次跟我谈话时告诉我,她“平时很少出门”,之所以知道我是新住户,只是因为她“在窗户里”看见我走来走去罢了。看来,对于外界世界,洛太太大概除了从电视,就只能从她家客厅的窗户里去了解了。其实,我对她的了解,大概大半也只从对她窗户外的变化[
阅读全文]

南澳散记
(增订本)
徐家祯
第卅二章
邻居之死
(一)
昨天,星期六,天气晴暖。上午去超市购完食品回来,离中午时间还早。我决定将前门两块公用草地打扫一下,也将客厅前窗下我的一排九株玫瑰修剪一下。不一会儿工夫,杂草拔出一大堆,枯枝败叶也扫了不少出来。我将自己后院的垃圾桶拿出来,放在路中央,一簸箕一簸箕地把杂草、[
阅读全文]

南澳散记
(增订本)
徐家祯
第卅一章
传教士
住在澳洲的人,常常会有陌生人敲上门来的经验。除了敲门问路者外,较多的是销售产品的、为慈善事业募捐的;当然,还有传教的。对于这三类人,我大多用简单的应付办法对付过去:对销售产品者,我说:“不感兴趣。”对为慈善事业募捐者,有时我给一、两块钱,尤其是为慈善事业募捐者是孩子[
阅读全文]

南澳散记
(增订本)
徐家祯
第三十章
宗教信仰及其他
(下)
(接上文)记得“解放”之后,大家庭卖了那幢大房子,我父亲和我的两位叔祖父各自不约而同在同一条街上买了一幢房子住下来。在我家往南只五六十米处,有一座小小的教堂,叫“回慕堂”,由一位矮敦敦的、看上去十分和善的牧师主持。我们平时当然不去参加任何宗[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