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读《离骚》。劈头一句:我,皇族血统。即,高档的“我爸是李刚。”接着说“大院里”享特供,上高干子弟学校,再接下来的,是高干子弟产生的志l向:“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译:何不利用盛时扬弃秽政,为何还不改变这些法度)“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苍天已死,黄天当立”“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是“乱[
阅读全文]
风骚与爱情----读离骚
一
小日本,说男女事都不能原创,用西洋人的创意,用在汉语里偷来的爱和情,组装成爱情。
引进双音词,没得说。干嘛引进“爱情”?浪,骚情,性情...也挺好!
看到维娜斯,顶泉水的少女,大卫像,怪不得他们称男女所生的情愫叫爱情。美愣了,帅呆了,美毙了,根本想不到上去捏一下,摸一把。
五四的新青年,是[
阅读全文]
诗经,情。楚辞,骚。
爱情,隔着;骚情,爽。
爱,端着;骚,原生态。
骚于情的精准度,高于爱。
男女之情,不是爱,是骚。
屈原移情别恋,离情写成了离骚。
只于情的层次,读不出骚味。读不懂《离骚》,此其故也。
“亲”,骚味;爱,花露水。
说梁山伯与祝英台,贾宝玉与林黛玉是爱情,不如说是风骚。
“[
阅读全文]
小仵作,赵今麦,袁泉,谢芳,宋庆龄,云想衣裳花想容,执子之手,史记,诗经,楚辞,端午节这节那节,端午节,最精神祭祖,拜天,祈祷“考上985”;端午,则纪念美。这节那节,端午节,最精神。实属无奈,方有离骚。亏得有这无奈,不然中国就没像样的文学。中国文学在哪儿?楚辞。华夏不幸,一于秦,而不是楚。就剩了一身疙瘩肉的秦,能整出个啥样?换作[
阅读全文]
脑子进水挡不住
一
@姚顺?什么时候回来在一群胖子、秃子、大肚子中认人。(语自大学同学)
二
人的名,树的影。(语自电视剧)
三
退休姑娘修剪李树间隙,发帖给另一位正在烧饭的退休姑娘:中国的外债世界第一。烧饭姑娘回问“是我们欠人家的人,还是人家欠我们的”?修剪姑娘复:“我也不知道”。继续修剪,继续烧饭。
[
阅读全文]
翻自己的小学中学日记“土已经埋到胸口了”,历史向你走来。它是阴影,罩过来。别躲,没用。“趁着脑力还没衰退,....”,是奈何桥上奈何步。“死得多,活得少”了。翻小学中学日记,有感如斯。活得,好吗?死了呢?用“春秋笔法”时,孔子且壮着。古来稀后,能拿得动笔就不错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说[
阅读全文]

小学日记摘抄一九七零年二月二十九日阴星期四今天调位子,有的人精精记较。我一上来也不想跟女同学做,后来学习了毛主席著作思想通了。我认识到:只能让革命调配自己,不能让自己选择革命。一九七零年二月二十日阴下雪今天我排开了讲用会,我没发言,因为沒准备好。我在这里要斗私批修。老师叫我们写稿子,我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里,所以就无准备。毛主席说&ldqu[
阅读全文]
闲读议立的一篇说六四的文章我亲历过六四。在六月三日下午离开广场。(议:亲历过是六三,直到下午。)其实,历史上并没有发生过今天一些人说的六四。即一些一心想要屠杀学生的刽子手屠杀了圣洁的学生。(议:“一心想”,是什么情况?“圣洁”呢?)我在广场的几个月里,没有遇到过一个圣洁的学生。相反他们很多人让我失望。(议:完全可以置疑&ldq[
阅读全文]
不像铃兰听风般地专心从医,却学立和孤岛侠客那样“中国当....”“中国人应...”去了,你潮,才有潮流的。“弄潮儿向潮立”,是自嗨,“手把红旗旗不湿”,是自得。湿了,就湿了。谁说,谁来试试?“为了忘却的记念”,是日式文学的黑幽默。鲁迅耍上一耍,要显示的是用传统汉语传达不出的个人情绪。却被普及了,至今还被引用,说明着[
阅读全文]
《乡党篇》读议(五)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即使是粗米饭蔬菜汤,吃饭前也要先把它们取出一些来祭祀一番,而且祭祀要像斋戒时那样严肃恭敬。(议:“虽”字在说,孔子的伙食相当好。很少吃得不好。“瓜祭,必齐如也”,有点端和表演。正经和假正经,是为读儒一惑。“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把正经的学和悔逼成了“不厌”的装,&ld[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