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人生(108)进中南海参观毛主席的故居“菊香书屋”我与发小刘先旭读小学同班同学六年,中学在华师一附中同学六年,他一直在三班,我一直在二班,但每到周末我们都要聚在一起,聊一聊近况,每年春节期间还要约上发小方容,三人一起到汉口去看望小学班主任喻老师。先旭于高三下学期高考前,被选到中央机要学校学习,据说,当时“政审”之严格,超[
阅读全文]
闲话人生(107)不遭人嫉是庸才,历经磨难真好汉“不遭人嫉是庸才,历经磨难真好汉”,我把这副不知哪一位先生写的对联,写在1986年9月1日的日记里,是因为那几天我正在经历一场不大不小的磨难。说不大,是因为比我在华师一附中读书时遇到的磨难小得多。1962年参军,披红戴花上火车准备去部队前,接兵部队例行抽查,我被查出身患“浸润型肺结核”。回到[
阅读全文]
闲话人生(106)我与围棋七段闫安1967年12月,我到水厂路中学报到以后不久,大约在68年春节前后吧,我的围棋启蒙老师张继志先生,特地从武昌省实验师范学校到水厂路中学来,带我到住在水厂路的汤之望先生家拜访。张老师和汤先生是手谈多年的老朋友。汤先生又带我去拜见国手刘炳文先生,后来就经常去刘老家学棋。刘炳文老师是当时湖北省顶尖国手,他的家就是一个棋[
阅读全文]
说三道四(53)趣说“谐音”查百度:谐音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利用汉字同音的条件,用同音或近音字来代替本字,产生辞趣的修辞格。具体指1.谐协音律,2.谐和的声音,3.字词的声韵相同或相近,4.一种修辞方法。出自宋宋庠《送上元勾簿吴昌卿》:逢吉旦兼暮,谐音埙且箎。且不说那具体的几种解释。所谓“修辞格”,平常就说“修辞”。中学语文教[
阅读全文]

教育随笔(69)文章有法,文无定法语文学家刘国正先生主张“作文在有法与无法之间"。1986年9月,我应邀参加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社”)修订实验教材《作文·汉语》时。他在办公室与我和朱泳燚谈完这次修订的原则和方法之后,告别时,我和朱老师恳请国正先生给我们两人各书赐一墨宝,先生欣然应允。国正先生给我书写了一首诗,是他当年[
阅读全文]
闲话人生(105)父母在,不远游我的父母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离世,在国内,每到清明时节必须回家“做清明”,给父母上坟。清明时节倍思亲,疫情期间回不去了,只好写篇文章寄托哀思。1989年暑假,我应邀去海南,给农垦系统100多所中学语文老师讲教材教法、上示范课。赖瑞光校长听完课后,盛情邀请我到农垦中学工作,在赖校长热情而耐心地说服之后,我承诺[
阅读全文]
闲话人生(104)我与发小有个约定我与“青梅竹马”的发小方容有个约定。清明节前我们视频聊天,谈到清明扫墓。她在海南,我在美国,都不回武汉到父母坟前祭奠。我不能回去无须多说,众所周知。她回去只需二小时左右航程就到家了,不回去是因为扫墓要登山,实在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由父母谈及自己。从1952年上老关庙小学到如今,已经七十年了。我们小学[
阅读全文]
闲话人生(103)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回首往事,我曾经两次大难不死,至今还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活着,应验了人们常说的“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文革期间,武汉“7·20”事件之后,在“中央文革小组”的支持下,武汉的造反派夺权成功,于8月1日组织横渡长江活动,纪念毛主席横渡长江一周年。那次横渡长江活动,由于组织工作严重失误,造成许多[
阅读全文]
闲话人生(102)贵人相助,高人指路漫漫人生路,总会遇到贵人,就看是否有缘。人生十字路,总有高人指点,就看悟性如何。从1967年12月被分配到水厂路中学任教,一混十年,虽成家却未立业。1977年恢复高考招生以后,改变了一大批莘莘学子的命运,同时也给我创造了人生难得的机遇。为了不辜负天赐良机,决定再搏一回,毅然决然,准备1978年报考南京大学中文系古文学专[
阅读全文]
闲话人生(101)且行且惜,且走且悟人生之路,说长,其实并不长;说短,其实也不短。这不,而立未立,先享天伦就过得特别快。1975年2月13日,大年初三,小女儿出生了。虽然离预产期还差几天,但这次我们有经验了,13日中饭后,静仪有点要生的感觉,我们立即把大女儿托付给同事照看,我陪静仪去同济医院,二点左右进产房,快五点了还没有生。我打电话请老同学、好[
阅读全文]